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四百七十一章 养生术技能升lv6级

长安的夏天。

风和日雨,气候宜人,完全没有后世炎热蚊虫肆虐的烦扰,沿着秦岭的北麓,汉国朝堂征用俘奴建造起了避暑的凉宫,其间有温泉点缀,正适合休息调养。

华清池就在秦岭山麓。

这里早在先秦之时就被皇家征用,到了两汉时更是成为汉家天子夏日休闲的必备场所,赵广在放下了朝中一应事务后,紧绷着的神经也放松了下来。

人生得意须尽快,莫使佳人空等待。

可惜的是,赵广在华清池休养,身边除了保护的军卒、皇甫谧等寥寥宦官、内侍几人服侍外,再无其他人员,年轻貌美的女子更是一个也无。

封山才能育林。

休养才能生息。

田地是如此,人也是一样。

皇甫谧的年龄已近百岁,身体硬朗,无病无痛。更重要的是,这位老神医仙风道骨,颇为几分神仙中人、得道仙家的风范。

修仙?是赵广穿越之前,最为热门的一种文学创作形式。

赵广对此也是心驰神往,好几次与皇甫谧叙谈,赵广都会问询是否有修仙的路子,比如功法、丹药、法器灵器什么的。

皇甫谧给予的回复很直接,瞪目怒视,对赵广相询不予回答。

秦始皇为了长生,又是让方士炼丹,又是遣徐福带童男童女出海寻找仙境,就连最后一次巡游,目的也多半是为了长生不老。

皇甫谧对此深恶痛绝。

按皇甫谧的诊断,赵广的问题虽然不是纵欲过度,但却是征战沙场多年留下的后遗症,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赵广沓中穿越之前,原身效力于蜀军之中,又是一低级将校,身上受创流血颇多。

而在穿越之后,则主要是心累所致,也就是压力太大,造成的心理疾病,毕竟,像赵广这样孤身于逆境中奋起的事例,实在太少了。

“陛下,要想恢复身体,接下来起码半年时间,你一定要勤学苦练养生之术,不能再有丝毫松懈。否则的话,一切都来不及了。”

在最后一次的叙谈中,皇甫谧终于松口,说出让赵广在华清池休养的原因,老神医一点也不顾及赵广难看的脸色,对赵广提出进一步郑重的警告。

这给了赵广当头一记棒喝,有系统傍身,居然还有性命之忧,这真是日了狗了,天底下哪里这般道理。

赵广在心里骂骂咧咧。

皇甫谧的话赵广不敢不信。

纵观历史,英年早逝,也是雄才伟略帝王的标配。

中国是如此,国外也是一样,比如横扫欧亚的亚历山大大帝。

其中的原因,就医理来说,就是大起大落又加上长途跋涉,导致身体出现严重的亏空,加上战事突变造成的心理压力,猝死也是必然。

这些年来,他也隐隐猜测,自己迟迟未有子女,莫非就是穿越导致的不良后遗症,让自己在获得系统的同时,又失去一些什么。

现在,皇甫谧直接点明了,就是因为赵广没有重视养生之术,让它连lv5级都没满,才始导致了难有子嗣的后果。

“这破系统,有这等隐藏的秘辛,却不明着告知,真是不知所谓。”赵广心中开始暗暗唾弃屡屡帮助自己的恩人来。

(系统:赵阎王你骂谁,谁知道你别的技能一个劲的往上涨,偏偏男人最看中的技能却忽视了!你还是不是男人.........)

“军队撕杀的战场,我赵元忠无往而不胜,与疾病、女人抗争的战场,我也不会倒下。”夜深人静之时,赵广习练五禽戏结束,一身大汗的眺望长安乐原上高大的宫殿影子,立下豪言壮语。

这一回就按皇甫谧所说,好好的休养一番,等把荒废多年的4级养生之术往上提一提,至少先过了5级及格线,确保能生下继承人。

再往后,那就是每提一级,都是进步,等有一天提升到10级,也就是满级之后,他就能大杀四方,让四个女人在身下连连求饶。

不管是一对一,还是一对二,或者一对三,一对四,赵广都没有惧意。

中年男人的快乐,除了战场,还是战场。

大家都懂的。

汉大业五年(公元283年),元宵节。

赵广终于从华清池封禁地出来,经过大半年的休养,在皇甫谧的监督和药物调理下,赵广的身体固疾渐渐治愈,养生之术也从lv4升到了lv6。

跳级直接跃过了lv5的及格线,这让赵广颇为满意,得到皇甫谧惇惇教导的他,已经下定决心,为了以后的幸福,继续把系统给予的这一技能提升上去。

从华清池到长安,皇驾御辇车队一路行来,道上的人流量只增不减,让赵广对这段时间朝堂的治理很是认可。

有人来,就代表着繁荣,而经济的繁荣,也就意味着国力的强大。

这些年来,汉国国势日昌,前往长安求学、求官、求财、求女的人络绎不绝,堵塞了潼关道和褒斜道。

求学,这都能理解,汉国的太学就设在长安,进入最高等学府,也就相当于为出仕打下了基础。

求官,就是要入汉国上层重要人物,比如说辅政四大臣的眼睛,如果只是在偏远地方做官,就算做得再好,也难以被人发现。

求财,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起点,也是中原文明与西域文明的交汇地,长安的胡商聚集,在这里可以买卖许多中原看不到的稀有器物。

求女,朝堂重臣、重将这些年纷纷娶妻生子,如黄崇、马融、魏容、傅佥等跟着赵广转战的亲信,其家中妻妾会生养的,虽没有十个八个,三、四个子女总是有的,要是被哪一家权贵看中,那岂不是攀上高枝,飞黄腾达。

如此这般,抱着各种目的来到长安居住的人越来越多,以往是长安外城的灞桥,已经渐渐成为长安最为热闹的所在,这里处于水陆要冲,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路,人流涌动,拥挤不堪已是常态。

居长安,大不易。

十年休养生息,长安已经渐有盛唐气象,当年陈寿督建长安新城时,街市还显得非常的空旷,而现在长安人流如织,已是一派大都市的景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