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三百四十九章 四面都是敌人

没有经历挫折,不知世道深浅。

被赵广狠狠的教训了一番后,孙皓终于老实了。

在丁固的提议下,吴国对山越的政策改剿为抚,如彭旦、祖和、尤虎等宗帅在丁固的游说下,纷纷带着宗族下山接受吴国的任命。

山越宗帅们乌鸡变凤凰,从被吴军驱赶的盗贼,一下变成吴国的将军,彭泽附近肥沃的田地也被划到了宗帅们的治下。

为了保全这一份新得的宗族基业,彭旦等人纷纷向孙皓、丁固表示,他们要率宗族中的勇士,与来犯的汉军作殊死的拼杀。

收编山越兵暂时缓解了吴军大败后兵力微弱的难题,而要想守住柴桑,孙皓还需要一员能够挡得住赵广疯狂进攻的统帅。

在诸葛靓、吾彦、沈莹等吴将接二连三的投降映衬下,孙皓痛定思痛,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陆抗身上。

“唯陆幼节不会负朕。”当着张悌、丁固、胡冲等臣属的面,孙皓掩面长叹息道。

当年,汉吴夷陵大战,陆逊火烧连营,让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大败而归,蜀军将士死伤惨重,这个死结就算后面吴蜀联盟也没完全解开。

孙皓的祖父,孙权这个吴国大帝之所以将荆州牧、镇西大将军的职位放心交给陆逊、陆抗父子,就是看中了谁都有可能叛变,唯陆家之人不会投蜀。

忠诚比什么都重要。

在此时的孙皓看来,其他人都不怎么可靠,都有可能卖了他,争相向势大的赵广去求荣。

只有陆抗不会这样,陆家与蜀汉仇深似海。

在孙皓的连续命令下,陆抗也是抱病从交州返回江东,一路之上为缩短时间,陆抗乘船从海上回返,交趾军主力则由陆晏、陆机等人率领,从交州沿赣水向柴桑方向增援。

武昌。

在赵广的主持下,一场关系到汉国对吴整体战略的军议刚刚结束。

汉军连续战胜水军力量第一的吴军,这给了军中将领很大的自信,尤其是罗尚、文武等年轻将领,更是一力谏言迅速出兵东征。

“大将军,攻取建业,灭亡吴国正当其时。孙皓众叛亲离,朝中无有能人,吴军实力大衰,在我强大的水军面前,已无反抗之力,末将建议,立即挥师东进,扫平江东诸郡。”

“大将军,征讨东吴,末将请缨为先锋!”

“大将军,末将.........。”

周处、诸葛靓等汉军诸将的脸上,一个个欣喜加兴奋,打仗对于他们来说,是军功,是荣耀,是惠及子孙后代的实惠,不打仗,他们这些将领就只能在平淡中渐渐老去,李广易老的悲剧,发生在谁身上都不好受。

与将领们相比,参军司这边势单力弱,李遗虽然资格够老,但投奔赵广的时间不算长,还镇不住周处等人,幸好的是,南参军司真正的大佬,侍中李球正在从巴蜀赶来,不出三日就能到达武昌。

“都静一静,是否东征,来日再议,今日要告知诸位一个最新的军情,晋国大将军,大司马,太尉,都督扬州诸军事陈骞已经领二万晋兵到了皖城,就在柴桑的对面寻阳驻扎。”

李遗见众将求战**强烈,不得已抛出晋军进驻庐州的情报,他这一番话说出,诸葛靓的脸色立即难看起来。

“大将军,陈骞此人可不一般,当年在曹魏为官时,陈休渊就是军中宿将,为人极是狡诈,吾父在淮南时,就被此人骗了才使得兵败。尤其是在投晋之后,其与石苞一起久镇扬州,就是丁奉也没能占到陈骞什么便宜。”

诸葛靓心生怯意,当年诸葛诞起兵反晋,没想到遇上陈骞这等对手,诸葛诞轻信其言,结果阖家被砍了头颅,诸葛靓虽然很想报仇,但现在他更希望自己在汉国这条大船上,站得稳,行得远,不想白白枉送了性命。

“好了,诸葛将军的话,你们都听到了,还有哪个想要进攻吴国的,且先拿出一个击败陈骞的方略出来。”

赵广摆了摆手,借着诸葛靓的话头,结束了这场是否继续讨吴的军议,罗尚、文武等人心中虽然不甘,但却只能面面相觑,再无言话。

冲锋陷阵,他们可以搏命,出谋划策,他们这几个哪是这块料。

赵广没有立即决策是否讨吴,除了晋、吴已经在柴桑、皖城、寻阳一线联合布防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在等李球的到来。

这一次荆州二次战役,不知详情的人看到的是汉军沿江东进,连克江陵、夏口、石阳、武昌诸城,风头一时无量。

但在赵广和李球的眼里,则是另外的一番见解。

李球是江油关投奔赵广的第一批元从后人,在马融没有出采之前,是赵广麾下参军司的实际掌控者,也相当于谋主的角色。

因身体无恙,李球在汉国定都长安后渐渐从朝堂淡出,但这并不表示李球在赵广心中的地位下降,相反,在此次处理吴国交趾军进攻夜郎事件时,李球被赵广直接委以了重任,整个巴蜀的全部力量都由李球一言而决。

这一份器重,让李球对赵广感激万分。

十月二日。

李球终于从遥远的成都赶到武昌,陆抗兵退夜郎,让勉力支撑的李球长出了一口气,也让他能够腾出时间来荆州与赵广会面一趟。

“大将军,属下有一言相告,只不知当讲不当讲?”甫一见赵广的面,李球面露犹豫,支唔着问道。

“仲和,有话只管讲当面,我来猜一猜,你是不是要谏言,这荆州战事要告一段落,先稳一稳再东进?”赵广轻笑一声,看了一眼李球,问道。

“大将军,你也看出我大汉现存的问题了?”李球一怔,哑然道,他本来还想着怎么劝说赵广,现在话未开口就被识破,让他心中顿有士为知已者死的感动。

赵广淡淡摆手道:“仲和,其实你不说我也清楚,虽然朝堂上、军中的年轻人都在叫嚷着要大军东进,一举扫平吴国,但此次汉国连续与魏国、吴国交锋,时间长达一年之久,国内的支持估计也快到极限了吧。”

稍顿了一下,赵广轻抿了口茶水,道:“不讲他地,就说蜀中,青壮不是被征募到了军中,就是担当运输的辅兵,耕种的劳力多是老弱,这些情况在奏报上都有说明,我在夏口、公安两地时就看过了,也正因如此,打孙皓之时,我才会大力简拔诸葛靓等降将为先锋,不然的话,单靠我们手里的二万将卒,就算有水泥船的加成,也难以一战而胜吴国水军。”

李球听到赵广分析得透彻,也感叹一声道:“大将军,不只是蜀中,南中的情况,其实也很不乐观,夜郎一带吴军虽然退了,但在永昌郡、建兴郡的诸蛮还需要安抚,另外,阴平、陇上、西海一带,白马羌杨部发展得不顺利,慕容鲜卑吐谷浑部已经在西海站稳了脚跟,他们与烧当羌姚弋伯部残余势力结成联盟,正在从西海向陇上渗透..........。”

与汉军其余诸将不同,李球这段时间长居巴蜀、陇上,对汉国的民生更加的关注和敏感。

慕容鲜卑、烧当羌,李球提到的这两个部落名字,还有慕容氏、姚氏这两个姓氏,让赵广心中立时警惕起来。

五胡十六国时期,慕容家族名将辈出、姚氏也是一样,慕容氏燕国、姚氏后秦都是雄起一时的割据政权,虽然慕容垂、姚襄、姚苌等名将还未出生,但谁又能料到,这两个家族中会不会有历史上没有记载,但却是很厉害的人物横空出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