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七十七章 任重而道远

汉末之龙起荆襄 七十七章 任重而道远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6 13:11:31 来源:笔趣阁

“兄长,有什么问题?”

“哎,有极少人喜欢虐待狗,导致狗发狂咬人!还有些人将狗驯养的十分凶残,纵狗咬人,充县已经发生多起咬人事情!

被狗咬了之后,一些人发生病变就直接死了,压根就救不活,与杀人无异,因为这类事情已经发生了多起冲突!”

“兄长怎么处理的?”

“根据情况处理,其中走访调查耗费了太多的人和时间,特别是有些乡亭,乡里三老护着,有时候顶多是将狗打死,或者是不了了之!”

刘磐对于这种情况既愤怒,又无奈,他并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刘琮听了也在思考该如何处理。

“兄长先记录这些情况,日后在处理吧!”

刘琮想了想,即便有合适的方法,但是目前的太守是刘先,总不能越过刘先直接处理吧,但是有些方法刘先未必会答应。

“琮弟是有方法了?”

“这个先不说了,这边剿匪的情况?”

“人手不够,你看,前面便是我们的防御据点,这是充县最边缘的地带了,在往前面就不行了,也无法派人打探路线。

斥候一旦进入蛮族的地方很容易就被发现,已经死了不少斥候,五月开始便不在想前面推进了,天气炎热,一旦脱下盔甲进入山林作战,蛮族的木制弓箭很容易就对我军士兵造成极大的伤亡。”

蛮族本身不炼铁,拥有铁质箭头极少,一般都是用树木磨尖,这种木箭对甲胄的穿透力有限,除非是射中咽喉部位,否则对于全身甲胄的士兵很难造成大的伤亡。

“琮弟,还有一个事便是若是军士都是当地招募的,则有些事情就很难处理,但是从襄阳派过来的军士需要一两年的时间适应!为兄也是为此发愁!”

刘琮到沅南等地就了解到了,即便是从军了,但是很多时候这些军士面对自己族长或者乡老的请求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不执行军令,比如宵禁甚至的夜晚开城,这些人都敢做。

“兄长,从襄阳来的或许有些不适应,但是长沙郡,桂阳郡或者零陵郡的未必会有不适应,已经派人在那边招募士兵,一旦招募便会安排到武陵操练,只是时间问题。”

“嗯,也只能是这样了。”

刘琮也明白,这种地区的叛乱,一是蛮族自身有一定的实力,其次是有内应,这是必然的,否则难度不会这么大,所谓内应未必是官员,可以是当地的百姓等。

大军出动,必然是引人注目,在武陵刘磐不可能小队出动,因为小队出动容易遭到伏击,而且必然还有一些小道可以更快的将消息传递过去。

“军士中有多少是本土招募的?”

“我这边的不多,大概占比约在两成,也就是1600人左右,太守大人那边过半士兵都是本地的。

不过听说李整那边虽然也招募了一些本地的士兵,但是却没有这种情况的,琮弟练兵治军的本领在我之上,不若我麾下的士兵也并入到新军之中一起操练?”

“兄长,这个事情不是我能做主的,您先的请示太守大人,也可以同时向父亲请示,父亲若是批准了,我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也是,明日我便起草给叔父,想必问题不大。”

“记得先递交给太守大人或者兄长亲自去一趟临沅,对此进行详细说明,若是太守大人不同意兄长再考虑直接给父亲上书!”

“也行。”

刘磐准备了晚餐,并且将黄盖也邀请过来了,刘琮有些侧目,两人关系居然能相处的这么融洽。

“琮弟,有个事情还是要拜托你一下,希望借调你的狼卫连一用,你麾下的实力我可是清楚的,特别是虎卫和狼卫。”

“行,没有问题,兄长先去临沅,然后直接回襄阳,我可能还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回襄阳,兄长放心。”

“我什么不放心的,有公覆在,这边的问题不大,公覆有勇有谋,为人稳重,当然能胜任我只是担心大庸县,大庸县新设,我一旦走开,兵力又不够,怕是会出乱子!

我之前派人去李整那边,不过李整这小子直接拒绝了派兵前往大庸,说是这边的是奉了叔父和你的命令,非常重要,而且神神秘秘的。”

刘琮也是嘿嘿一笑,当然是重要的东西,而且是极为重要的东西,等刘琮回襄阳就差不多可以公布了。

“黄将军,之前是多有得罪,各为其主,今后武陵的事情也要多辛苦黄将军了!”

“不敢,分内之事!”

“黄将军对于武陵怎么看?”

“若是侯爷与二公子只是要武陵稳定不难,若是要完全平定武陵蛮则难度很大,最重要的是交通以及人力!

目前军队的问题都基本克服,如夏日炎热的问题,竹床便很舒服,而且也不会导致湿热累积,但是如果要彻底解决,侯爷与二公子最少需要移五万户到武陵,这样招抚的蛮族才没有机会。”

五万户,什么概念,就是江夏也就五万多户,长沙郡不过二十万户,这么庞大规模的迁移,不可能一年完成。

而且要考虑用怎么养活这些人,武陵只有临沅,沅南,汉寿,澧县等地相对处于平原,适合农业种植,人口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些地方,而其他地方,虽然有设立县,但是人口非常少。

天高皇帝远,这些偏远地方朝廷任命的官员可能还不如乡里三老说话管用,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还是要有足够的物力养活这些人。

朝廷以及襄阳士子为什么都不愿意征讨武陵,除了耗时耗力之外,还有一个便是即便平定了,每年依然要调拨钱粮支援武陵,在他们看来这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这也是汉武帝时期不少士子会反对出击匈奴的原因,但是有时候战略意义更为重要,此时武陵蛮以及南蛮的实力处于弱小,若是此时不彻底根治了,日后便是会困扰千年。

“慢慢来,任重而道远,至于钱粮的事情我会安排好,其他的也是一样,不仅仅荆州,益州,扬州,交州的蛮族都要一并征伐,如今父亲已是镇南将军,假节,督四州军政,只要是大汉领土,便会继续下去。”

黄盖听了之后,脸色有些复杂,一直以来,中原士子都喜欢贬低刘表,主要抓住刘表是董卓任命的,二是讨董期间刘表没有出一份力,甚至还一直派人去朝廷觐见天子!这个天子不是他们士子认可的。

刘琮第二天带着人与刘磐一起去了大庸县,留下了王越以及狼卫连负责接手大庸县的防务,也正好看了看大庸县。

后世的大庸县依然是贫瘠之地,即便建国后长达几十年都是贫困地区,山区多,耕地少,目前刘磐的得力亲信李高率兵一千驻扎在大庸县,王越等人在此负责协助。

刘琮看了看,地形复杂,耕地少,要养活自己都不容易,还要交税,口钱,算钱都是一大笔钱,因此官府的治理极为困难。

山区有山区的好处,比如蜂蜜,刘琮半年前开始派人养蜂,主要在岘山养蜂,因为糖少,蜂蜜能成为有效的补充,而且滋补之功效。

如果能带着大庸县的开始养蜂,养猪,倒也是一个生计,加上这个盛产竹子,这些东西如何外销。

大庸县,充县都有澧水经过,可以利用河运,河运速度快,时效快,但是需要研发楼船,用于载货的楼船,目前的楼船多是战船,既然楼船作为战船能运载数百人,那么运载数百头猪也是可能。

山区要发展,养殖业是必然的,其次可以尝试栽种油茶树,若是油茶树能在这边形成规模,起码临沅,江陵的一些富贵人家还是有需求的。

“琮弟,你这是一夜没睡?”

“看了一晚上的地图,说实话,到长沙郡浏阳,益阳等地之后,我心里就沉甸甸的,随后到了武陵,心里更是。

兄长是知兵之人,兵者,国家大事也,一旦战事起,打得便是国力,其次,武陵百姓的生活尚且如此不堪,如何能让蛮族相信他们下山了就会有好生活?换我也不信啊!

必须要让他们看到山下的百姓生活好起来了,那时候他们才会大规模的原意融合到我大汉之中!否则,他们宁肯反抗也不可能融入大汉,既然都是苦日子,为何要加入大汉?他们还更自由一些!”

“那你怎么做?”

“先计划,待我回到襄阳后与父亲商议之后再做打算。”

“这些我能分担的有限,琮弟,就此别过,我也去临沅了,襄阳见!”

刘琮与刘磐分开,刘琮一路向北前往澧县,刘磐则向东前往临沅,一路上刘琮的心情也是低落了不少。

武陵地区道路难走,一下雨便是泥泞道路,除非是后世的水泥修路,但是后世的水泥修路并非想的那么简单。

由于汉末的大流行疫情以及战争,汉末的劳动力已经是严重不足,没有机械化用水泥修路,单纯靠人力,那么其中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是个天文数字。

如果要在保证农业生产的情况下,生产水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再加上修路的巨大耗费,这在目前来说是不划算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