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二百三十八章 劝谏反思

汉末之龙起荆襄 二百三十八章 劝谏反思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6 13:11:31 来源:笔趣阁

震泽(太湖)。

“老大,最近湖面上出现了大量的官兵,怎么办?”

一群水匪聚集在芦苇荡商议,他们就靠在湖面上劫掠为生,但是生活是越来越难!之前他们还能趁乱去周边的乡亭劫掠,如今一上岸就被打杀!

他们不得已才退回太湖,没想到他娘的官兵居然如此不给活路,不过他在思量该如何行事,毕竟拳头没别人硬。

“二哥,听说这位二公子擅长剿匪,我们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二哥,大哥,你们想个办法!”

“老二,你计谋多,你出个计策!”

老大也觉得老三说的有道理,但是他也想不到什么办法!自己的小渔船去和官兵的艨艟打?疯了吧!

“为今之计,只有投降!”

老二说道,但是很快就遭到反对!

“老二,你疯了吧,我们去投降,官兵还不将我们大卸八块!”

“就是,二哥,咱在湖面上逍遥快活,可受不了官府的鸟气!”

老二看了看,既然不选择投降,他也没什么办法,官兵这气势摆明了要扫荡了震泽的水匪,他们是土匪,真碰到官兵认真,他们哪里是对手。

“那我也没办法了!”

一群水匪你看我,我看看你,哪里有什么计策,他们向来就是一窝蜂的抢劫,什么时候靠过脑子,真有靠脑子的也不用在这边当水匪了。

“校尉,前面就是水匪的大本营,在那一片芦苇荡后面有一座小岛,便是水匪的大本营!”

徐盛指着芦苇荡说道,太史慈看了看,让旗手示意,开始进行迂回,他要将这一小股水匪一网打尽!

“传令兵,下令朝芦苇荡覆盖抛射!”

太史慈的眼神非常好,湖面虽然有微风,但是里面有些芦苇的晃动明显和风向不对,他便开始试探!

果然,一阵箭雨下去,惊起了一群水匪,水匪还以为官兵发现他们了,开始逃窜,太史慈举起手中强弓,一箭一个,箭无虚发!

“杀!”

将领的英勇使得士气大振,几乎一面倒的屠杀,不少水匪纷纷投降,单单太史慈就射杀了三十多人。

“校尉,发现了情况!里面有大量的妇女,都是被这群水匪给劫掠过来的!”

太史慈一听,愣住了,这可不好处理!亲自去看了,人数不少,有四五十号都是被劫掠过来的良家妇女。

“你们是否愿意返回家乡?如果愿意,官府将安排送你们回去!”

太史慈试探的问道,太史慈可不是莽夫,太史慈不到二十便成为了郡奏曹,对着这种情况还是很清楚的。昔日有被黄巾劫掠的妇女也不愿意回到家乡,受不住流言蜚语。

“这位将军,我们不愿意!我们都被这群天杀的水匪劫掠了三四年,如今也没有脸面回家乡了!”

太史慈也知道,他们不过是一群苦命人,天下大乱方有此事,招了招手,让徐盛派人传信回吴县请示刘琮。

“既然这样,你们稍事休息,具体安排还需要稍等!”

太史慈安抚了这群苦命的女子,其中有一些还给水匪生儿育女了,着实比较难安排此事。刘琮收到太史慈的信件之后,也是较为头疼。

“派人去问一问这群苦命人,是否愿意去其他地方生活,如丹阳郡或者庐陵郡,那边条件艰苦,至于其他,只能看她们自己的造化了!”

刘琮考虑了一下,正好可以解决那边的男女问题,如果家里有老婆孩子热炕头,谁愿意出来当反贼。

汉朝没有那么的保守,汉朝在乎的是你婚后是否能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要不然战乱之后,这么多寡妇都还是要再婚的。

“焦左,你去一趟丹阳郡,将信件给到邓方和鲁肃!他们看了之后会知道怎么安排的!”

刘琮准备将他们安排到丹阳郡,刘琮也在考虑一个事情,如何提升女性的数量,在大汉朝,而限制女性最大的问题便是口赋!

汉朝征收人头税,分别是算赋,口赋!口赋又被称之为少儿税,汉朝从三岁开始征收,十四岁停止!每年二十钱,后来汉武帝提升到二十三钱!汉元帝将口赋的征收标准提高到七岁!

即便如此,依然有大量的家庭弃养女儿,不少女婴成为弃婴!因为家庭负担不起,但是免除口赋是不可能的事情,起码现在可不能,经济支撑不住!

汉朝税收种类也是比较多,但是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吴郡,会稽相对富有,有鱼盐之利,加上其地形不错,适合种植水稻!

算赋则算是贯穿了整个汉朝人的一生,一开始是十五岁开征,汉元帝将其提高到二十开始征收直到五十六,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能活到五十六岁都已经算是高龄了。

赋税改革是一项很麻烦的问题,不同于徭役,取消徭役直接受损的是官府,官府支出变多,而赋税改革会涉及了许多的利益,即便有些人的利益没变,他也会认为自己吃亏了!

“主公,你是想鼓励生育?”

刘琮将自己的想法和荀攸说了,荀攸很快就猜到了刘琮的想法,这时候鼓励生育是很正常的,汉朝初期,汉惠帝就进行过鼓励生育,并且相应的生育奖励。

几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就知道,鼓励生育必须是要有奖励,光靠嘴是没有用的!荀攸也清楚,目前人口大幅锐减,确实有必要鼓励生育。

“主公,长沙郡目前的生育提高是最明显的,其次是襄阳地区,襄阳地区附近的生育都大幅度提升!”

襄阳地区一般是指襄阳以及周边的城市,包括中卢,宜城,樊城等,这些地方随着襄阳的经济发展,百姓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自然是会考虑生育。

长沙郡也是一样,但是如丹阳郡这样的地方要等到经济提升在提高生育似乎就有些慢了,但是如果仅仅是鼓励丹阳郡,难免会让一些地方觉得不平衡!不患寡而患不均,刘琮要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

“但是丹阳郡的人口每年都在减少,早年,陶谦,孙策等相继在此地募兵,加上山越的叛乱,如今要恢复,首先要恢复人口!人口不能恢复,又何谈经济!”

荀攸也知道是这个道理,汉初,先是恢复人口,再修养声息,经济得以发展,目前自己的主公看是两个都想要!要在战争的时候又能发展!

这可是非常难的事情,战争就意味着大量的财政支出,意味着有大量的士兵战损,在这种情况想要发展,想要如同汉初和平时期一样休养生息,那几乎不可能!

“主公,您考虑过钱粮的问题嘛?这几年我们是顺风顺水,但是不可能一直这样下去,而且长江的问题很严重!很庆幸我们没有碰到洪水灾害!

一旦出现洪水灾害,这将不可想象,这也是自古以来南方发展缓慢的原因,一次大的洪水,长江沿岸的数郡都需要两三年才能恢复!”

荀攸在这个事情上不认同刘琮,认为目前已经是极限了,需要有储备应对未知的情况,东汉的灾害太多了,使得他们非常非常的担心!

刘琮找到占城稻并且推广占城稻确实极大的增加了耕地情况以及粮食产量,包括一些如尿素石膏的使用,使得粮食生产提高了近一倍。

但是不代表就没有问题,很多问题在一帆风顺的时候都会被掩盖,一旦遭遇逆境的时候,许多问题便会爆发。

“军师,你是怎么考虑的?”

“主公,暂时放慢脚步,主公才十六,还很年轻,不必急于一时!目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屯粮应对未来的变局!不管是荆州还是扬州,都应该如此!

我们比中原更困难,最好要储备两年的物资以应对未来的发展局势,否则一旦问题出现,将很难处理!”

荀攸劝谏道,原以为刘琮放弃庐江,放弃九江是明白了这个道理,看来他还是错误的估计了刘琮的情况。

荀攸的话语对刘琮起到了作用,刘琮开始沉默,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太着急了,确实自从来到荆州之后一直顺风顺水,从而忽略了这些问题。

“谢谢军师,琮明白了!”

刘琮也认为荀攸说的在理,刘琮的态度让荀攸放心来下,荀攸继续说道。

“主公,目前我们的局势并没有这么乐观,徐州目前大局已定,刘备已经没有回天之力,大概率刘备会投奔在曹操麾下!

这是最新的情报,徐州在袁术与曹操军的默契之下,目前刘备只能龟缩在下邳城,东海郡被孙策与臧霸瓜分了!”

刘琮收过情报一看,孙策越发的成熟了,一路高歌猛击,突击速度之快出乎曹军的意料之外,又有袁术为其供应粮草,没有后患之忧的孙策太凶猛了。当然也有曹军配合的成份。

“主公,以我的了解,这不是曹仁的作风,也不是臧霸的作风,倒是像一个人的作风,郭嘉,郭奉孝!目前曹操在西线主持战局,东线的战局是由臧霸以及曹仁指挥!

他们两位都善于硬碰硬的作战,这种默契局势必然是郭嘉有意为之,借袁术之手灭了刘备,再对没有多少兵力的刘备进行救援,凭空得数员大将!”

郭嘉常年在荀家书院学习,荀攸对其还是了解的!论才能,荀家三若,仲豫以及郭嘉可以说各有所长,没有高低之分!

刘琮有些头疼,或许自己的出现改变了戏家兄弟的命运,戏志才没有病死,其弟的能力也开始展现,使得曹操麾下的谋士可以尽情发挥,郭嘉加上戏志才可不是一加一这么简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