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二百六十二章 江东又出乱子了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赵广成婚之后,难得觅到了休息的时光。

这让他有时间携美出行,好好的沿着汉国的疆土巡视了一圈,从关中的渭水青青,到凉州的铁马苍劲,再到蜀地的乡音故语,一路行来,都让赵广渐有回到穿越之前的恍然。

“夫君,前面就是剑门关,我们去祭扫一下廖将军吧!”

“夫君,离成都还有多远,我还没去过成都呐!”

诸葛婉一路叽叽喳喳,开心的说个不停。

初为新妇的羞耻在她脸上洋漾,她着实没有想到,自己在嫁给了赵广之后,还能有出门游山玩水、走遍汉国的机会。

定都长安第五个年头后,汉国的内政各项事务已经走上正轨,朝中这些年的运转,有文武大臣们操持,基本不费赵广什么心思。

这种情况也是正常,因为赵广这些年来基本就是带兵在外征战,偶尔的回转也只是为了募集更多的粮秣、辎重,为战事提供保障。

真正治理国家内政的官员,干具体事务的反而是黄崇、苏愉、诸葛绪及杜轸、范元等一班年轻官员,他们有治政经验的积累,又无紧急战事的拖累,规划发展的劲头十分的足。

最近,汉国在军事上确实没有大的战事,向外扩张上,赵广一时也找不到好的方向,关东的襄阳、宛城、洛阳一带,晋魏之间的争斗已经越演越烈。

曹昙派来救援的使者一拔接着一拔,赵广并不为之所动,汉军躲在黄河以北,看看好戏就很好,不必硬插进去惹一身骚。

魏军在宛城一带无法速胜之后,又将战火烧到了豫州许昌一带,许昌政治地位很高,属魏国五都之一,曹昙有意占领许昌之后,正式定都于此。

在孙皓的支持下,曹昙的实力膨胀的很快,相比汉、晋两国还要择健儿入军伍的做法,魏国因地盘狭小,不得不效仿前三国时期强征男丁入伍的方式。

凡年十四以上、六十以下男丁,皆必须入伍为卒,魏国的这一道命令,让羊祜好不容易治理好的北荆州、南阳等地再度动荡起来。

魏将徐霸、张统领令进攻许昌,徐霸是名将徐晃的孙子,领兵作战的本领虽然与祖父相比,还颇为稚嫩,但在后三国时期,徐霸这样的武将已是拔尖的一类。

张统文武全才,与其祖父张辽一样,属于可以独挡一面的领军大将,徐、张这个配备,也是现有阶段曹昙能拿出来的最强武力。

魏军攻势凶猛,许昌战事正急,让晋国不得不调动全部的力量,包括江淮一带的军队也被调到了淮水上游,准备应付对魏战事。

相比而言,汉国这边晋国已无暇顾及,司马炎现在最大的期望就是赵广不要来打自己。

豫州地界晋魏交战之后,洛阳以东也不再安稳,而同时,大河以北已被汉军占据,洛阳渐渐的成为了一座孤城。

迁都开封的决策正在加紧进行,晋国朝堂上支持迁都的人也越来越多,羊祜、杜预、张华等坚守洛阳的官员、将领也越发的形单影孤。

汉建隆六年(公元271年)元月。

平静了接近一年多的局面,终于被打破,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司马炎和曹昙这两个对手倒很正常,相反,处于后方支援位置的孙皓却搞了一次骚操作。

魏、晋两国在荆州、豫州大打出手,好大喜功的孙皓也不甘寂寞,先是命令丁奉在庐州向合肥方向发起攻势,结果丁奉在涡口被晋将石苞所阻挡,无功而返。

丁奉虽然骁勇,但一方面年龄已经很大,统兵作战多讲谋略,少有年轻时冲锋陷阱之勇,与石苞有坚城在手相比,吴军的攻坚能力又很喜人,没取得什么战绩也不为怪。

丁奉这里没有战绩,孙皓颇不开心。

在一番准备之后,孙皓在吴建衡三年(公元271年)春正月,亲率大军从牛渚(后世安徽当涂)西进伐晋。

让人可笑的是,这次伐晋孙皓的母亲及妃妾也都跟随着,也不知道孙末帝是要游山玩水,而是出兵征战。

伐晋的结果就不用说了,孙皓亲征的下场还不如其祖父孙权孙十万,孙权好歹还能有一个“无功而返”的评语。

孙皓则直接被晋国都督扬州诸军事,太尉陈骞给打的大败,损兵折将多达五万余人,经此一役,吴国元气大伤。

回来再看吴国的南荆州防御方面,陆抗在回转吴郡祭扫陆凯之后,因悲伤过度加上对吴主孙皓联魏的主张不满,气急病倒不起,荆州地区事务,也多交给了上将军施绩。

这本来并没有什么,施绩经验丰富,眼光也很准,只要守在江陵,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孙皓偏偏不服气,年轻气盛的他开始嫌弃施绩人太老了,处处摆老资格,一副教训他后辈的样子。

施绩性情刚烈,见孙皓暗弱暴虐不听劝告,又将楼玄、华鉴等吴国重臣一一赐死,老将军一时气急,最后竟然给活活的气死在江陵任上。

施绩之死并不突然,在历史上他去世的时间比现在还要早了七个多月,这一次,可能是因为北荆州战事因魏国复立而发生变化,让施绩这边的南荆州安稳了很长时间。

没有战事拖累,施绩也就有了休养身体的时间,但面对孙皓这样一个乱折腾又乱杀戮的暴虐君主,施绩也终于绝望的闭上了眼睛。

人一死,一了百了。

吴国是兴是亡,俱与施绩无关。

或许施绩最后的想法就是这样,而随着施绩去世、陆抗又被闲置,吴国在南荆州一带的防御出现了很大的漏洞。

接任施绩的是宗室孙述,孙述是征虏将军孙贲的孙子,威远将军孙邻的儿子。

这位仁兄的能力与施绩、陆抗相比,那就是个渣渣。

在历史上,王濬楼船下荆州,孙述为武昌督,平荆州事,也就是说荆州的事务归他管。

武昌这个吴国的旧都也属他的防区,结果孙述面对晋军的进攻,立即毫不犹豫的献城投降。

孙述此举,也使得吴国的整个南荆州地区,各地郡县投降之风不断,失去荆州屏障后,吴国再无力支撑东南一隅,遂被晋军横扫覆灭。

在耐心的等待了一年多时间后,赵广终于觅到了有利的战机,这一次的目标就是南荆州方向,而重镇江陵的归属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