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三百五十七章 阵杀慕容吐谷浑

慕容吐谷浑居然不怕死,主动找上门来,让胡渊狂喜万分。

“四妹,你且压阵,看世元哥哥斩杀敌酋首级?”胡渊眼睛瞪着慕容鲜卑的王旗,对着身畔顶盔贯甲的胡芳说道。

胡芳排行第四,是胡渊的堂妹,这一次游说胡渊归汉,胡芳也是出了大力。

“世元哥哥,安定胡氏,后继无人,你可不能负了鹞鸱之名呐!”胡芳娇嗔一声道。俏脸因激动而泛着红晕,乌溜溜的眼睛微微眯起,紧盯向着越来越近的鲜卑胡骑。

胡芳本就生得极是美貌,要不然的话,也不会被纳入宫中。

而更让人惊异的是,她这一身戎装打扮,正好符合了男子对心目中女子的无限想象,美人在旁,胡渊所部将卒一个个如打了鸡血一般。

鹞鸱,天空中疾飞的一种鹰。

胡渊额头青筋暴起,这个绰号曾经带给他荣耀,也让他压力倍增。

尤其是当年与秃发乌丸的一场追逐战,他轻敌中伏,不想竟搭上了老爹胡烈的性命,这让胡渊心中始终有一根刺扎着。

在曹魏一朝,安定胡氏是先后涌现出了胡遵、胡奋、胡烈三员大将,为魏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如今,胡遵年老逝去,胡烈在讨伐秃发鲜卑时战死,唯胡奋一人归了汉国苦苦支撑。

年轻一辈中,胡渊正当壮年,却因征蜀之时在酒泉闲居,这对于想要在汉国谋求壮大发展的安定胡氏来说,是极大的人才浪费。

“儿郎们,杀胡!”胡渊暴喝一声,被堂妹瞧不起,这羞辱如何能忍得。

胡渊双腿一挟马腹,战马打了个响鼻,缓缓放开四蹄开始小跑,在他身后,二千余汉军骑兵亦步亦趋。

马蹄声由缓到促,在喊杀之声震耳欲聋时,战马已经开始全速冲刺,朔风吹荡起胡渊身后的大红披风,猎猎作响。

“鼓槌,拿鼓槌来!”胡芳娇喝一声,伸手从鼓手处抢过槌棒,用力的敲击了下去。

“咚咚咚!”

战鼓激昂响起。

汉军骑卒被这一阵急促的鼓声催促,心中战意更加的激荡,“杀胡、杀胡”的叫喊声更是响彻了黄河两岸。

胡渊这一部汉骑反杀过来,让慕容吐谷浑神情有些慌张,不过,很快他就回过神来,这不是瞻前顾后的时候,只有击破对面的汉军,他的部落才有活路。

骑兵与骑兵的一场对冲!

比拼的除了个人的勇武外,还有甲具、兵器、战马等方方面面的优劣,胡渊这一部汉骑皆是百战老卒,有些还是曹魏在时的骑兵,他们打老了仗,本来并不想打这种拼消耗的恶战,但这一次,为了回归汉国,他们不得不拼命。

汉国的疆域越来越大,这些老魏卒的家乡亲人,也渐渐的成为了汉国的子民,而他们这些流落在河西的遗卒,日思夜想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回归故乡。

但是,寸功未立,像一个打了败仗的溃卒一样回去,这些心高气傲的老卒是绝对不干的。

这一场歼灭慕容吐谷浑部落的战役,就是他们回归家乡的投名状。

两支骑兵很快就绞杀在一起,慕容吐谷浑甫一接战,就发现他上了汉军一个大当。

鲜卑骑兵的战马经过长时间的奔跑后,渐渐的失去了冲击力,即便是换乘了备用马之后,速度上也还是提不起来。

这种情况的出现,最大的可能就是慕容鲜卑部众的战斗意志在减弱,他们对这一场远离了老巢进行的战事信心不足。

仅仅一个对冲,慕容部落就有无数人从马上掉了下去。

幸好的是,单比人数的话,还是慕容吐谷浑这边人多。

不过,慕容吐谷浑庆幸的有点早,他忘了堵截的汉军并不只有胡渊一部,李流、李痒见胡渊率先杀出,心中早就不耐。

“四弟,你带着人从右侧冲上去,击溃右侧的胡骑,我从左侧攻过去,然后在胡虏王旗下会师!”李痒看了一眼李流,沉声喝道。

“好,三哥,我们氐部勇士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李流兴奋的大叫一声,挥动手中长刀催马上前。

慕容吐谷浑左冲右杀,艰难的向前挺进,好几次,连他都要挥刀上阵,才始能稍稍的前进一小步,而且,让慕容吐谷浑绝望的是,他身边的勇士越来越少了。

“胡虏,授死!”

一声叫喝从慕容吐谷浑耳边响起,他就觉得后腰处一阵剧痛,待回头看了一眼,发现一员全身已经杀得血淋淋的汉将正瞪视着自已。

剧痛再次袭来。

慕容吐谷浑低头看去,只见汉将手中的短戟已经深深刺入自己的身体里,随着戟尖的抖动,腹中就象被锯子在拉扯一般。

“啊!”

“杀汝者,胡渊也。”汉将轻喝一声,猛的拔出短戟,立时鲜血喷涌而出。

慕容吐谷浑身体一个摇晃,不甘心的从马上栽了下去,再无声息。

在郭统、胡渊、李流李痒的合围下,慕容鲜卑部落吐谷浑一部三万不到部众,被绞杀在了黄河岸边,被当场斩杀者多达七千余众,有近二万人投降,从战场上幸运冲出去的不到三千人。

汉军在西线大获全胜,一举解决了两线作战的隐忧。

慕容部落的这些部众,都是年轻力壮的上好俘虏,押送到大汉矿业的话,正好可以弥补矿工人力上的不足。

贞观二年,就在汉军大胜的捷报中过去。

两年来,汉国依仗雄厚的国力,不间断的对各部将卒进行实战轮训,作战的对象就是慕容吐谷浑部落这样的对手。

难度不大,又能获得实战经验,瞧见胡渊立下大功,汉军诸将也个个眼红不已。

晋国一方,司马炎得益于诸胡帮着自己转移了焦点,开始大力屯田起来,井田制在晋国被快速推广,抛荒的田地也被开垦种上粮秣,一时间,晋国开始呈现出太康之治的迹象来。

吴国一方,孙皓在陆抗的建言下,也有了些振作的迹象,吴国水军开始编练新军,重新组建新的水师船队。

贞观三年,四月上。

经过长达近三年的准备,赵广下令在河内地的洛阳、河东郡的安邑一带聚集将卒,准备伐晋大计,按参军司的部署,汉国将出动多达十万的大军用于此次战事。

汉、晋之间最后的大决战即将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