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八十四章 将二代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八十四章 将二代

作者:晶晶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5 21:24:36 来源:笔趣阁

古地接龟沙,边风送征雁。

就在诸葛婉小姑娘想着赵广是什么样人的时候,赵广正率军在褒谷、斜谷浴血征战,冲破魏军一次又一次的阻挡。

褒斜谷栈道为秦国宰相范睢时修建,火烧水激,破崖碎石,凿孔架木,历经十余年的修筑,才始完成栈道千里、通于蜀汉的重大工程。

这条道也与北方的秦直道、岭南的灵渠一起,被视为秦国统一全国的标志。不得不说,在基础建设方面,后世的中国与秦王朝如出一辙。

汉末三国之时,褒斜谷道是南北通行的大动脉,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对赵广来说,最为印象的当是父亲赵云在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退兵汉中曾烧毁栈道百里。最惋惜的就是丞相诸葛亮病逝于斜谷口的五丈原,姜维率军护送诸葛亮灵柩回汉中发丧。

随后,蜀汉国力日渐衰弱,从褒斜栈道兵出关中的机会越来越少,姜维兵力不足,北伐只能多从更为熟悉、更加偏远的陇上狄道一带进军,褒斜栈道除了南口褒谷一带的汉城被蜀军占领之后,北端的斜谷口已完全控制在魏军的手里。

不过,这一次,由于赵广在汉中的速胜,魏军虽然调整了斜谷的布防,但由于荀恺、李辅、刘欣多支主力大败,二线的守隘军队面对蜀军的猛攻,只能苦苦支撑节节败退。

——

秦岭的初夏在晨望日出、山青草长中到来。

在山谷的腹地,夏日的热气正在积蓄,等待一个月后的大爆发来临。

在山腰的地方,树梢枝头刚刚长出嫩芽的新绿,温带适宜的气候条件下,鸟兽在忙着孕育后代。

在山顶的地方,寒冷的北风依旧,不时有雪花在飘落。七月有飞雪,在秦岭的太白山、终南山顶端,一点也不稀奇。

张护雄的无当营这一次成为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先锋,对于这些自小就生活在山地、视攀爬翻越为家常便饭的东羌汉子来说,魏军设在谷道的石围就是他们打猎的猎场。

一路之上,赵广身先士卒,坚定的走在最前面,这次北上长征,对于他来说,也是一次从将领到主帅的蜕变行程,是一次凝聚合力、鼓舞士气的升级之旅。

没有了蜀汉朝堂上的那些纷纷扰扰,没有了刘禅等投降派官员的制肘,赵广相信,这次北上的他会一直向前,向前,向前。

“狭路相逢勇者胜!”

“破釜沉舟,决死一战!”

与无当营的飞军猎将们一起并肩战斗,当遇到困难无法前进时,赵广就用自信的笑容、激昂的话语和口号鼓励将士们坚持坚持再坚持。

“快,快,快~!我们必须火速进军关中,打乱魏军布防,这是我对你们最大的期望。”

“困难,魏虏的困难比我们更大,我们的目标是关中,关中,关中~!我坚信大汉的旗帜一定能在关中的土地上飘扬起来!”

“张校尉,荡寇将军在看着你,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更不会让他失望。”

无当营主将张护雄袒着胸膛,右手持着一把环首刀,圆睁双目大口喘着粗气,这一刻,他猛然感觉,成为一军统帅的赵广和以前大不一样,当赵广这些激励的话语一说出来,总能让将士们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

荡寇将军!

那是父亲张嶷领的最高职务。

自小以来,在张护雄的心目中,父亲张嶷就是他要学习的模样,治理郡务井井有条、抚戎捕盗让夷民称颂,忠勇善战不坠威名,这样的全才却在十年前那场让蜀汉元气大伤的北伐中陨落了。

身患重病的张嶷率领着无当飞军为姜维大军断后,最终寡不敌众,战死沙场,但无当飞军杀敌过倍,魏军遗尸过万。

失去张嶷,也令姜维万分悲痛。自此之后,他的身边再无可以一起商讨战略、一起取长补短、相互提醒的好伙伴,他只能一次次的孤军奋战,直到最后一刻。

失去无当飞军之后,蜀汉的王牌部队折损殆尽,之后再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北伐。

“父亲,你看到了吗?”

“父亲,我是你的儿子!我绝不会让你失望!”张护雄的眼眸中,流露着渴求胜利的光芒,胸膛内有一团火正在熊熊燃烧。

“无当的飞军、东羌的猎将,我们生于这山岭的坝地,我们长于这谷道的山径,这里就是我们先辈战斗的地方,没有谁能挡住我们,没有~!”每攻下一个关隘,张护雄都会嘶声大呼,招呼后面的士卒立即跟上。

无当营的将卒一个个热血沸腾,远程的投枪、中程的弩矢、再加上肉搏撕杀,蜀军一路之上势如破竹,打的魏军守谷部队苦不堪言。

诸葛尚与黄崇也跟随在赵广中路蜀军的队伍中,在听到了赵广北伐关中的战略构想后,这两个心中犹有报国之心的年轻人再也按耐不住。

北伐中原!

是诸葛亮毕生的执念,诸葛尚对自己阿爷的这份心意自然清清楚楚,现在,有机会参与其中,怎不让诸葛尚心潮澎湃。

“阿爷,过了前面的关口,再往前就是五丈原,你看到了吗?你听到了吗?我们的旗帜正在向北,向北~!”

“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可是大汉丞相的孙子,我要和君侯一起,北上中原,匡扶汉室!”

诸葛尚努力的抬头,看见北方天际的山谷上,一只觅食的苍鹰正在盘旋飞翔,这一刻,他的心头酸酸的,眼眶中的泪水差点掉落下来。

黄崇和诸葛尚的心情,也是一样。

他的父亲黄权因夷陵兵败,不得已降魏,虽然刘备、诸葛亮对黄权的处境都表示了理解和同情,但黄崇心里总感觉不一样。

“阿父不得已降魏,我黄崇绝不会。这一生,我都会是大汉的臣子。”带着这一份坚定又执着的信念,黄崇的心渐渐开始向赵广这一系靠拢。

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赵广率领着这一群蜀汉的年轻将校,向着未知的关中大地进军,从秦岭北坡吹来的强风,已经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黄土高原上的粗犷沙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