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三百九十一章 黑虎掏心取常山

在赵广的坚持下,汉军分成九路北上,再加上傅佥这一支从并州出发的偏师,整整十路人马,让刘渊防不胜防,堵无可堵。

其实,一心想要杀死赵广的刘渊等人并不知道,在后世有一位常公,犯的错误和他一样,只顾着围杀敌方首领,却忽略了其他方向的敌人正在快速壮大,等到他反应过来,一切皆已太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老人家的这句名言,深嵌在每一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中国人心中,赵广自然也不例外。

来到三国魏晋这个时代,赵广的用兵策略从整体来看,就没有离开过老人家的影子。

从蜀中北伐关中,与长征是何其相似。

从关中向西经营凉州、向东攻略河东、并州,都有延安根据地的痕迹存在。

等到拿下洛阳之后,不管是东攻开封,还是北上幽冀,都有抗战时八路军深入敌后,开辟根据地的意思在里面。

羊祜、杜预等人虽然是魏晋的名将,但像赵广这种冒着极大风险,将自已置身于危险之中的战法,是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井径关。

刘宏、刘景已经乱了阵脚。

为了堵截傅佥,他们放松了对正定一带的防御,这使得这一支留守后方的赵军由包围别人,变成了被包围的状态。

指望刘渊从邯郸来援,时间上已经来不及。

而且,刘渊所部被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几次,将卒已经筋疲力尽,要是再急速来援井径,那不是增援,而是送死。

估摸着,刘渊还不至于这样昏馈,所以,刘宏、刘景指望不到什么援兵。

怎么办?

一番商议仍无结果,两个胡将只能用笨办法,一人堵一头,刘宏堵赵广,刘景堵傅佥。

再坚守一阵吧,等刘渊缓过气来,或者慕容鲜卑、宇文鲜卑的索头大人良心发现,带着本部族的勇士前来解围。

三月八日至十二日。

赵广与傅佥在井径关一带与刘景、刘宏的胡骑连番混战。

若是被两支汉军会师,那有井径直通太原郡、上党郡,赵广这支深入敌后的孤军就不再孤独,他们不仅有傅佥、寇林等并肩作战的友军,还有并州这个可以依靠的大后方。

看到胜利在望,傅佥全军上下也再一次的鼓起了斗志。

”今日一战,我傅佥把丑话说在前头,哪一个敢畏战后退,立斩!“

”哪一个先登关隘,我向大将军保荐,都伯以上,军侯以下,升裨将军,裨将以上,升偏将军!“

傅佥杀气腾腾,一双虎目炯炯,瞪视着手底下的这群悍将。

汉军这些年急速扩张,一个又一个年轻将领冒出来,相比而言,傅佥作为蜀汉军中曾与赵广齐名的双璧,则要沉寂了许多。

在一些不熟悉赵广和傅佥关系的有心人看来,傅佥这样资历深厚,又得到部下拥护的将领,是赵广最大的威胁,总有一天会遭到清算。

因为这一层猜忌,傅佥这些年吃的暗亏不少,连带着他的部下也跟着受气。

这一回,傅佥独领一军出征,总算是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他要好好的让那些投机取巧的小人看一看,当年的双璧是如何的合作无间,所向无敌。

在得知赵广已经占领正定后,傅佥发了狠,为了突破井径,直接派出了身边最为得力的汉中营旧部,这些老卒跟着他在阳平关征战过,后来又跟着到汉中、到关中,再到北地、太原,用身经百战来形容也不为过。

要不是傅佥的身边需要人手,这些老卒放出去到地方,最起码也是队率之职,这样一支由军官组成的敢死队冲锋,胡虏终于崩溃了。

刘景见势不妙,带着还剩下不到二千人的胡骑夺路狂奔,幸运的是傅佥此次出兵,步卒占了大多数,速度上比不了一人三马的胡骑,这才让刘景逃出了生天。

刘宏的运气没有刘景好,赵广麾下的薛季、张瑛、柳初三将自北上以来,仅有薛季在攻打正定时捞到了一点小功劳,其余两人就是陪跑角色,这让渴望立功的张、柳二将心中焦虑。

这一回,包围了刘宏的六千步骑,张瑛、柳初哪里还会放虎归山,无当营和汉中营两部一顿猛冲猛打,仅一个时辰不到,就将刘宏部打得四散逃窜。

倒霉的刘宏在一开始,就被张瑛给盯上了。

无当营发扬英勇无畏的气概,将刘宏死死的拖在战场中央位置,等到张瑛到达撕杀战场时,刘宏已经摇摇晃晃,只剩下了寥寥三、五个亲兵。

接下来没什么可说的。

一顿箭雨过去,刘宏很快就被射成了一个人形刺猬。

单挑?

刘宏在临死之前,倒是有这个愿望。

但他碰上的是张瑛,而不是薛季。

张瑛用兵不同于张护雄,可能是出仕文官的缘故,让他考虑问题时总是先虑败后虑胜,只有在稳妥的情况下,才会亮出杀招。

刘宏就这样不甘心的死了。

很憋屈。

两刘的万五胡汉步骑,在赵广和傅佥的雷霆打击下,战场被杀的有三千余人,放下武器投降的达到了万人,剩下的二千人则逃遁不知去向。

这些残兵已经不成建制,就算分散逃窜,也难以在广阔的常山郡一带存活,各处坞堡的汉人士族武装早就想复仇了。

以前他们是不敢,现在赵广来了,还将胡虏杀得大败,他们还有什么不敢的。

汉军大胜的消息迅速传扬开来,各地汉人纷纷响应,一时间杀胡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至三月十五日,常山郡主要的县城,已经悉数光复,城头再一次树立了大汉的旗帜。

常山重归汉国,意义非同寻常。

冀州所辖诸郡之中,常山郡处于中间偏西位置,在它的北面,是中山国、东面是巨鹿、安平、渤海、清河诸郡,南面是赵国、魏郡。

汉军占领常山,从军事层面上来讲,就是将位于赵国邯郸、魏郡邺城以及河内郡的刘渊军主力,与幽州、渤海一带活动的慕容、宇文两部鲜卑给割裂了开来。

刘渊现在要么撤退回师幽州,要么依托坚城死守,反正两个选择的结果,都不是很美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