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一百零九章 荀家荀悦

汉末之龙起荆襄 一百零九章 荀家荀悦

作者:路漫漫求索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6 13:11:31 来源:笔趣阁

刘琮详细的和华佗交流了一下外科,主要是将后世的一些东西与华佗分享,希望能对他有些帮助。

陈应则被刘琮安排在军营先开始学习操练,陈应君子作风,为人谦和,品行又好,正适合指导员。待其熟悉了新军的操练事物之后,刘琮准备让他出任指导员。

筒车研发出来之后,不到两个月就相继研发出了个高山筒车,高山筒车通过数个齿轮转动,将低处的水运送到高处,对于丘陵地带的农业有极大的帮助。

“主公,攸回来了。”

“军师,辛苦了!”

荀攸在岳阳待了近半年,终于是回襄阳了,刘琮也想了解岳阳那边的情况,岳阳是刘琮比较看重的地方。

“主公,岳阳水军目前已经有两团兵力,基本上有水面作战能力,不过要想成为精锐的话,还需要一段时日。

主公派去的指导员和军法官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不过需要加大力度培养指导员和军法官,若是有更多的话,效果会更好!

岳阳城的水寨基本修建完毕,城墙还在修缮,不过最近慢了下来,因为要准备春耕了,如今已经是三月了,各地都在为春耕做准备!

子绪在岳阳大力培养工匠,特别是泥匠,瓦匠特别多,因此还让我给主公带话,以后修城之后,主公还要为这些工匠安排活干!”

刘琮听了也是笑了,刘琮不担心工匠多,就担心太少,泥瓦匠也是,多多益善,未来大把的事情等着这些人做。

“呵呵,就怕岳阳培养的不够多!今年父亲又规划了一条路,从樊城到平氏县的路,缺的就是这些泥瓦匠,荆州百废待兴,以后对这块的需求是极大的。”

荀攸当然清楚,目前受制于劳动力不足,许多规划还没有实现,目前在修的路有三条,襄阳到江陵的,预计五年完成,目前才修到宜城。襄阳到章陵的,预计一年半完成,襄阳到上庸县,预计两年半的时间完成。

如今加上樊城到平氏县的道路,估计已经是襄阳能承担的极限了,再多就会影响到农业了,樊城目前驻扎的五千军士在吴巨的统领下开始施行军屯,倒不是襄阳缺粮,而是需要更多的储备。

“军队纪律如何?”

“主公放心,定公和公奕都认识到了错误,大力整顿了军纪,目前岳阳的军纪非常,已经在向襄阳新军看齐了!”

“那就好,军师回来的正是时候,预计四月底,我荆州就要用兵了,到时候前往庐江给陆康解围,襄阳这边的水军已经开始调动了。

庞季,蔡和,蔡武,吕质率水军一万前往沙羡了,同时黄祖将军令苏飞,陈生,张虎,屯兵八千于鄂县(今黄冈),随时准备支援庐江!”

“怕是不仅仅为了支援庐江吧?听说周尚马上不行了!”

“嗯,暂时还没决定人选,不过我推荐了军师你和黄祖将军,父亲还在考虑!”

豫章未来的战事多,必须要有一个知兵的人,黄祖虽然进攻不行,但是起码懂兵事,而且能很好的执行刘表定下来的计策。

“谢主公!攸和三叔都已经修书邀请族人前来!”

荀攸当然明白刘琮的做法,也是目前襄阳最合适的做法,当然还有其他意见,比如有人举荐韩晞前往豫章出任太守,不过被刘表否决了,韩晞的名望不够,在汉末,有时候家世还是重要的。

而不论是黄祖或者荀攸出任豫章太守,荀家都是受益的,如果黄祖出任豫章太守,那么他的江夏太守就要让出来,目前最合适的人选是荀衍。

“报!都尉,军营外有一书生,自称是军师的长辈!”

“叔父来了!主公,请派人去通知侯爷,侯爷知道了必然开心!”

刘琮有些懵,荀攸只说是二叔,但是刘琮并不知道是谁,荀家还有这么牛的人物?荀攸一看刘琮有些懵的情况,也是一扶额,解释道。

“叔父是荀悦,字仲豫!是攸的堂叔!”

“是他!”

刘琮立马派人去请刘表,为何,此人当得起,后世对其评价是政治家,史学家以及思想家。而且是从小牛逼到死,十二岁解说《春秋》,即便是后世两千年也没有来者!

后世读经济思想学基本都会读到荀悦,这是绝对的超级大牛,而且年龄也够了,作为荀家下一代的领袖,他到荆州来的意义重大。

“小子刘琮见过先生!”

荀悦已经四十五了,不过岁月似乎格外的眷顾他,看不到岁月在他身上的痕迹,与荀攸站一起就觉得年龄是差不多的,但实际上他比荀攸要大了11岁,而且长得非常的帅,尽管刘表等人已经非常帅气,但是绝对比他还是逊色一筹。

“公达,你和休若皆修书与我,我这才过来看看,希望和你们说的一样!你就是刘琮?公达对你是推崇备至!”

“不敢!军营简陋,请先生入内一叙!”

“请!”

军营内准备好了茶水,点心,并且稍微布置了一下,虽然简陋,当接待也足够了。

“听闻你推崇法治?尤其推崇商鞅的法派?”

“小子确实推崇法治,但是商君的一些只是大部分赞同,并非完全赞同,小子以为,不管乱世盛世,皆因刑德并用,若在乱世,重刑以治,若在盛世,则刑德并重!”

“为何?”

“乱世之中,不用重典不足以威慑作奸犯科之人,等到盛世,通过教化,使得社会上的君子越来越多,而作奸犯科之人越少,则应当以教化为主,行王道!同时严格执法,但是不使用重刑!”

“何为王道?”

“政之所兴,在于顺民,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心便是王道!先人早就将许多道理都告诉我们了,只是我们会不会施行!”

“兴农桑以养其生.审好恶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明赏罚以统其法,荆州目前农桑兴盛,景升兄宣文教,其子立武备,但是明赏罚,审好恶,我还是还未看到!”

“这便是仲豫的五政吧,审好恶,明赏罚也要一步一步来,表初到荆州的时候,荆州宗贼众多,民心未附,因此只能一步一步来!”

刘表在刘琮与荀悦聊天的时候已经到了。

“景升兄,你我有十六年未见了吧?”

“嗯,当年与仲豫一同出游,依然历历在目,表特别羡慕仲豫有过目不忘的天赋,今天我虽为镇南将军,但是当初的志向依然没有忘却,若仲豫能留下修书,表求之不得,若仲豫原意出仕,镇南将军主薄虚位以待!”

“我于七日前便到了襄阳,景升兄的如今的威名,悦也有所耳闻,我很喜欢荆襄第一中学的那个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过悦有疑问,为何要强行收税?”

“仲豫,既然你已经到了襄阳有一段时日了,我就直说了,荆州收税的皆是新兴的事物,琮儿说,集中力量办大事,因此收税,促进商业发展,商业发展的同时通过收税进行调节控制,然后通过收税的钱用来发展民生!”

“何谓民生!”

“就是和民众息息相关的,如衣食住行等,你襄阳之后是否发现襄阳的道路比中原一些地方都还要好?便是用收税的钱来修的,同时减免了武陵,江夏,上庸郡的更役,长沙,章陵两郡的更役减半!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未来还会推进更多的民生工程,而且促进商业之后,各地交流更为密切,往来更加频繁,长沙郡等地的茶叶很快便能运送到襄阳,襄阳的各类特产,先进的工具也运送到荆南,百姓也有了更多的谋生的选择!”

刘表经过刘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洗脑,况且确实如自己儿子所言,一切都比原来更好,也更适合,州牧府不缺钱,而且许多士族的收入并没有降低,有些反而更高!

“我再考虑一下,暂时现在襄阳住下!既然在军营,早就听闻景升的二子长于军阵,今日且参观一下,不知景升兄是否介意?”

“当然可以!”

荀悦并没有立马答应,不过刘表,刘琮都清楚,荀悦这样的人不可能因为三言两语便答应,更多的还是要看刘表父子的为政方针。

荀悦之所以来军营便是想看看刘琮的新军到底操练的如何,是否真的如荀攸所言,未来潜力不下于魏武卒,今日他也观察了一下,军纪严明,训练有素。

刘表则晚上亲自设宴招待荀悦,虽然说荀悦不如蔡邕,郑玄有名气,但是荀悦作为这一代荀家的领军人物,他到襄阳的意义很大,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荀家已经倾向于刘表父子。

“军师,您觉得可能性如何?”

“主公,还是很大的,侯爷虽然在法令上有些宽松,但是实际上也有难处,起码我看到今年襄阳就有变化,起码没有出现世家子弟在襄阳城内飞马的情况了,侯爷单骑入荆州多倚重众多世家,若是过于严苛,别人会说他忘恩负义!

若非主公在早期从高平带来了一万多军队,襄阳的法令问题会更难,因为没有主公的这一万多军士,侯爷那时候能依靠的只能是世家!”

刘琮当然清楚这个问题,要不然在刘表有没有到襄阳的情况下就让李乾率部前往襄阳了,就是担心这个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