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三百三十八章 诸葛靓要投汉

诸葛绪轻舟过江,报上名刺。

汉、吴之间两军对峙,民间的来往倒未曾中断,于汉国来说,保持往来有利于刺探江陵城中的情况,于吴国来说,江陵孤城一座,粮秣什么的虽然可以维持,但其他的一些东西,还需要商贾运送进城。

江陵守军听到是琅琊郡诸葛家族来人,又是诸葛靓的族叔,不敢怠慢,速向诸葛靓禀报。

诸葛靓见是诸葛绪的名刺,心中已是明了了几分,这位族叔他幼时倒是见过一面,那时诸葛绪还在泰山太守任上,而自家的父亲诸葛诞官至曹魏的扬州都督、镇东将军。

随后发生的事情,是诸葛靓不想回首的痛苦往事,诸葛诞起兵被杀,诸葛诞一脉百余口皆被司马昭所杀,仅有诸葛靓一人逃往东吴保全了性命。

用一个词来形容诸葛靓对司马家的感受:仇深似海。

若诸葛绪还是晋国的将领或官员,诸葛靓见都不想见这位族叔一面,当年征讨诸葛诞的各路兵马中,就有泰山郡的兵卒。

但如今,诸葛绪投了汉国。

并且借着孙女诸葛婉的“东风”,傍上了大将军赵广,官职也升到了汉国的卫尉,这个职务虽然没什么实权,但妥妥的是汉国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开水城门,请汉使诸葛绪入城一叙!”诸葛靓吩咐一声后,即换上吴国镇西将军的朝服,等在署阁中。

不管诸葛绪辈份多高,现在是汉、吴两国交战之际,诸葛靓要是到城门中迎接的话,被城中的监军孙虔听到,那就不妙了。

孙虔,孙皓的二儿子,吴国的二皇子,很悲催的身份。

孙皓虽然残暴,但也不是无脑,就算对诸葛靓再是信任,他也不可能完全的放权,孙虔的身份,当监军真是合适。

至于说危险,那又算得了什么,如果孙瑾不死的话,孙虔没什么希望继承皇位。

更何况,孙皓的儿子多达十余个,死掉一个根本不打紧。

在迎娶美人、多子多孙这个方面,司马炎、孙皓、刘禅三位皇帝倒是有共同的爱好和取向。

诸葛绪从水门进江陵城,一路之上,见到的不是欣欣向荣的昔日繁华江陵,而是面有菜色、神情麻木的江陵百姓。

两军交战,苦的是百姓。

江陵在汉军重压下,已是一座危城。

孤城苦守,吴军的军心斗志都已降到了平均线以下,只需要轻轻点一下火,就能让其迅速的成为火光之城。

到了阁署内,诸葛靓早早的等在那里,在外他可以不迎接,在内则有家族的辈份在,诸葛靓要是不想被族中长者指谪,那还得来接诸葛绪一下。

“仲思,你孤身在江东,辛苦了!”诸葛绪一落座,没有说其他的,只是对诸葛靓一个人在吴国打拼表示了理解。

诸葛家族在东吴曾经很强大,有诸葛瑾、诸葛恪把持吴国朝堂,可谓风光一时,但这一切,都随着诸葛恪被族诛,而成为了一段惨痛不忍回想的历史。

诸葛靓神情一黯,感叹道:“绪叔,这过往的事,就不说了。好在吴主对我还是信任,命我为江陵督,镇守重城。”

诸葛绪轻笑了一声,道:“仲思,这临危之际,让你来守江陵,可不是重用,而是孙皓无奈的选择罢了,这其中的道理,你稍稍一想就能明白.........。”

“这一次,绪叔前来江陵,只为一事,受汉国大将军赵广所托,游说你献城归附大汉,你的侄女婉儿现在是赵广的夫人,诸葛家族在汉国的发展你也知晓,一切就是百废待兴,蒸蒸日上,但缺的就是仲思你这样的人才。”

诸葛绪人老成精,见诸葛靓脸上犹豫,遂趁热打铁劝说起来。

相比人才辈出的太原王氏、郭氏,还有关中的苏氏、杜氏、韦氏等家族,诸葛家族虽然靠着分别投资让世人记住了诸葛氏的名头。

但也正是因为投资太过分散,使得族中人才损失惨重,到了晋末五胡十六国时期,诸葛氏已经没落到靠嫁女来维持地位的地步了。

诸葛绪这一支,本来就是旁支,儿子诸葛冲还在山东琅琊老家,孙子诸葛诠、诸葛冲,一个属于表面光,能力有一点,但要他担当大任是不可能的,另一个还是七、八岁的小儿,如今正在长安束发读书。

遍数诸葛家当龄的人才,也就吴国这边诸葛靓能文能武,可以和诸葛尚相提并论。

“绪叔,这江陵城中,靓虽是主将,但接收时日太短,还不能完全掌握诸军,是否能再容我些日子,待我.........。”

诸葛靓颇为为难的说道。

对于归附汉国,其实他并没有多少抵触心理,吴国于他这个从北方过来的侨民来说,不过是暂居之地,只要不投晋国,诸葛靓哪里都可以去。

张咸原先的部下,都是世居在荆州和江东的百姓,虽然近年来,赵广率领的新汉在北方连战连捷,还占领了长安、洛阳,但在荆州这边,其影响力并不是很大。

施绩、陆抗在民众宣传上面很有一套,陆抗若是在江陵,诸葛靓的小心思根本翻不出什么大浪,好在这一次连张咸都已过世,区区一个孙虔,诸葛靓觉得他还应付得过来。

“仲思,夜长梦多,大将军就驻节在对岸的公安,现在若是归汉,那意义和夏口战事结果出来后可大不一样。”

诸葛绪语重心长的劝说道。

诸葛靓想了又想,好一会终算咬了咬牙,点头道:“绪叔,那就再辛苦你一趟,与大将军回禀,就说我诸葛靓愿归了汉国,但要有个条件,他日灭了晋国,吾父之仇,吾族中上百人被冤杀之仇,一定要报。”

诸葛靓眸子里怒火充炽,这些日子来,支撑他孤身一人在吴国战斗下去的动力,就是灭了晋国,为全家上下报仇雪恨。

诸葛绪点点头,道:“这个不用仲思你说,司马家的人,谁杀得最多,就是赵大将军杀的多,什么司马望、司马孚、司马伦,遇上大将军,都没有好下场。”

一番游说之后,诸葛靓也就不再假作坚持,他也看清楚了,这汉、晋、吴三国之中,吴国不仅实力最弱,而且国主孙皓还残暴不仁,无明君之象,早晚都要被亡了国。

相反,倒是汉国这边,虽然只有一个象征性的小皇帝,但架不住有赵广这个猛人。

这些年来,赵广拳打脚踢,不管是晋国也好,还是胡虏也好,碰到赵广之后,都是落荒而逃,不复再有猖狂之态,这样的一个英雄人物,他诸葛靓不投更待何时。

更何况,诸葛绪说的很对,等到夏口之战分出胜负,那他诸葛靓再归附,可就不是主动归汉,而是无奈投降了。

诸葛绪、诸葛靓两人一番商议,又对献城的细节制定了应急措施。

比如:孙虔这个监军手底下,还有二千余将卒,这些吴军兵卒虽然战斗力不怎么样,但由于家眷均是孙家的家奴,这些兵卒对孙虔忠心的很。

要解决这二千吴兵,靠诸葛靓收拢来的兵卒肯定不行,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汉军出兵江陵,包围孙虔,歼灭这一股顽抗势力。

诸葛绪急急又从水寨门遁出,轻舟向南,朝着公安城方向驶去。

江陵城若是能拿下,汉国在荆州的疆域就能大范围的向东拓展,吴国势力则会急剧萎缩,长沙等荆南四郡孤悬于外,也不可能保住,同时,吴国的交州有被汉军在陆路斩断退路的危险。

陆抗率交趾军西征南中、巴蜀,在荆州为吴国所有时,确实是一步好棋,但当荆州属汉时,陆抗这支吴军就成了没有后路可以依靠的孤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