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二百零二章 司马骏的大战略

姜维兵进洛水。

犹如在平静的河面上,扔下了一块石块,波纹层层叠叠,由近及远,久久不散。

张雄很着急。

他不知道是继续守在上洛,还是应该尾追姜维,与司马骏一起歼灭这股汉军。

胡奋很着急。

他驻守的函谷关就和洛水隔着几座山,要是姜维一个转向往北,那他岂不是要腹背受敌,潼关有文鸯,背后有姜维,那他胡奋还怎么守?

不过,胡奋并不知道,潼关的那个打着“文”字将旗的,其实已经不是文鸯,而是换成了文虎。

与张雄、胡奋相比,羊祜这一次倒是很淡定从容。

他的第一反应是赵广在搞什么阴谋诡计,武关道岂是这么好打的?沿途关隘连连,晋军只要据守住一处,就能层层阻截,将来犯之敌挡在关道之中。

兵法上讲究虚虚实实,所谓的眼见为实,在用兵上又不全是如此,有时眼睛看到的,也不是真实的情况,有可能是对手想让你看到的“事实”。

去年的时候,赵广率汉军进入荆州,羊祜曾经将驻地前移至襄阳以南的当阳县,以应对赵广有可能对晋国的袭击,只是让他意外的是,一向莽撞冲杀的赵广在取了西陵之后,竟然收手了。

在往后,汉、吴两国停战,双方不打了。

羊祜和杜预集结了数万兵马,正准备趁火打劫,这汉吴一停战,劫就打不成了。

这是怎么回事?

饭吃到一半,就不吃了。

赵广的这玩的是哪一个套路?在赵广手里吃了多次亏的羊祜决定先按兵不动,等一等再说,这让志在进取的荆州刺史杨肇很是不满。

杨肇有些不服气,带着所部兵马去攻打吴国的江陵,结果被陆抗好一顿收拾,杨肇一路弃甲而逃,要不是杜预领兵接应,差一点连命都没了。

本来羊祜在荆州碌碌无为,晋国朝堂对他还颇有微词,如贾充等与羊祜素来不睦的官员,有意抵毁羊祜纵敌,杨肇这一败后则什么声音都没有了。

羊祜不行,那他起码还保住了荆州,换别人上,说不定比他还不如。

就比如:换你贾充贾公闾去,你能保证荆州不失,而且还开疆拓土,贾充心想我也就嘴皮子利索,与赵广对战,我哪里能行?

羊祜还想再等一等,起码等汉军暴露出了真实意图后,再作决断。

但有人却很按耐不住了,这个人就是司马骏。

“打败姜维,全歼来敌!”还不到四十的司马骏正是壮年气盛之时,在晋国朝堂上,他自信满满的发出了胜利的宣言。

司马骏虽然在司马炎跟前打了包票,要将姜维困死在商县,但嘴巴上说说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困难重重。

兵将在哪里?

洛阳的卫卒倒是有,但这些养尊处优的老爷兵,司马骏哪里看得上。

能够在洛阳当兵的,又岂是没有关系的,这些将兵看起来很威武,但也就是充作仪仗兵用用,真拉到战场上,无当飞军一个冲锋,晋军就垮了。

无奈之下,司马骏只能以骠骑大将军的身份,向羊祜和胡奋连续下达命令,让他们速速派遣精兵在宜阳汇合。

为了对付姜维,司马骏还特别关照,要精兵强将,不要派来二、三流的地方郡卒。

羊祜刚接到司马骏命令时,还很耐心的回信,阐述自己的判断:洛水上游河道险峻,汉军东进的兵力不会太多,所以,晋国在宜阳只要聚集万余人马,就能坚守住这一道洛阳门户。

但羊祜这么想,并不代表司马骏也这么想。

只是守住宜阳,那目标定的太低了。

这次汉军派来的,又不是那个无法无天、不按常理出牌的赵广,姜维虽然很厉害,但却并不是不能敌,至少在赵广沓中未显山露水之前,姜维就被魏军诸将打的很狼狈。

羊祜不调精兵来,司马骏就向司马炎告状,对于这位统兵有方的皇叔,司马炎当然相当的信任,前两年的东线江淮战场,就是司马骏东奔西走,帮着司马炎守住了合肥,并把吴国老将丁奉挡在庐江、巢湖一带。

司马家毕竟是一家人。

羊祜再牛逼,和司马炎关系再好,也抵不过司马骏亲近。

被司马炎、司马骏这一番微操作弄的很无奈的羊祜,已经快要气吐血了,他第一次感到,这个镇南大将军、荆州牧做得真是憋屈。

襄阳。

晋国镇南大将军、荆州牧羊祜驻地。

羊祜继续镇守荆州,杜预自然而然当他的副手,两人看着最新的军情通报,还有司马骏的调令,脸色凝重异常。

“叔子,从目前得悉的情报来分析,汉军这一次领军的是老将姜维,此人用兵一贯行险,但算计又极为精准,我们要是兵力部署被他摸透,那伐蜀时的教训可能会再次发生。”杜预将脖子扭了扭,让它有了稍稍舒服一点的姿势。

号称杜武库的他,对战例研究甚深,其中姜维更是因为是蜀汉大将军的身份,用兵战例被杜预反反复复的拿出来讨论。

羊祜微点了下头,放下手中的军报,问道:“元凯,你看这次伪汉一反常态,没有让赵广领兵出征,而是遣出了老将姜维,是何用意?”

杜预想了一想,也疑惑的说道:“这其中,难道真的有诈?赵广和姜维的目的是哪里?是朝堂担心的洛阳,还是胡奋担心的弘农,或者就是武关道本身?”

羊祜叹了口气,道:“究竟是哪里,我们现在猜不出来,不过,骠骑大将军那里,不派兵不行了,元凯,就由你辛苦一趟吧,要是别人去,怕扶风王又会不高兴。”

杜预去增援宜阳,司马骏当然满意,事实上,手底下缺少得力将领的他,一早就瞄上了在羊祜手底下担任闲职的杜预。

杜预点头领令而去。

羊祜又将参军徐胤叫了进来,吩咐道:“上洛的张雄那里,你领二千将卒去增援一下,告诉他,守住上洛是重中之重,切切不可擅离职守。”

徐胤应诺一声,也跟着下去点齐将士去了。

羊祜这三言两语,就有万余将士散了出去,心里不由得更是烦闷。

他这个荆州牧看似家大业大,麾下人马有八、九万人,但其中将近五万是屯田的郡卒,这些屯田兵守卫荆襄本土,确实能派上不小的用处。

但若是让他们抛下田地去行军打仗,那根本不太现实,先不说战斗力如何,就说粮秣的供应就是个大问题。

剩下的四万余兵卒,算是羊祜辛辛苦苦练兵的家底,这些将士一要守在南线,防备吴国的大将陆抗、汉国的大将罗宪;二要守卫襄阳,这座重镇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绝对不容有失。

这么一算计,羊祜手里能机动的兵力,也就一、二万人,而现在一万将士被调走了,羊祜猛然发现,他已经丧失了机动作战的能力。

上洛。

张雄忐忐不安的看着司马骏派来的信使董猛,董猛此来上洛,从宜阳转道武关、丰阳,前后只用了三天时间,可以说非常的辛苦。

“张将军,骠骑大将军有令,你部必须在二日之内,从层叠驿向商县进军,配合我宜阳大军,夹攻敌将姜维所部,此令不得延误。”董猛尖着嗓子,脸上不耐烦的说道。

董猛其实是宫中的宦官,在魏国被晋国取代后,董猛也伺机投靠了司马家,不过,他的门路有些不畅,摸索了好几年,才始投效到扶风王司马骏的麾下。

在历史上,董猛最后更是迎风直上,成为了妒后贾南风的得力帮手,是“八王之乱”中的重要人物。

张雄还有些犹豫,支吾道:“董使,此事不知镇南大将军是否知晓,末将不久前接到羊荆州命令,要我继续坚守上洛。”

董猛一听张雄抗拒,脸色阴沉的可怕,声音也再次拔高了起来:“张雄,你要明白,你这个上洛守将是汝南王爷保荐来的,要不要我回去后和汝南王禀报你抗命不遵之事。”

“末将遵令,这就与董使一道出发。”董猛提到汝南王司马亮,张雄终于只能屈服。

他这半年多来,处处求人处处碰壁,羊祜那里自身难保也顾不上他,要不是司马亮伸出援手,他只怕现在还在家中闲置。

张雄被董猛这个不知兵事的宦官威胁,无奈之下只能留千余将卒由一名军侯留守,自己则带着四千守关晋军向层叠驿、商县方向进军。

两面夹击。

一鼓作气,将姜维堵死、困死在商县一带的两山峡谷盆地之中。

司马骏的构想很有魄力,听起来也很有实战指导意义,但他却忘记了几点。

姜维会一直留在商县等着被晋军围死吗?

汉军除了姜维这一军之外,会不会还有其他的军队朝晋国这边杀来?

就算他围住了姜维,又怎么能保证,一定能在短时间内将其全歼?

万一被姜维突出重围,那在空旷的洛河大平原上,要想堵截一支拥有姜维这样出色指挥才能、又没有目的地和方向流窜的敌军,难度可想而知。

你说会不会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