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一百二十二章 三连弩

汉末之龙起荆襄 一百二十二章 三连弩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6 13:11:31 来源:笔趣阁

刘琮回到襄阳之后,也开始轻松了几天,劳逸结合,好好休息了几天,然后去韩暨那边,准备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实现。

其中最主要的便是高炉炼铁技术,好在小时候家里附近有一座小型的炼铁厂,刘琮还是很清楚其中原理,特别是炉渣,可用于修路。

但是刘琮的一些想法和现在的技术还是有些矛盾的,但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刘琮只是将自己的构想说出来,剩下的就由专业的人去研究。刘琮的发明,许多时候是提供思路,具体制作还是需要这些专业人士来做。

“二公子,这个韩某可以试一试,之前二公子构想的连弩,我已经试着改良过,但是没有达到二公子所说的效果,目前只能连发三支弩箭,而且射程只有五十步!”

刘琮大喜,立马让韩暨拿出来看看,自己试了试,还不错,中间有机关控制,只需要摇动便会自动装上弩箭,但是只能三支,与诸葛连弩的十发还是有区别的。

但是相比普通弩箭,连弩更重,而且装载箭矢相对麻烦,有优势,有劣势,况且射程有限。

“韩大人,还是要继续改良,不是数量,一是想办法增加射程,二是操作更为简便,特别是装载箭矢!三是重量,如果能更轻一点就更好了!”

“我尽量!”

目前岘山大部分都被刘表收为官营,将作掾以及刘毅的研发都在这边,这边有足够的地方,而且隐蔽,同时刘毅的护卫转为了新军,刘毅亲自操练一营新军负责此地的安全。

“公子,目前玻璃技术有一些突破,目前虽然玻璃并没有达到您所说的效果,但是已经能做到更为平整,光滑!”

岘山这边制造出来的玻璃是一些透明度差,带有一些颜色的小玻璃片。它的颜色并不是人们有意识地加进去的,而是所用的原料不纯,混进了杂质的结果。

不过也正是这个情况,玻璃多了一些鲜艳的色彩,搭配的好还是很漂亮的,不过刘琮要求刘毅研发透明性更好的玻璃。

刘琮看了看工人吹起的铁管,果然比之前的轻了许多,同时刘琮看到了一些工人在研究一些技术,和后世刘琮旅游看到的琉璃手工工艺制作的雏形,但是技术方面还需要提高。

刘琮将自己的一些想法也和工人说了,同时设计了一些工具,方便工人们更好的制作,韩暨也是第一次参观玻璃制造,眼中是充满震惊!

他虽然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但是一直都没有来看过,今天看到如同给自己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韩大人,这边的情况还请保密!”

“我明白!”

同时对于刘琮也是非常佩服,刘琮之前将作掾和铁匠,工匠的沟通,就看的出来刘琮没有任何的居高临下,而且会近距离观察各种铁器锻造,一般的公子哥是做不到的。

如今看到他与自己作坊的工匠聊天也都是非常随意,而且从工匠的态度来看,这不是刘琮第一次这样了,说明刘琮不是在装。

“宿舍住的还习惯?大家住在一起,要多一些包容,相互帮助!”

“谢谢公子关心,非常好,特别是茅房的设计,让大家减少了许多矛盾!”

茅房依然是蹲坑设计,刘琮根据80年代的那种学校厕所进行改进,使得更为方便,而且非常注意卫生。工匠宿舍用的上下铺的设计。

刘琮一直的态度是刘琮要服务好底下的人,如刘毅,荀攸等,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他们则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手下,如刘毅服务好工匠,这样工匠才能更好的努力。

当然其中涉及的很多,公平,待遇,奖罚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研发是一个长时间出结果的东西,因此刘琮对于他们生产玻璃并没有压力,也不允许刘毅给他们压力。

良好的环境才能使得他们有一些时间去研究,去想一些奇思妙想的东西,并且实验,如果一味的压缩去制作某样东西,他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些,那谈什么工匠精神?

一天六个时辰不间断的生产玻璃,他们在生产了之后还有精力,还有精神去思考如何改进工艺?如何改进手艺?这就是扯淡!

因此刘琮这边对工匠是非常优待的,每日工作三个时辰生产玻璃,其余的时间自己可以自行研究一些小东西,刘琮也鼓励这样做,一旦研究出来的是有价值的,刘琮的赏赐是不吝啬的。

“刘毅,休沐是怎么安排的?”

“三个月九天,不过时间上是轮流安排,我这边有六驾马车,每一架马车都能做5-6人,这边会包接包送,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团聚!”

工匠大多都是南郡,章陵以及南阳的,常年在这边工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是非常少,因此刘琮特别要求刘毅做好后勤服务,服务好他们也是为了让他们创造更多的价值!

“公子,还有一个东西,年后的时候您不是让陈家兄妹在这边研发纺织机,如今已经有所改进,目前全部都改进到四十蹑,比之前的效率提高了很多!侯爷已经让别驾开始推广了!”

“哦,去砍看!”

刘琮在刘毅的引导下去看了看陈家兄妹,两人一边在带徒弟,一边在思考如何更好的提高效率!

“拜见公子!”

“我随便看看,你们继续!”

对于纺织,刘琮是彻底的门外汉,刘琮没有什么发言权,只能是看看,看看能不能根据自己多出来的见识对这个有些管用。

刘琮思虑了半天,也不知道如何开口,刘琮小时候母亲的嫁妆便是脚踩式缝纫机,虽然他自己会用,但是原理并不清楚,况且汉朝的时候织绫机和纺机跟那个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但是刘琮依然发现他们非常辛苦,完完全全的力气活,满头大汗,全身几乎湿透了,即便是四十蹑也是非常辛苦。

“韩大人,以后你和刘毅要沟通,但是要保密,这边有许多东西还不适合外传,等到了一定的时候,这些工艺会允许他们流传到外面,只是需要循序渐进!”

“在下明白!”

刘琮知道韩暨会有这个疑问,他们是不是要进行垄断,毕竟韩暨是世家的人,韩暨的先祖是韩王信,不是淮阴侯韩信!他也是世家的人。

“目前我荆州的生产能力还是不足,因此需要更多节省人力的东西,同时农业是根本,许多研发还是要注意侧重农业!”

刘琮并不希望他们一味朝着工业的研发,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还是农业的发展,因此各式农具的研发才是最重要的。

“明白,目前高山筒车也已经按照侯爷的指示开始制造了,不仅仅武陵,上庸,江夏等地都会受益,各式农具也在研发,今年夏收,南郡的镰刀大规模普及之后,收割效率提升了许多!

公子提议的双独轮车,利用齿轮的效果,吃的更为坚固耐用,而且耗费的体力更好,而且前面有活动支架,通过脚踩之后能在斜坡暂时支撑住,这样在上坡的时候,如果体力不支的话,也能稍微缓一口气!”

独轮车很早就有,刘琮是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独轮车多用乡间小道,许多乡间小道都比较窄,独轮车就正好适合了他们运送粮食和蔬菜。刘琮也看了看独轮车,同时又提出了一个建议。

“韩大人,可以设计两种,一种是目前的这种,另外是否可以设计一种刹车,通过一个小的机关设计,能否在握手的地方设置一个方便可以在下坡的时候降低速度的设置,这样下坡也更安全,不容易翻车!”

“公子,这样成本会更高!”

“我知道,这些农具,如果以后官府的税收多了,可以在上面做一些补贴,但是对于一些山地很有用,如果他运送的是稻谷,下坡的时候不小心翻车到水沟,那么有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

“我尽力!”

“这些估计销量也不会大,主要针对的是多山地方的百姓,让他们更好的生活!”

“公子仁慈!”

刘琮亲自去试试了独轮车,虽然也费力,但是比挑能运送的东西更多,刘琮继续试了试旁边的板车。

“刘毅,这个绳子可以根据成本也开发两种,一种就是这种绳子,另外一种是稍微宽一点的,这样受力面会更大,勒的不会这么疼!”

板车,后世很常用的工具,如果套在牛马或者驴子上面,也是可以用的,前后都有活动挡板设计,左右两侧有预留用于绳子绑紧的支点。

人力板车主要是用于短途,长途还是要靠蓄力协助,而且牛车也好,马车也好,他会更大,因此刘琮已经引进了许多驴子,并且在编县开始派人养殖。

驴子分大中小三种,小型的为我们经常说的毛驴,不过刘琮引进的是西汉时期张骞从西域引进的关中驴,为大型驴。关中驴体高基本在130公分以上,可用于耕地,运送,骑乘!

“刘毅,这边握手这边做一点设计,最好更方便手掌掌握,这样手上不容易打滑,板车运输的时候手中会出汗,如果太直的话,手容易打滑!”

刘琮将自己的一些体会一一说明,其实有时候这些他们并非没有想到,只是他们认为没有必要,但是刘琮知道,这些看似的细节其实能省不少力。这时候没有手套,全靠手抓力,如果有更合适的着力点,那么会舒服很多。

韩暨对于刘琮有更多的认识,刘琮是真的没有公子哥的习性,这板车工匠上面还有一些脏,刘琮也不介意,直接就上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