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二百二十章 赌一把权倾天下

贾充的说媒,其实就是和刘禅通下气。

毕竟,刘禅好歹也是公侯,不能太不给面子,至于混吃等死的当事人刘璿那里,则遣个下人告知一下即可。

至于刘禅、刘璿是什么态度,在司马炎等人看来,一点也不重要,要是老刘家的这几个子孙有骨气,也不会沦落到在洛阳讨饭吃。

司马炎、荀勖、贾充这些人正经的事情干的不起劲,搞这些乱七八糟的破事一个个都干劲十足,就好象服了五石散一样。

尤其是贾充,更是凭着和刘禅的亲密关系,揽下了做媒的活计,这让出主意却没捞到实惠的荀勖心中万分不满。

没办法,他荀勖和刘禅没什么交往,不如贾充还有同住在锦宫、既有”连襟”之宜、又是同道中人,情份很深。

当然,这一点刘禅是万万不认可的。

锦宫中的嫔婢,虽然算不得是刘禅真正的女人,但其中有的女子,毕竟被刘禅宠幸过,贾充这贼子送他一顶绿帽子,也就是刘禅脾气好,换了旁人早就打起来了。

酒鬼配瞎子。

这亲事,怎么看怎么别扭。

刘璿这个蜀国前太子,在洛阳的士族圈子里就是一个笑话,再找到老婆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当然,这并不是说刘璿找不到女人,而是指门当户对的妻子。

常山公主司马仪是皇帝的妹妹,身份尊贵,性子又善妒高傲,一般人她还看不上。

其婚事一直拖着,都快奔三十了,还没找到下家。

一个瞎子还眼光高,不得不说,司马家的女人真是厉害,历史上,常山公主最后下嫁了太原王济,也就是王浑的儿子。

不过,可能是由于嫁的时间已晚,年纪大了,常山公主结婚后并没有生下子女,史书上只说公主善妒,与王济的夫妻关系不睦。

这次,荀勖、贾充在朝堂上提出将常山公主下嫁刘璿,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司马仪耳朵里,这不奇怪,人有五官,一个功能关闭了,另外一个就会非常的灵敏。

司马仪听到要把自己嫁给刘璿,开始时非常的恼怒,她好歹也是堂堂大晋长公主,现在要嫁给一个没了老婆,没了国祚的假太子,而且还是一个烂酒鬼,这怎么能行?

好在贾充这人鬼点子多,有的是办法。

女人的事情女人出面,郭槐也就是贾充的继妻出场了,妒忌的人一般都能有共同的语言,司马仪在郭槐面前,那就是**裸的婴儿,心思被郭槐瞧的清清楚楚。

“公主殿下,这刘璿虽然不成器,但他有个在汉国当皇帝的儿子,你要是嫁过去,那就是太后,皇帝都要尊称您一声母后,身份比现在可高太多了。”

郭槐一边劝说,一边察看司马仪的脸色,顿了一顿,又道:“汉国后宫,只有那伪太后张星彩,和刘衡也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公主要是去了,凭您的凌厉手段,那后宫大权岂不是分分钟就拿到手。”

“况且,刘衡还只有三、四岁,正是有辩识的时候,您只要稍加笼络,这小儿能不念您的好,现在距离刘衡娶妻,起码要十年时间,公主,这机会您可千万要抓住了。”

郭槐劝人的方向很特别,别人劝慰那是说刘璿的好,郭槐直接跳过了刘璿,直接讲到了刘衡,这让司马仪不由得动了心。

权势。

这就是一剂让人欲罢不能的五石散。

见识了司马家三代人呼风唤雨的滔滔声势之后,司马仪心中的野心也在渐长,可是,她和司马炎又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彼此关系也一般般,公主的身份更多只是司马炎的一种施舍。

要想有权势,那首先得自立自强。

当年,秦国的宣太后,始皇帝的母亲赵姬,不都是母凭子贵,最后成为了秦国显赫无比的女人,现在,机会摆在面前,司马仪动心了。

“赌一把,赢了权倾天下,输了,也不枉来世上一遭。”司马仪空洞的眼眶里,泛白的眼珠子微微一动,向郭槐表示应允。

至此,这刘璿、司马仪的亲事也就基本定下来了。

与司马仪还有选择权相比,刘璿很悲摧,他没有选择的机会。

他也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个打酱油的角色,居然会有一天,成为晋、汉争夺的焦点,还给他强配了个老婆。

洛阳,一团乌烟瘴气,且不去细说它。

刘璿和司马仪的婚事,办的甚是轰动,晋国朝堂甚至不顾汉、晋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派来了以黄门侍郎张华为首的使团,来到长安陈述此事。

张华这官升的还算快,上次出使吴国时,还是中书郎,现在升到了黄门侍郎,封了关内侯,也算是进了一大步。

这个人也是西晋的名臣,据说是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因为能力过于出众,颇为荀勖所忌,这一次出使汉国,也是荀勖一力推荐。

荀勖这推荐当然不是要举荐张华,出使汉国不是件好差使,赵广这阎王杀性很重,万一一个怒起,把张华杀了,那对荀勖来说,正好除了一个竞争对手。

张华来的时候,赵广刚刚从新城三郡返回,听到洛阳发生的这桩婚事,心中不由得对司马家搞阴谋诡计的本事越发的佩服起来。

诡司马,这三个字真不是谁都能担得起的。

明着战场上打不赢,司马炎就来暗的,等到这亲事一成,说不准什么时候,刘璿和司马仪就会从洛阳来到长安,皇帝的父亲驾到,看你怎么处置?

杀了。

那肯定不行。

刘璿不是刘禅,真细究起来,他除了嗜酒的毛病之外,还真没有什么大的过错。

要是无理由的杀了,那等到刘衡长大,被有心人一劝说,一指点,隔阂一旦有了,就再难弥合。

当个太上皇给供起来,行不行。

这法子行倒是行,但却需要牵扯很大的精力。

刘璿是人,不是头猪,他有思想,有双脚,会说话,就算被强行圈养起来,也不可避免的会接触一些人,探听到一些事。

这对志在复兴汉室、主要精力都放在战场上的赵广来说,就是一颗隐形的炸弹。

或许,司马炎等人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短时间内,刘璿、司马仪确实不可能有什么作用,但时间一长,等你一放松,那就是获取汉国重要情报、离间汉国重要官员的时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