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孙十万的伤心地

赵广一路顺汉水而下,以破竹之势连破吴国的当阳、汉津等数道关隘,并于四月十三日到达夏口一带。

孙慎不战而逃,汉军一鼓作气拿下夏口后,赵广立即以夏口为根基,命令正在东进的罗宪军遣一部围困江陵,汉军水军主力继续向下游急进,两军会师于夏口,为总攻武昌作准备。

有汉水(古称沔水)提供补给,江陵的重要性已经大大削弱,不过,汉军要想占领吴国的武昌,石阳这个钉子必须要拔掉,不然的话,汉军再往东去,石阳就是卡在咽喉处的鱼刺。

吴国的荆州防线。

共分为两个三角形的防御体系,大三角即江陵、长沙、武昌三座重要城池;小三角即夏口、沙羡、石阳三座位于长江与汉水之间的堡垒三城。

其中:夏口、沙羡的位置,相当于今时的武汉的江夏区、武昌区一带,而石阳城则在北岸,接近了汉口的蛇山附近。

石阳这个地方,出名还和孙权有关,大名鼎鼎的孙十万绰号,一多半是从石阳而来。

有史记载:权闻魏文帝崩,征江夏,围石阳,不克而还。

孙权以五万众自围聘于石阳,甚急。聘坚守不动,权住二十余日乃解去。

历史上文聘在衙阁内睡觉,一觉醒看竟然吓退孙权大军的典故,就出自于石阳城。

司马炎晋代魏之后,吴主孙亮趁晋国被赵广大军攻打之机,遣了宗室孙秀一举拿下石阳,并遣了鲁肃之子鲁淑为左部督,即作为孙秀的副将守卫石阳。

这个孙秀是孙权的侄孙,和解池之战中被杀的那位,只是同名,并不是同一个人。

孙亮的这一部署本来甚好,孙秀、鲁淑的搭配也没问题,可惜孙亮没过多久就病死,孙皓即位,这位仁兄对有可能染指皇帝位置的孙家子弟甚是妒惮,尤其是孙秀这等拥兵在外的宗室,更是孙皓的眼中钉、肉中刺。

孙秀没有办法,最后只得带着私兵部曲逃到晋国,后来还因祸得福,得到司马炎的重用。

孙秀叛逃,照理说是鲁淑按顺序上位,但实际情况又不一样,孙皓觉得鲁淑这人和孙秀搭档了时间太长,说不定已经被孙秀拉拢了,必须找一个可靠的人来制衡鲁淑。

于是乎,孙慎这个窝囊废就成了夏口的右部督,官职虽然在鲁淑之下,实权却比鲁淑要大的多。

鲁淑在被孙慎排挤之后,率本部二千将卒守在石阳,看中的就是石阳的位置极为重要。

这里汇聚了云梦泽的汉水(沔水)、滠水众河流,是水口所在,多条水道交汇,商贸也甚是发达,汉军缺少得力的水师的话,想要攻取石阳甚是困难。

孙皓发了疯要和赵广决战!

这一决策刚一作出,就被在吴国人脉极广的汉国太仆蒋显探知,赵广从飞舸快报中得悉此讯,禁不住大喜过望。

见过千方百计渴望求活的,没见过主动凑上来找死的。

历史上诸多的学者,比对司马炎、刘禅、孙皓三人,统一的评价就是孙皓排最末,虽然刘禅的蜀汉早亡,但那是因为蜀汉本身的国力最为弱小,加上晋国当时首选的进攻方向是蜀汉,而不是江东的吴国政权。

夏口。

赵广驻军于孙慎辛苦修造的青石围城内,汉军的明黄旗已经取代了吴国的紫红旗,在夏口水寨的埠渡处,一艘又一艘的汉军战舰正在飞快的来回,将一个又一个汉军南征将领带到夏口城中。

汉左将军罗宪的座舰从宽阔的云梦泽江面上驶来,随同他一同到达的,还有已经升任水军前军裨将的罗尚。

罗宪大踏步从一艘艨艟战舰上跳下,身体雄壮矫健,他的须发已经有些花白,显出其真实的年龄已在五十开外。

”夏口,哈哈,想不到我罗令则有生之年,还能踏上江东的土地。“罗宪重重的跺了跺脚,测量了下夏口埠头的夯土寨基是否结实。

罗宪久镇永安,与吴军中有名的战将,如施绩、盛曼、陆抗、吾彦等人多有交锋,以往由于兵力单薄,罗宪只能凭籍着长江三峡的风险苦守,其中左支右绌的艰难,唯经历者方才能知晓。

“叔父,这次攻打武昌,小侄有意担当先锋,大将军面前,还请叔父多多举荐。”罗尚跟在罗宪的后面,一脸憧憬的请求道。

罗宪哼了一声,稍一点头,道:“阿尚,你不知道大将军的为人吗?军中之事,有能者上,无能者下,你要是能胜得了其他人,不用为叔去说,这先锋就是你的?”

罗宪话说的很重,不过,瞧他的神情,对罗尚这个侄子还是比较满意的,相比已经渐渐转为文职的罗袭,罗尚在指挥能力方面更有发展前途,罗宪也把罗家振兴的希望,放在了罗尚的身上。

罗宪、罗尚走进夏口督府议事厅的时候,其余汉军诸将已经等在那里。

赵广瞧见罗宪进来,连忙招手道:“左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不过,接下来战情紧急,我们还松懈不得,根据南参军司的回报,孙皓在武昌尽起水陆之师二万余众,楼船七艘,艨艟走舸等各类战船大小五百余艘,正朝夏口方向而来........。”

“七艘楼船,这一次吴军水师算是倾巢出动了,要打楼船,仅凭我军的中型战舰,怕是撞不动吴军的大船。”罗宪倒吸了一口凉气,脸色凝重起来。

“大将军,我军一路东进,势若破竹,吴军战船虽然高大,但将卒瘦弱无力,在文某看来,所谓的水军精兵,俱是土鸡瓦狗,不值一提。”罗宪话音方落,汉军中一员骁将即站了出来,昂然挺胸大声说道。

赵广寻声看去,却是魏国的降将文武。

文武是文聘的孙子,家族久在江夏郡,也就是石阳城的北面,与许综等北地将领不同,文家部曲兵对水战也是熟谙的很,并不比吴军弱了多少。

这一次兵进武昌,赵广也是人尽其才,直接任命文武为先登将领,文武甫一归顺就被重用,斗志立时飚升到了顶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