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寇封传 > 第04章 群英南奔

三国寇封传 第04章 群英南奔

作者:寇扬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6 10:30:24 来源:笔趣阁

寇封将小院收拾了一番,便收拾起身住进了赵云大营,赵云昨日和寇封有约在先,自是早早的便来到了大营,等候寇封的到来。

二人来到校场之内,只见今日的寇封依旧披着一身黑色的铠甲,只是胸前略显臃肿,一颗兰花从寇封身体里探出来一半,略显滑稽,两把长剑夸在寇封的腰间,名曰雌雄双股剑,昨日成都众人早已听说刘禅将此剑赏赐给了寇封,但是当众人真正看到寇封将剑夸在腰间的时候,依旧是十分的惊讶,昨日才被贬到边关为副将,今日便又赐给了雌雄双股剑,这陛下倒地是什么心思,众人皆是拿捏不清楚。

寇封躬身,对面前的赵云说道“寇某先行谢过了。”

赵云说道“寇将军言重了,我先使一套出来,寇将军需用心观察其中招式变化,揣摩剑意。”

话毕,赵云腰间“青釭”出鞘,好一把青釭剑,不愧是昔日曹操心爱的两把宝剑之一,宝剑一出,有龙吟之音,宝剑配英雄,此刻青釭在赵云手中,人剑合一,浑然一体,赵云如行云流水一般使出了这套出鞘剑法。

寇封看完不觉不目瞪口呆的赞叹道“好剑法!赵将军,不愧是出鞘剑法,寇某看来,此剑法浑然天成,出鞘到入鞘,如同只有一招,说是宝剑出鞘,又好似不是说宝剑出鞘,说的是人出鞘,宝剑一出,整个人的气场大变,锋芒毕露。”

“寇将军过誉了。”赵云回答道,赵云平日虽然不喜别人品评,但是此刻听完寇封的评价,心中亦是高兴,如今蜀汉人才匮乏,能懂他剑法的人越来越少了,今日寇封虽然只谈了一些皮毛,但是已经能说出一些其中的韵味,赵云自是非常受用“寇将军,出鞘剑法确实更重其意境,超过了形态,既然寇将军已经有所领会,那便使出一套剑法来,我好在一盘指点。”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赵云非常了解寇封的学习能力,平日俩人对招寇封都能偷学一二,今日他仔细传授,寇封定是能够很快掌握的。

只见寇封顺手拔出了腰间的一把雌剑,就要出招。

“且慢。”赵云出言制止道“雌雄双股剑,雌剑主守,雄剑主攻,雌剑出招需精巧,浑圆,而后攻敌不备,雄剑出招胜在堂正,多以实力碾压,以气势压制,出鞘剑法,还是选雄剑更为合适,如果寇将军要使用的是马将军的“出手法”的话,用雌剑更有奇效。”

“谢赵将军指教。”寇封说着收回了雌剑,拔出了雄剑,雄剑出鞘,剑身颤抖,有悲鸣之音,似哀其主已死,又似哀自己明珠暗藏,寇封握紧剑柄,心中默默抚慰道“好宝剑,我定让你重振雄风。”

剑通人意,雄剑换了主人,虽心有不甘,但是感受到寇封对内心的坚毅,慢慢的停止了颤粟,寇封照着赵云的样子打了一套出鞘剑法后,赵云微微点头。

“寇将军,真是天赋异禀,想不到短短这一刻钟,寇将军便记住了所有的招式,出招变招丝毫不差。”赵云发自内心的赞叹道“但是寇将军,还是我刚才说的,此剑法更重剑意,而非剑招,如今你熟练了剑招,应将你的剑意融入其中,不妨使剑的时候试着想一下,今日因何而学剑,又因何而拔剑,定可以收获奇效。”

赵云说完寇封再次拔出了雄剑,因何而学剑吗,为了诛杀仇人,报仇雪恨,还是为了天下苍生?因何而拔剑吗,为了杀人还是为了不被杀?寇封的剑招慢慢变得有些散漫。

赵云看出了其中的倪端,心中不觉后悔,他回忆起前日寇封好像着魔一样的事情,不详之感再次涌上了心头,自己不该让他陷入如此复杂的执念之中,赵云不自觉得握住了青釭剑,谨防寇封暴起伤人。

寇封还未从思绪中走出来,他的脑子中闪过了刘封当日绝望自杀,闪过了刘禅为自己求情的样子,闪过了二狗等人战死上庸城外,闪过了孟达嘲笑自己的嘴脸,闪过了刘备托孤时的郑重,闪过了进入他生命中的每一个人,当然也有灵兰,灵兰的名字仿佛镇静剂一般,让寇封瞬间安静了下来,他看着那朵在他胸口摇摆的兰花,他的心逐渐平静下来“我寇封,为天下苍生而生,以战止战,以杀止杀,要让天下回归平静。”

寇封的剑法此刻虽然依旧充满了杀意,但是这种杀气却中正平和。

赵云握着剑柄的手亦是慢慢松开了,他没有想到,寇封今日竟然可以控制的住自己,而且寇封竟然将此剑法用到了这等程度,同时出现了两种剑意,赵云自负天下武功,能和他一较高下者不多,今日却对寇封多了一丝佩服,如果寇封有个真正可以指导他的好师傅的话,自己万万不是寇封的对手的。

寇封雄剑归鞘“赵将军,多谢了!”今日赵云虽然教的是寇封剑法,但其实要教的是剑意,通过刚才短暂的磨砺,寇封感觉自己的能力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不免产生了一丝想和赵云切磋的念头。

赵云看着寇封那跃跃欲试的眼神,心中亦是了然,他也想看看寇封经此一悟,又能有什么不同,主动邀请到“寇将军,我今日技痒,不如你我二人切磋一番?”

“正合我意。”寇封拱手回答道,他也想看看今日的自己倒地有多少实力。

二人站定,目视对方,片刻之后两人同时拔出了腰间的宝剑,一把是曹魏雄主的爱剑,名曰青釭,当年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夺得此剑,宝剑在手,赵云斩杀曹魏士卒无数。一把是蜀汉雄主的佩剑,名曰雌雄双股剑,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张飞的丈八蛇矛同时而生,虽不及此两把兵刃名声大,但是此剑却是随刘备征战一生,战功无数。

两人出手,两剑相交,一样的剑法,一样是当世高手高手,一样手握神兵利器,但是二人的感觉却是大有不同,此刻的赵云一改往日之儒雅,变的锋芒毕露起来,剑剑是直击寇封要害。寇封却并没有表现出他所领悟的杀意来,只是让人感觉他中正平和,多了几分儒雅之意,若是有熟悉二人的人在此观战,一定会大吃一惊,二人好像是换了身体一样,和常日里完全不同。

十招过后,赵云看着寇封的一个破绽,挥出一剑,寇封被赵云一招击退,赵云收回了青釭剑,嘴上说道“承让。”

寇封惊讶的看着赵云,子龙将军倒地有多强,此刻他放到是越来越摸不清了,今日学了这套剑法,本以为他和赵云的差距又变小了许多,没想到赵云只用了十招便把他击败了,寇封内心不免有些灰心。

“寇将军,你已经很强了,我敢说,如今你的实力,再遇到许褚的话,虽然不能说击败许褚,但是却有一线机会拖垮他。”赵云看到寇封眼中的失落,出言安慰道。

此刻的赵云也不知道该和寇封说些什么了,在他看来,寇封提高的已经是够快了,如果这还不满意的话,那什么能让寇封满意呢。

切磋完后,赵云又指点了寇封几句,便起身离开了,毕竟守备成都,如今又没有副将分担事务,自然是事事都得亲自操心了。

寇封就在赵云营中住了下来,没有离开,每日或练习剑法,或观看士兵操练,或跑去听丞相讲一些施政的心得体会,生活规律而有平静,只等众人到成都后,起身前往南疆。

调令出去半个月后,张云竟然率先来到了成都城,此刻的张云比寇封上次见面的时候清瘦了许多,想来平日很是辛劳。

“张云,你怎么来的如此之快?”寇封上前,握紧了张云的手,询问道

“将军怕是忘记我熟悉蜀山地形了,我没有走成都,而是直接从山上翻了过来。”张云回答道,张云一听到调令便赶忙交接了工作,他太想到成都了,一来他思念寇封,二来他早想到马良坟前参拜,马良算是他的老师,马良离世后,他便想来成都奔丧,只是苦于事物繁重,不敢私自走开,便一拖拖到了今日。三来他早就听闻本朝丞相诸葛亮乃王佐之才,他想向丞相讨教一些施政中的疑惑。

“何必如此焦急,国仁和酒鬼还没有来,这么早来也不能启程。”寇封说道,寇封心里对张云翻山而至这件事还是不赞成的,张云虽然不算事手无缚鸡之力,但是毕竟是书生,如果在路上出什么意外,岂不是大汉的损失。

“将军,我来一次成都不容易,一来我和将军一别多日,早想来看看将军,二来我和马良大人虽无师徒名分,却有师徒之实,我理当拜祭他,三来我心中有些疑惑,想劳烦将军引荐丞相给我,我向丞相求教一二。”张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寇封自是理解,见赵云此刻不在营中,便和传令的士卒打了一声招呼,带着张云来到了他的院落“张云,这几日你便在我家中休息吧,连日舟车劳顿,还是家里可以休息好,明日我让马谡前来,我们一起去祭拜马良大人。”

说完后寇封没有选择离开,他和张云二人做了两三个小菜,烫了一壶浊酒,便吃喝起来,二人相谈到了深夜,各自睡去。

第二日清晨,在马谡的带领之下,二人来到了马良墓前,马良的坟墓,不是很阔气,可以说是简单,再加上是新坟,让人倍感沧桑,张云看到墓碑上的马良儿子,瞬间哭到在地,嘴中不住的叫唤“师傅,师傅........”

寇封抚摸着马良的墓碑亦是唏嘘不已,马良算是蜀汉群臣之中第一个把他当自己人的吧,如果说授业便是老师的话,马良又何尝不是寇封的老师呢,仿佛之间,寇封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定数,马良的那句“爱民如子”在此直击他的内心,凡是我大汉土地,皆为我大汉子民,即便他们不同民族,不同信念,他们都是大汉的百姓,此去成都,我一定不会欺压南蛮百姓,一定会爱民如子。

三人祭拜了马良一番,起身离去,死者已逝,生者却更要努力,替死者完成遗愿。

祭拜结束后,寇封又带着张云找到了诸葛亮,张云毕竟负责一地政务,诸葛亮亦是经常可以看到张云的奏报,对于张云这个人,他还是很青睐的,他亦知道张云和寇封颇有渊源,所以才会选择张云随寇封去南疆。

三人寒暄一番,诸葛亮毫不忌讳的给张云讲起了此次去南疆为政的要点,和之前讲给寇封的比起来,只能更详细,更透彻。

张云听的是频频点头,问的也是恰到好处,诸葛亮自是一一解答,寇封却听的有些昏昏欲睡,政治对于寇封来说,还是一块从未涉足的空白,如果说一些粗浅的东西或许他还可以理解,但是说的太系统的话,对他来说便有些对牛弹琴了。

寇封见二人相谈甚欢,乘着诸葛亮喝茶的功夫,出言道“丞相,张云说还有很多问题想要讨教丞相,不如这几日就让他在您身边学习,待我启程之日,再来叫他。”

“也好,也好。”诸葛亮此刻如同看到了一块美玉,亦是想要好好雕琢一番,如果就这样让走了他也心有不甘。

日出日落,又是三五个日夜,寇封难得过起了如此规律的生活,国仁和酒鬼到来的消息,却代表这份短暂的平静要告一段落了,他已经在成都耽搁了有些日子了。

“请将军赎罪,末将还未痊愈,路上走得不是很快。”国仁见到寇封,赶忙解释道,作为一员战将,他可不想让寇封觉得自己不想去南蛮。

酒鬼亦是躬身和寇封行礼“寇将军,是我阻止国仁的,国仁是员猛将,如果因为赶路这样的小事留下了病根,那便得不偿失了。”

寇封扶起了二人“酒鬼,你做的很对。”

第二日,一行人在寇封大营之中齐聚一堂,此刻寇封身边文有张云、马谡;武有国仁、酒鬼、韩瑛、黄崇、霍戈,也算是初具有了气象。

“众将士,此去南蛮,路途遥远,任务繁重,凶险异常,凡不愿远行的,我可以请求陛下,撤回对你等的处置,我再赏他几亩田地,可供生活。凡愿意远行者,需无愧于国家,无愧于陛下,无愧于同袍。”寇封说的很平淡,但是众人却听的很认真,无论是将领,还是麾下的五百屠虎营,没有人选择离开,此去南疆,众人生死与共!

“我等皆誓死追随将军!”众人回答道

寇封骑上了战马,回头看了成都一眼,大喊一声“光复大汉!”

“光复大汉!”

“光复大汉!”

“光复大汉!”

这时候,一支骑兵飞驰而至,为首的正是成都守将赵云,赵云翻身下马小声说道“寇将军,陛下请将军带着麾下众将至五里外一叙。”

“韩瑛,你在此整备稍歇,其余人,随我来!”说完,寇封翻身上马,众将亦是跃到马上,随着赵云狂奔而去。

当寇封拜倒在地,高呼“叩见陛下”的时候,众人才意识到,原来此刻见他们的人是大汉天子,刘禅,众人赶忙跪倒在地,高呼“臣等,叩见陛下。”

“众爱卿平身!”刘禅上前扶起了众人“此去南疆,不比前日在汉中轻松,朕希望众位爱卿可以同心同德,守卫好南疆,你等需好好努力,无论在哪,都是大汉的有用之臣。”

“谢陛下!”众人呢回复道

刘禅示意众人静声,摈退了众人,只留下了寇封。

“大哥,此去南蛮,是危险也是机遇,虽说是前去守备,实则关系到了蜀汉的安危,大汉的未来,朕身边能托付的人不多,大哥你是第一个,但是切记要好好的回来。”刘禅说的有些动情,他身边真正能交心的人只有寇封一人,虽然寇封的表现有时候会很生疏,但是他很多话只能和寇封说,他了解寇封,外面虽然经常有寇封的风言风语,但是这都改变不了刘禅对寇封的信任。

二人低语了一番,眼看的日头慢慢升起,天气逐渐炎热起来,寇封起身辞行道“陛下,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寇封此去必不辱使命,就此别过!”

刘禅上前,我握紧了寇封的双手“大哥,保重!”

“保重!”

说完寇封便起身离开,没有一丝犹豫,寇封的身后众人亦是紧随其后,脸色皆是坚毅,没有半点犹豫,向大营飞驰而去。

韩瑛此刻在营中,焦急的等待着,他知道寇封是被贬去南疆的,此刻突然被赵云将军叫走,他心中亦是拿捏不清是福是祸,他时而探出头去看看,时而又趴在地上听一听有没有马蹄声,突然他脸色一喜,来了。

片刻之后,寇封众人,鱼贯而入,寇封大喊到“出发。”

五百多骑兵,策马而行,奔赴南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