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二百八十四章 扬州规划

汉末之龙起荆襄 二百八十四章 扬州规划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6 13:11:31 来源:笔趣阁

“报,孙策将军捷报,孙策将军攻下广陵城以及江都!”

袁术一愣,有些吃惊,广陵城就这么快被攻下了?这边刚和刘表谈停战罢兵,袁术也不由得扶额。

“公台,麻烦你派人追上荆州的使者,跟他详细解释清楚!”

袁术当然清楚,目前不是和刘表开战的时候,一是基于中原考虑,二是这么做,袁家没有任何机会了。

袁术不傻,之前所谓的袁绍联盟或者袁术联盟,兄弟一方谁落败都是袁家,如今这样一搞,未必就是袁家了,那庶子被围攻,自己则与刘表死斗,受益的是谁?

原本以为曹操这阉人之后认清局势,没想到这小子又来阴的,从小就被曹操这小子阴着来,从昨天起就越想越气。

“夫君,怎么又生气了?”

袁术看着自己国色天香的小妾,不由的搂到怀里。冯氏美貌可是比肩貂蝉大小乔的人物。

“没什么,你好好休息,晚上我再来找你!”

半天后,陈宫返回,追上韩嵩之后,详细的解释了原因,韩嵩听了大怒,徐州的事情,韩嵩是不知情的。

目前徐州的谋划只有刘表知情,襄阳其他人都不知道,不过陈宫好说歹说,终于还是劝住了韩嵩,韩嵩表示全看自家主公的想法。

这种时间差只是精确的计算好了,有大概率成功,并非是提前知道,古代没有高科技通讯,只要靠智慧进行估算,没有特殊情况,这些顶尖谋士的误差不会超过一天。

“公台,这是孙朗派人加急送过来的战报,你看如何解决?”

孙策买通内应破敌,城内守军士气大跌,被孙策击破,缴获战马三百匹,粮食二十万斛,钱数百万,刘琮连夜派大军救援,孙策怕有埋伏,并未追击。

其中十万斛粮食已经在准备,不日将运送到袁术处,战马留下五十匹赏赐给有功将士,其余皆运送过来,余下十万斛其中五万斛以及部分钱财用来抚恤以及安抚城内百姓。

其余等待袁术安排,看着已经吃到嘴里的肉,袁术自然是不可能吐出来,袁术顶多想是给自己找补理由。

“明公,这事不好办,需要给刘表一个交代,否则刘表为了名字也不会就此罢休!”

“那就这样,之前刘表不是说议和十万斛粮食以及一千万钱,就按照这个来就好了,另外寻阳县也给刘表了,就当做补偿了!”

袁术倒是爽快,但是陈宫总是觉得有些不对劲的地方,但是他向来需要很长时间分析,这一套一套不停的来,他有些分析不过来了。

陈宫没有更好的办法,目前确实是曹操的威胁更大,随着曹操与朝廷势力的汇合,曹操实力大涨,这和之前的估计都产生了误差,之前以为朝廷是朝廷,曹操是曹操,如今二者合二为一,虽然内部肯定有矛盾,但是整个事情都变了。

吴郡。

“主公!”

“辛苦军师了!”

这一切的计划当然也有荀攸的一份,和孙策达成协议的那一刻,荀攸就踏上了返回吴郡的道路。

其实荀攸对于寻阳并不是很担心,自己这三叔可不是什么好欺负的,其才能不在自己之下,唯一担心的是黄祖不听指挥,他这才逗留了许久。

黄祖现在功劳颇大,刘琮一直给他表功,却压缩了他的兵权,采取的依然是明升暗降的计策,黄祖也心知肚明。

黄家如今黄祖,黄盖,黄忠都掌握兵权,降低他的军权比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何况刘琮给足了面子,又重用他儿子,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主公准备回襄阳?”

“嗯,确实是这个打算,这次刘勋,典韦,周瑜,陈登随行,就拜托军师与文和先生了!”

既然这边暂时安定下来,只要按照既定的计策走就没有问题,荀攸,贾诩的能力都毋庸置疑,做好长江防御,收缩回来的兵力对进行大规模剿灭山越。

同时推进会稽的发展,另外就是许贡的处理,许贡传递给曹操的信件已经被截获,但是许贡还不知道,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去襄阳和自己的父亲沟通。

“放心,主公交代的事情,必不负所托!”

除了许贡,二是交通,吴郡水道纵横,交通倒是便利,但是有些地方也不是那么的便利,需要一些道路修缮,完整。

三就是商业,玻璃杯已经研发并且小规模生产,现在要解决的是运输问题,玻璃杯是易碎品,刘琮提出用稻草杆子铺垫,但是各家各户的稻草杆子都有用,这个想法虽好,但是收购不了多少。

目前生产的玻璃杯主要还是一些小型的杯子,如白酒杯款式,小口径,东西也不大,相对不那么容易碎。

这玩意就图个新鲜,等十几年后,除了极少数有艺术价值的,大部分都是不值钱的,少部分采用了琉璃技术,造型美轮美奂。

四是房屋规划,刘琮对于一切丘陵建房采用了后世瑞士的格局,许多平原地方都是良田,在这上面建房子就太浪费土地了。

在山腰上建房有困难,非常累,所需的物资都要挑上去,其次是水源,需要打更深的井,如果没有水源,谁有愿意住到山腰上去。

第三是治安,老百姓要的是安全感,不过是中外都一样,我大汉喜欢建城,因为城墙给到百姓安全感,西方喜欢建城堡也是同样的道理。

不过驿站道路先行,再考虑安排一些人住到山腰上去,邮驿能保证外界的沟通以及治安,道路能使得山里的百姓更好的沟通外界。

四是渔业,刘琮的计划是大规模发展渔业,会稽与后世地形基本一致,并没有受到东汉水灾的影响。

刘琮计划是依托舟山群岛发展渔业,以及水军,水军能保证渔民在海上捕捞不受海盗的影响,算是发展特色产业。

硝石制冰技术使得冰块多,虽然运输量差,但是依然可以通过长江航道将一些海鲜运输到内陆城市,如襄阳,江陵,临湘等地。

五是盐业,盐伴随了中华历史的几千年,煮海为盐发展为晒盐之法,虽然同样辛苦,但是相比来说会比煮海为盐,晒盐会轻松许多。

六是茶叶,丹阳的茶叶属于中低端茶叶,适合供应给普通百姓,当然丹阳有高端茶叶,但是还需要开发,如祁门红茶,不过要知道,清朝以前,安徽与江西交界处的祁门红茶原产地是只生产绿茶的。

茶圣陆羽说茶道,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当时就属于歙州,这主要指的是绿茶,刘琮是计划在乌程,钱塘发展茶叶,陆羽口中的湖州便是指汉时候的乌程县一带。(唐朝有两个湖州,不详细说了)

乌程便是后世的浙江湖州,广为人知的是安吉白茶,但实际上湖州有四大茗茶,其中‘温山御荈’更是古代贡茶。另外两个为三癸雨芽,顾渚紫笋。

这些地方都是适合发展绿茶的地方,茶叶对人体极有好处,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营养角度来说,都值得刘琮大力推广,而且茶叶不占良田。

七便是剿除山越,刘琮要求采取边剿边抚,若是愿意加入大汉,欢迎之至,遵守我大汉律法,习俗,若是不愿意,杀!

李通,黄忠等部退回吴郡之后,命太史慈部,朱桓部前往协助剿匪,命高宠部前往吴郡西部剿匪。

李通,黄忠战功卓著,是时候休息一下了,也要让这些新加入的出去立一立战功,而且山越对于练军也是很好的。

“公瑾,这一年怎么看吴郡的发展?”

“二公子发展的很好,心思细腻,扬州发展二公子功不可没,秣陵县发展极快,怕是有二公子的功劳,还有歙县,听说二公子准备修筑一条道路,可直接从南昌县抵达歙县?”

周瑜的叔父是丹阳太守,自然对丹阳郡是格外关注,秣陵县归属丹阳,如今发张势头很猛,很快就会强于治所,周瑜也有疑问,但是没有问。

丹阳出于稳定的需求,刘琮没有拆分,但是拆分是必然,丹阳地理位置很明显,这也是刘琮回去的一个原因之一,和刘表沟通拆分丹阳郡。

以宛陵为界限,包括宛陵,春谷县,等西北重新为一个郡,其余东南为一个郡县,以歙县为治所。

东汉确立了十三州,十三州刺史确实不是郡的上级主管,等到后期,州牧出现,成为郡的上级长官。

刘琮看来,以州,郡,县,香,亭五级由朝廷任命是是非常合理的,至于里则有村民推选,朝廷发放俸禄。里就相当后世各村组的组长或者小队长。

但是州下面的郡太少,很容易造成某一两个郡独大的局面,从而导致官员都出自这一两个郡,使得容易出现结党现象。

而且有些制度不利于集权,也不适合经济发展,如此时的丹阳郡,丹阳郡依靠西北各县的收入在补贴东南各县,西北各县都有些怨言。

其次的有些郡县归属很有问题,如桐庐县,与后世不同,桐庐县如同一把刀插入在会稽与丹阳郡之间,这造成了这些地方与治所太远,得不到有效管理。此时交通不便,东西太长的地形就容易造成这种情况,也也是桐庐之前匪患极多的原因。

不仅仅是桐庐县,包括赣县以及如永宁(温州),东冶(福州)皆是如此,他们离治所过远,有没有后世的交通通讯,管理自然就差太多了,这些地方也是匪患,山贼,海盗纵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