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三百六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

汉末之龙起荆襄 三百六十八章 刑不上大夫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6 13:11:31 来源:笔趣阁

新的一年,刘琮觉得时间很快,元日,立春,元宵,一眨眼就过了。

“公子,这是南阳去年的各项情况,粮食产量比前年提升了一成,农田新增了约两成,百姓的生活比以前也更好!

重大的案件比前年减少了两成,不过一些杀人案件的破案率还有待提升,治安也好了很多,南阳,樊城以及襄阳都有蹴鞠代表队!

这极大的一些富家子弟的生活,也减少他们去打架斗殴的时间!其次是刘太守公正严明,对罪犯一视同仁,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世家豪族都不敢轻犯!”

蹴鞠在这个时段主要是为世家子弟,豪门提供娱乐活动的,百姓每天忙于生计,哪里有时间玩这些。

“破案率的问题,南阳有南阳的困难,此事我也有一些听闻,一些罪犯翻山越岭逃到司隶去了,目前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南阳的情况刘琮也清楚,这些人往山里跑,有时候很难,更何况司隶不属于荆州管辖,还指望曹操派人给干这个事。

“孝直,汝南的情况如何?”

“已经派人在汝南建立了情报机构,蒯太守已经着手先建立驿站,通过邮驿来逐步稳定汝南的情况!

赵俨在汝南一个多月审理了一百二十余起案件了,包括治安以及一些严重的犯罪,如杀人,强奸,抢劫等!

赵俨对于一些从犯从轻处理,恩威并重,如今汝南算是稳定下来了。不过南皮传来情报,袁绍对于南征非常犹豫!

去年袁绍幼子袁尚随军出征,犹豫辽东苦寒之地,身体并不好,袁绍因此在犹豫此事!”

袁尚?我去,他这病提前了一年?这或许就是命?

“北方的事情无需着急,贾访,长安的交易进行的如何?预计此次交易有多少马匹入荆州?”

刘琮问道,自从法正熟悉了只有,刘琮让法正接过了贾访的事情,贾访负责一些商业上的事情。

贾诩掌情报,如果父子同时在一个机构做事,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当初刘琮是没有太多可用的人,如今有法正,自然避免此类事情。

“退役的战马一千五百匹,战马约三百匹,不过等到六月应该还有大量的战马抵达!

根据长安商人所言,韩遂与吕布达成了协议,他们都希望换取大量的粮食,不过吕布需要的是麦子,这会是的我荆州的麦子储备下降许多!”

刘琮听了之后当然明白,用麦子制成的一些食物的存放时间久,南阳主要种植麦子,南郡,上庸,江夏,庐江,吴郡,会稽等部分是一季稻一季麦子。

“无碍,足够即可,目前在开发一些新的食物,届时也能降低对麦子的依赖!”

小麦制品更适合这个时代,大米制成的干粮相对保质期短,今年过年卖的最好的便是冻米糖。

算是比较昂贵的一种做法,保质期时间也比较长!但是提炼饴糖的成本并不便宜,其次是锅巴,这玩意同样不便宜。

大米制作出来的干粮大多要用开水泡之后食用,而麦子制成的则无需,大多可以直接就水吃。

像西凉这类地域辽阔之地,而且气候也不如南方,麦子制成的食物就比大米制成的食物要更受欢迎。

“主公,今年各地都在推广米粉,米面!干米粉的保存时间还好,但是米面虽然口感好,但是保存时间太短!”

米面属于一个南方的特产食物,各个地方的叫法不同,如广东为河粉,江西称呼为汤皮粉等,大多工序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厚度以及软硬度。

和米粉不同的是,米面类似北方的面食,更宽,米粉一般则是细圆,口感上也是有区别。

“刘修,多研究,如果晒干后能保存多久,我知道有难度,不过食物的多样化能降低对食物单一的依赖性,同时能提升百姓的生活!”

米面和米饭不一样,米面更软,因此工艺上需要突破,如果不能和米粉一样晒干,那么新鲜的米面只能保存一天左右。

其实是提升百姓对官府的认可,食物的多样化能让人心情愉悦,愉悦了就不会去想一些负面的事情。

“诺!”

“戒慎。”

“二公子,有何吩咐!”

“一个要求,狼卫需要扩充,两年扩充一个营,这点你要做好规划安排!”

戒慎是王越,这个字还是刘琮给他取的,《礼·曲礼》:戒勿越疏:戒愼,毋得逾越。

“诺!”

随着局势发展,刘琮需要更强的护卫以及机动力量,王越跟随刘琮也十二年了,对刘琮的练兵之法极为清楚。

这些年王越非常刻苦,或许前半生吃了没文化的苦,后半生碰到刘琮有机会让他学习文化,因此格外用功。

但凡有些时间,王越便跑到书院去旁听,书院那些大儒也知道王越是刘琮的人,自然也不会驱赶,随他在一旁旁听。

隔了几日,刘琮出现在书院。

“兴瑞来了,就等你了!”

郑玄,宋忠等人都在,又是一次辩论,关于《礼》。

“让各位久等了,这一大早就接到了一些紧急的公务需要处理,抱歉!”

“好,今日主要是《礼》,何谓礼,正所谓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郑玄一上来就引经据典,简单阐述了礼,接下来宋忠等人轮流讲解,下面学子也是听的如痴如醉。

刘琮也是在认真听,《礼记》并非都是糟粕,里面很多都是非常不错的。后世经常讲的仪式感。其实礼便是最高的一种仪式感。

“兴瑞,学子都准备聆听你的高见!”

“长者有命,不敢不从!小子就谈谈自己对礼的见解,小子以为礼是一种态度,一种规矩。

不过小子还是那个态度,需要跟着时间一起前进!五方皆有性,千里不同风,也就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速习惯!

即便是蛮族也有一些自己的风俗习惯,这是蛮族之礼!因此在平定蛮族的时候,小子根据蛮族的情况。

禁止他们进行大规模的聚集继续他们的蛮族礼仪,但是允许他们自己一个小家进行蛮族的礼仪。

同样的,在襄阳,多以面食,米饭皆为主,寻常百姓一顿米饭一碗面!这是襄阳的习俗,然到了幽州之地,则以面食为主。

荆南,扬州南部则以米饭为主!这便是他们的习俗!也可以说是他们的礼仪!

礼之中,总结可言,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

小子反复拜读,戴圣与郑公所写皆反复阅读,其中大部分小子以为堪称世之典范,部分内容乃阐述周朝,春秋战国之事,但唯独有一不赞同,!”

刘琮确实是多次读了《礼记》,礼记包含了许多,包括治国,礼仪,法度等等,可以说儒家集大成的一部著作。

“哦,哪一句?”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是放低自己尊敬别人!既然如此,为何礼不下庶人?

当今天下,小子发现许多世家子弟对百姓极为傲慢,自以贵族而自居!这显然是不正确的!因为所有的百姓都为大汉朝出力过!

如果这样,那么天子是否可以不尊敬任何人?因为天子最为尊贵,而朝臣对于天子的命令是否就一定要执行?还请先生教我!”

刘琮反问了一下,郑玄并没有回答,而是在沉思。

“因此,小子得出的结论是不可以,哪怕是天子也需要遵守规矩,遵守制度,否则天子一言便是礼!

或许有人问了,百姓有什么功劳?百姓上交赋税,那不是功劳?朝廷之文武百官所得的俸禄从何而来?不会天上掉下来的吧?

守土戍边,其主要力量也是百姓,这不是功劳?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也就是说礼的本质是道理,既然如此!刑不上大夫便无道理可言,若大夫触犯了律法,自当一视同仁!不知郑公与诸位是否认同?”

用魔法来辩论魔法,其实《礼记》里面的很多内容自相矛盾,他既告诉你小商小贩都有受人尊敬的时候,又偏偏说礼不下庶人。

“今日小子僭越,失礼了!长者问,不辞让以对,非礼也!”

刘琮说道,礼记要求,长者提问,回答即可,不必口若悬河,这在礼记看来是对长者的不尊敬。

“无妨,兴瑞所言,吾等也颇为受益!”

“那小子再多说几句。在身份上,尊卑有序这些是应该的,正所谓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然而仅仅是尊卑而已,而且要保持内心的独立思考,不应对方的身份尊敬就行谄媚之事,也不能因为对方地位地下就轻视于人!

正所谓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刘琮一是继续阐明法不避权贵,其次是提倡人的一些思想独立,后世谄媚之人太多,结印《礼记》到后世被歪曲释义。

广场上则议论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讨论。

“孔明兄,你怎么看?”

“二公子不亏为楚侯之子,对儒家经典怕是都极为详细的拜读过!而且二公子言行一致!

二公子在襄阳即便面对贩夫走卒都保存了一定的尊敬,更别说了对其它人了!此我等学习之榜样。”

诸葛亮稍微回忆了一下说道,刘琮多次去市场,即便和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海鲜的交流都是彬彬有礼。

“是啊,在吴郡的时候,二公子除了,其它都极为有礼貌的!”

陆逊也是感慨的说道。

“除了什么?”

诸葛亮有些好奇,陆逊则左右看了看,小声的说道。

“有些谨慎,每次出行都有许多军士随行!”

“哈哈,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才是二公子!”

诸葛亮笑着说,陆逊毕竟年轻,虽然佩服刘琮,但对刘琮的这个做法认为不够英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