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四百三十五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赵广与刘渊的最后大决战,整整持续了三个月之久。

其间,各方势力或观望,或警觉,但就是没有一个敢出手来救援刘渊,这其中的原因,很是耐人寻味。

这是大业元年最为引人注目的战事,相比汉晋在洛阳周围的小打小闹,更让四方群雄关心和关切。

原因无它,这是两个汉国皇帝之间的较量。

究竟是赵广这个汉人皇帝战胜刘渊这个匈奴皇帝,还是翻转过来,结果让人期待不已。

秦灭六国,秦与赵长平、邯郸大战,赵国多次向其余各国求援,但就是没人敢相救,最后还是靠信陵君窃兵符才算救了赵国,六国为什么不敢救赵,原因就是有血的教训在前。

秦军太强大了,他们不敢慑其锋芒,只能把头埋在沙土里,假作什么也看不见。

这些年,赵广和他麾下的汉军几乎百战百胜,尤其是赵广亲自统兵作战的大小战役,更是无一不胜,在晋、吴两国的官员、将领圈子里,隐隐的已经把赵广视为“当世白起”。

白起,战神和屠夫的混合体。

赵广,战神和阎王合而为一。

晋军、吴军不敢与赵广交锋,诸胡方面,这些年也一样被杀怕了,唯一一个还有勇力的胡将石勒,对刘渊又没有什么忠义之心。

在刘渊被杀的时候,距离白沟最近的胡人部队是已经渡过漳水的石勒所部,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五百里。

九月末,雍丘之战的余烟还没有散尽,石勒接到刘渊救援的命令,就敏锐的察觉到了形势不对,去救刘渊,对不住,咱没有那么高尚的情操。

在打着增援刘渊的旗号聚拢了部队之后,石勒和汲桑率军立即北上冲过黄河、白河、漳水,退守襄国一带。

襄国在历史上是后赵的都城,石勒这一群由杂胡、汉寇组成的超级杂牌军游击战能力出众,汉人的坞堡大一点的也就千人,小一点的只有百余人,面对多达上万的石勒军,实在没有抵抗的能力。

此一时,彼一时。

现在的襄国却是汉国的地盘,镇北将军傅佥驻守的常山郡真定距离襄国并不远,石勒现在的队伍数量看似多达二万余众,但真实的战斗力却是谁带谁清楚。

“什么,刘渊已经死了,汉军传首军前,这........这真是太好了?”石勒在襄国一处刚刚打下的小型坞堡前,听到汲桑来报刘渊身死的消息,禁不住拍着大腿叫唤起来。

“世龙,且噤声,大单于为国捐躯,其志可嘉,其勇可叹,我们不如打出为大单于复仇的口号,召集余众伺机壮大,再寻一地余图发展。”汲桑眼珠子一转,劝说道。

汲桑是汉人,最初在并州一带放牧,号称牧帅,其实就是牧马人。

随后,汲桑开始化身为盗寇,又兼职贩卖人丁,渐渐成为并州、冀州一带有名的人贩子。

从表面上来看,汲桑的主业是贩马、贩布,实际上是依靠掳掠的青壮、妇孺贩卖发财,其年纪比石勒要大了二十岁,流窜各地的经验相当丰富。

在与石勒一起投靠了刘渊之后,汲桑也效仿刘渊,给自己找了一个好祖宗,西汉直臣汲黯,也就是在汉武帝时期很有政绩的九卿之一。

可怜汲黯要是在九泉之下知晓,自己还有一个人贩子后代,不知道会不会从坟墓里跳出来,指着汲桑的鼻子怒骂。

在投奔了石勒之后,汲桑也是识趣,对自己的定位很明确,就是当石勒身边的智士。

石勒神情却有些灰暗,刘渊之死让他有些胆落:“这次退守冀州,我本想着在司隶打不过赵阎王,就到冀州发展,这里土地肥沃,民风膘悍,又是当年赵国故地,正是我们大显身手的好地方。但现在来看,赵广这厮借着是祖籍常山的便利,抢先一步占据了冀州,收了这一带的民心,我们还是晚了,你说赵阎王怎么就那么神算,一次次的抢在我们前面。”

石勒也是被赵广的提前落子给搞怕了。

他刚刚想到下一步,赵广已经落子在三步之外了,这仗还怎么打,这和当年天选之子光武帝刘秀有什么区别。

汲桑也是沉默了一阵,道:“世龙,这天下九州虽大,但能让我等容身的地方却是不多,司州、青州、徐州一带,俱是汉人占多数的地方,我们一旦南进,就会和刘渊一样,陷入被汉人围攻的困境,现在冀州又呆不住,依桑之见,我们能去的地方,或许只有幽州了。”

“前些年,我贩马到过范阳郡以北右北平、渔阳等地,那里与大草原接壤,又是昔日七雄之一燕国的疆土,汉胡杂居,民风勇烈,心向汉国的人并不是太多,我们只要振臂一呼,就能招募部众,假以时日,也能聚起一支不输于白马义从的劲骑。”

“唯一可虑的是,北方的鲜卑人正在崛起,要是他们的铁骑南下,我们这些步卒为主的部队,不是鲜卑骑兵的对手。”

汲桑通晓北地情况,给尚且年轻的石勒普及着这些在后世看来很浅显的知识,在三国时代,这些都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石勒想了一阵,终于咬了咬牙,道:“也罢,我们就去幽州,离赵阎王越远越好,让晋国的汉狗、吴国的汉狗,与他赵阎王先打一个你死我活,说不定等我们壮大起来,赵阎王已经败亡了。”

石勒一边自言自语着,一边心中希翼起来。

乱世争霸,名将被无名小卒所杀的战例举不胜举,按石勒对赵广这人的了解,像赵广这样喜欢冲杀在前、又极度自负的主将,总有一天会遭到不测,而到那时,他石勒的机会就来了。

毕竟,论年纪,赵广要大了石勒不少。

时间,在石勒这一边。

石勒此时还不知道,刚刚在白沟取了刘渊首级的赵广,并没有收兵回师的想法,相比和晋、吴汉人之间的内斗,赵广更关注石勒这个后赵残暴皇帝的死活。

“全军继续北上,追杀逃窜之胡骑,发现石勒旗号,速速回报。”

“命令平阳营,在范阳一带阻击逃窜之敌,告诉李矩,就算打光了整个平阳营,也不能放跑了石勒。”

赵广对击胡、杀胡的执着,让不曾见识过胡虏残暴的马融、张瑛等人有些不理解,相比而言,傅佥、祖逖、夏侯泽等久在北地的汉将则雀跃不已。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教员的这句名言,赵广始终铭记于心,相比傻子司马衷、暴徒孙皓,石勒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为危险的对手。

趁着石勒势力未成、羽翼未丰之机,早早的了结了这个羯胡的性命,才是汉国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

幽州南,范阳郡与渤海郡交界处,高阳郡,平阳营驻地。

十月下旬的时候,易水已经开始封冻,来自西北冰原的寒风就像刀一样,刮过平阳营将士的脸上,生生的疼痛。

李矩在祖逖的常山营南下之后,独立承担起了幽州一带的袭扰任务,平阳营也在这段时间,迎来了兵力暴增的契机。

祖逖用兵,和赵广一样,兵不精不用,常山营的战斗力已经直追汉军的七大主力营。

而李矩则不然,出身县丞的他,更熟悉活跃在北方的多支乞活军的情况,在他的联络和感召下,冀州北部和幽州一带的大大小小汉人武装,纷纷投奔李矩,这使得李矩的平阳营兵力达到了令人不敢想象的二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赵广的中军也不过三万人,而李矩一个新附的营头,就有中军的三分之二。

“矩用兵不如陛下,也不如祖士稚,要挡住北上的胡虏,唯有靠人数来堆砌,否则的话,阻敌的任务势难完成。”

面对参军祖纳、部将郭默的担忧,李矩概概而谈,心中豪情万丈,直舒胸意。

要是能够将石勒等惑乱中原的胡虏歼灭,他李矩就完成了心中所愿,至于说被人猜忌,那又有什么要紧。

天下若是太平,他李矩没有兵权,只当一个闲职县吏又有何妨。

汉军继续北上围追石勒,出人意料的没有先转头灭晋、灭吴,句安领导的博闻司将这一动向广为宣讲后,让天下汉人士子议论纷纷。

有民族情结强烈的汉人有识之士,对赵广顾大义舍小利的行为大加赞许。

而随着汉国博闻司将一桩桩、一件件胡虏残害汉人的事件揭露出来,北上的汉军,还有赵广的一言一行,更是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唯心中有大义,方能统一宇内,振我华夏。赵广汉人之英雄也,汝等好自为知,不可自误。”在江东的建业,已经在病榻上躺了一年多的陆抗,在临终之前,当着陆晏、陆景、陆机等人的面,说出了心中真实的想法。

吴国最后的擎天柱倒了下去。

不过,陆抗是带着微笑阖上眼睛的,他没有遗憾,为了吴国,他已经尽了全力,至于以后天下归属,陆抗已经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