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三百六十三章 改革推广

汉末之龙起荆襄 三百六十三章 改革推广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6 13:11:31 来源:笔趣阁

曹操看着韩嵩离开的背影,有些担忧,刘表父子发展太快,如今确没有太好的办法来限制刘表父子。

即便是派人去联系刘璋,士燮,然山高路远也需要时间,自己面临袁绍的巨大压力,更是无法主动进攻刘表。

无论是和刘表开战亦或者是袁绍开战,那都非短时间能结束!至于孙策,那更是靠不住的,这小子何止是左右逢源。

但是曹操还没准备好与袁绍开战,袁绍也还没准备好开战,毕竟粮草,军队集结,幽州的后方安排都需要时间。

袁绍采纳了田丰的建议派人去联络了孙策,孙策如今是大吃三方,飞快的壮大自身对于袁绍的示好,孙策也不拒绝。

徐州,下邳。

“主公,刘琮派人送来的两万斛粮食已经抵达!”

“主公,如今可试探曹操,刘表的态度,能多敲诈一些粮草也是好事!”

秦松建议道。孙策也在考虑,孙策很清楚自己底蕴不够,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他看的更明白透彻。

不论是曹操还是刘表都底蕴比他更强,刘表是大汉宗亲,而曹操祖上三代出了大量的人才,可谓是人才济济,更别说四世三公的袁绍了。

“那当然!不过越是如此,越要小心防备!”

“主公放心,一切都安排下去了,应该没什么问题!”

秦松说道,孙策目前最为依赖的便是张昭,张紘,秦松,陈端。张昭,秦松伴孙策左右为期出谋划策。

张紘奔走于诸侯之间,陈端则处于广陵郡,为孙策盯紧扬州,目前孙策吸收了袁术麾下,人才济济,程普屯于寿春控制了汝南,沛国部分地区以及九江郡。

“多向扬州加派斥候,务必掌握刘琮在扬州的动向,按理来说,扬州目前基本平定,如果我是刘琮,必然挥师向北!

此时正是机会,务必搞清楚刘琮在搞什么,知己知彼方百战百胜!刘琮这小子擅长阴谋诡计,务必小心!”

孙策目前并不了解情况,或者说孙策并不能理解刘琮的做法,正常来说,扬州除了九江都已经落入刘琮手中,那么就应该北上与天下诸侯争霸。

然而刘琮却一心发展南方,这让孙策并不能理解,荆州的做法他一直有些不理解,如每年浪费大量的物力,人力在蛮族,山越身上。

襄阳。

“二公子的意思应该在南郡推广襄阳的改革?”

诸葛玄,蒯越等人齐聚一堂。

“正是,如今襄阳的改革成效很好,我的意思是先进行试点,如南郡在江陵县,章陵郡的章陵县,江夏的夏口县以及南阳的宛县进行改革试点!”

刘琮现在要大幅推进改革速度了,回来便是推动这些改革。

“主公,襄阳的改革虽然初见成效,但是我等都观察了,对官员的要求较高,怕是有些地方很难达到这样的要求!”

诸葛玄既不反对,但是也向刘表说明了情况。

“诸葛太守,如果人不够可以从襄阳或者樊城调动,江陵的改革必须要推动了,这两年襄阳也培养了不少合适的人才,父亲,孩儿以为可以让他们出去锻炼!”

“主公,二公子所言不错,诸葛太守的顾虑也没有错,可以折中考虑一下,现在章陵县以及夏口县测试!

章陵郡乃主公入主荆州之后才分而治之,因此阻力不大!夏口之前是屯兵之地,并没有多少世家大族,阻力也不大,如果半年下来顺利的话再在宛县以及江陵,上庸等地推行!”

蒯越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刘表一听,似乎有些道理,看了看刘先,其它太守要么太远,要么有事都无法来襄阳,只有刘先,诸葛玄,蒯越在襄阳。

“主公,异度说的没错,不过主公可在番禺,合浦两县进行改革试点,这两地地处交州,本就是偏远之地,即便有些问题也影响不大!”

刘表一听,对刘先最为认可。

“嗯,吾也是这么认为,如今襄阳,樊城,临湘作为改革的先锋,目前来看是成功的,但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验证,就按刘先的方法来!”

“诺!”

刘表解决了日常政务之后便去书院了,倒是蒯越将刘琮叫住了。

“二公子,改革之事,还请二公子指点一下,或者安排几个合适的人选到章陵!”

“蒯太守言重了,张怿对改革一事颇为精通!”

蒯越一听自然明白了,以张怿的资历,是时候升一升了,章陵县不如襄阳,但也是六百石官员,正好合适,而且也能示好张羡。

“典韦,岘山的情况?”

“主公,放心,排查了三遍,没有任何猛兽了,不过有不少野兔,野鸡之类的!”

“那不用管!”

刘琮看了看法正。

“这些日子看了荆州的情况,比正想象的还要好,这几年特别是荆南四郡的人口都有不错的提升,如果没有造假,十年后,荆州将开始迎来爆发期!”

“嗯,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在这十年内如何发展,十年太长,法正,邓芝,贾访…,你们拿出一个五年方案,综合考虑!”

刘琮对着麾下十余人说道,这十余人有各方面的人才,有律法,农事,水利等,而且都很年轻,集思广益,锻炼他们。

“主公,刘辅太守的信件!”

刘琮打开看了看,刘辅一条一条的列举了目前庐陵的情况,庐陵需要更多农具,篾匠,木匠,泥匠,如果能给一些铁匠最好。

“刘毅,你看一下,能安排多少出来?”

刘琮将信件给到刘毅,刘毅看了看,立马去估算了。

“主公,木匠可提供8人,泥匠16人,铁匠3人,篾匠12人,荆州一直致力于培养,楚侯也支持此事,不够要求不能影响农业!”

刘琮当然明白,人口有限,按照刘表的要求,这些人的数量是要控制的,必须先满足了农耕再考虑其它的。

“先派过去!其它我再想想办法!调拨三百套农具过去,也是为难刘辅了!”

“诺。”

“襄阳水泥工坊目前的产量是多少?”

“平均下来每日在两百斤!目前按照楚侯的指示,先用于一些小工程,等到日后产量提升了在考虑其它的!”

襄阳水泥厂位于襄阳城西二十里外,目前来说水泥还是小规模生产,而且仅仅在几个地方设立了工坊。

毕竟人力有限,襄阳在城西设立的工坊研发中心,那边人少,交通也算便利,目前研发效果很好。

“煤矿的勘探要进行,主要训练一些有经验的基数勘探人才,不要担心人太多了,我就担心人不够!你那点心思怎么被韩暨影响了,畏手畏脚了!

抓紧时间培养,不要担心人不够,张羡已经向子仲要人了,要煤炭勘探人员!我大汉朝这么大,怎么可能只有一两个地方有煤矿!”

“诺!”

刘琮也知道刘毅有刘毅的难处,刘表不会光明正大的支持,刘琮又不在襄阳,刘毅很多时候也是困难重重。

刘琮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农业问题,刘琮还是缺少农业专家,有些东西还是需要日积月累出来的!

郑浑算是一个,可惜桂阳也需要他!目前从西域引进了胡蒜,胡萝卜,茄子等,这些都要推广开来,一些蔬菜的培育也要进行。

还有便是温室种植,温室种植在汉朝已经有了,刘琮让人按照早前的记载已经培育出韭黄等蔬菜。

刘琮为了引进这些蔬菜可是一直和西域胡商打交道,花了重金的!商人有利可图,于是将各种各样的种子经西域带到襄阳来卖高价。

其中不少种子买下之后也种不活,不过刘琮不在乎,有几样能种活就不亏,多样化的菜品以及物种不仅仅是提升百姓生活水平,而且能提高体质。

如胡萝卜这类可直接充饥,虽然目前还无法确定胡萝卜的产量,不过刘琮记得后世的胡萝卜产量可高达亩产6000公斤,

如果汉朝能将产量达到一半,那也是极为可观,要知道许多蔬菜是可以充饥的,而且胡萝卜的菜叶可以用来喂养家禽。

“典韦,听说你家种茭白了?”

“嗯,很好吃!”

“产量怎么样?”

“亩产10斛,不过内人说还能提升一点,今年粮食也提升不少了,普遍一季产量达到了7-8斛!”

刘琮听了典韦所说,大致和上报的是差不多,要知道典韦来得晚,买的都是普通的田地,以往能达到3-4斛已经不错了。

典韦家有稻田12亩,麦田两亩,菜地差不多也有两三亩,家里还有养鸡鸭猪,扣除请长工和短工的钱,每年能盈余三万钱左右。

荆州物价属于相对来说较低,粮价比其他地方便宜了许多,关中粮食价格涨到500钱左右,而中原也普遍在300钱上下,荆州粮价在160钱左右。

荆州对于粮食控制是非常严格,商家收粮都需要经过官府允许,至于要卖到其他地方更是严格,如果想走私,你得看看家里都有多少脑袋够砍!

襄阳地区属于小麦和稻谷混种,有的是一季稻一季麦,像典韦家属于直接分开种植了,毕竟家里有十几亩田都属于大户人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