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一百八十章 众志成城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一百八十章 众志成城

作者:晶晶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5 21:24:36 来源:笔趣阁

烧当羌在第一天被牵弘一波抛射箭雨所败,折损了千余士卒。

在孙子兵法运用纯熟的汉军将领面前,姚弋伯学到的一点皮毛,根本不够看的。

烧当羌部落真正成为五胡十六国时代的一方霸主,还要等到姚弋伯的弟弟姚弋仲长大之后,毕竟军事上的天赋不是谁都能拥有的,有的人天生就是将才,有的人即便努力学习,也只能算是普通人中的一个。

第二、第三天,不甘心失败的姚弋伯再次出战,这一次他抛弃了小聪明,直接指挥羌兵强攻城门。

一个个强壮健硕的羌人勇士在带队小酋帅的指挥下,举着一张张足以遮挡身体大半部分的木盾,依靠部落中羌人弓箭手精准的射术掩护,开始一点点的接近金城城门。

用圆木削去枝条做成的撞车被羌兵们扛着,在吆喝声中向着金城包铜的城门撞了上去。

金城之名。

最早是由来往的胡商叫出名的,缘由就是包铜的城门。

据说当天气晴朗,阳光从祁连山峦的间隙照向城池时,这座城门就会变得金光灿灿,让人叹为观止。

传说已经过去,现在金城面临的不是阳光,而是凶悍残暴的胡虏。

“咚咚咚,轰轰!”

巨大的撞击力将硬木铜门撞出了一个大洞,同时,也让城垣上的夯土纷纷掉落,虽然黄土十分的结实,但也耐不住连续的冲撞和打击。

“弓箭手,疾射!”

“擂石,给我砸!”

牵弘这回也没了什么好的招数,只能一次次的用添油战术,将守军分成好几波,与羌兵或对射、或城头肉搏,这样的结果不是牵弘希望的,从兵力对比来看,牵弘不到四千的人马,很难挡得住城外的数万胡虏。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牵弘已经无力支撑,幸好蒋斌从黄河对岸的狄道将手里的千余守卒派了过来,才始牵弘又险险的坚持了下来。

“牵将军,我们明天怎么办?”蒋斌神情灰败,有些垂头丧气。

自加入到新汉以来,蒋斌觉得他的运气差到了极点,当年一同守卫汉中的将领,王含已经是赵广跟前的红人,现在守卫在峣关,可以说被委以了重任,柳隐虽然战死在蒲阪渡口,但汉军中提及柳老将军,谁人不识谁人不知。

唯有他蒋斌,当年守卫的还是汉中重要城市汉城,但接下来却始终默默无闻,只能算是汉军中的一员守边裨将。

牵弘扫了一眼蒋斌,神情坚毅无比:“城在人在,城失人亡。明天我们继续守,守到最后一兵一卒为止。”

这是一场汉人与胡虏之间的民族之战,与当年魏蜀之间的内战不同,牵弘的父亲牵招担任过曹魏的护乌丸校尉、平虏校尉、护鲜卑校尉,从这些身份就可以知道,牵招是什么样的人?

官职前面的那个“护”、“平”,只不过是好听的代名词罢了,实际的意思就是代替魏国管理少数民族的将领。

要是乌丸、鲜卑听话,那还自罢了,要是不听话,想要反叛,那这个护字就立马变成剿字。

牵弘自小深受其父影响,对胡虏坐大后的恶果早有预见,在历史上,牵弘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领兵在凉州作战,最后阵亡于与鲜卑的战役中。

当然,现在牵弘已经不是晋国的将领,而是新汉军中的征虏校尉,他的人生走向在江油关归顺赵广之时已经改变。

“将军,将军快看,汉旗,舟师运来援兵了?”守城兵卒一声惊喜的叫喊,将牵弘和蒋斌从沮丧和紧张的情绪中拉了回来。

牵弘寻声朝黄河上望去,只见对岸的狄道渡口,已有六、七艘走舸正在掉头向西岸而来,当先的一条船上,有一个汉军斥候高高的举起一面“汉大将军赵”的将旗站在船头醒目位置。

“是大将军,大将军来援了?”蒋斌惊喜大叫起来。

每每在他绝望失落之际,赵广就像有预知的战神一样,会从天而降来解救汉军的危难,当初,在汉城被围是如此,现在金城也是一样。

说实话,蒋斌的意志力不过是普通人的水准,要不是有大将军赵广会来救援的信念支撑着,他恐怕早已下令先行撤退了。

牵弘嘴角上露出一抹笑容,援兵终于到了。

这便是国家强大、将士齐心的好处,要是内部勾心斗角,救援不力,他牵弘这一次也许就要交待在金城了。

黄河水浪拍打着船舷,发出阵阵清脆的声响。

独孤胜努力的让双腿站稳在船头,维持好身体的平衡,金城的城廓已经在他眼前出现,甚至于隐隐约约的他还能听到汉军将士们的呼喊声音。

郭统率二千兵马向西突进,在挑选先锋斥候时,郭统眼光很好,一下子挑中了独孤伏的儿子独孤胜。

“独孤胜,这名字很好,我军此次西征,当以大胜破胡,建不世之功勋。”郭统重重的拍了拍独孤胜的肩膀,将一面汉军旌旗交到他的手里。

正式成为汉军一员的独孤胜,穿着一身汉军的制式铠甲,头上戴着盔缨也是汉军标志的红色长缨,就连兵刃也是由长安铁坊统一打造的环首长刀,除了相貌上还依稀可见有北地胡儿的影子外,独孤胜与其他汉军将士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兄弟们,都听好了,胡虏正在围攻我大汉金城,我们早一刻到达,就能让守军增添一份信心。”独孤胜大声的呼喊着,指挥舟师的楫手加快划桨的速度。

士气这个东西,有时很是玄妙。

可能一个虚无的消息,就会导致士气低落,全军崩溃。也有可能还是一个虚无的消息,就能振奋军心,提升士气,让军队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战斗力。

独孤胜这一小队健儿兵要做的,就是迅速的渡过黄河,将大将军赵广率长征健儿西征的消息传送到金城,鼓舞城中军民的斗志。

独狐胜先期到达带来了先锋将领郭统马上抵达的消息,让守城汉军士气大振,按照正常的行军天数,郭统从陈仓到金城,所用时间为五天,这一次,接到赵广任命的郭统日夜兼程,只用了三天就到达了金城对岸。

竖日,在牵弘、蒋斌的接应下,郭统从狄道渡黄河顺利进入金城。

汉军在狄道有来往运输辎重、兵员的船只,与胡虏的羊皮阀子相比,这一支规模小的只有六条走舸的舟师,已经是庞然大物,浑然不惧岸上呼喝不停的诸胡骑卒。

“郭将军,大将军什么时候到达?”牵弘一见到郭统,急声问道。

郭统抬头,看了一眼高大的黄土夯实的城墙,又回头看了看湍息的黄河,才始不急不缓的对牵弘说道:“大将军还在陈仓接应各地长征健儿,预计还有十日可以到达金城,我们只要再守上十日,就能迎来大反攻的机会。”

蒋斌脸上一苦,无奈摇头道:“伯济你有所不知,这两日胡虏攻城,城中守卒已经折损大半,连同狄道蒋裨将增援的兵卒,我军只剩下了不到三千人,这点兵力又如何能守上十日?”

牵弘也是脸色凝重,沉声道:“据斥候刚刚探知,城外胡虏又有部落赶来会合,酒泉的氐人帅李特、卢水胡彭护,都已带着人马杀到,我们兵力单薄,城池又被破坏殆尽,这十日要如何守御,伯济可有方略?”

郭统、牵弘、蒋斌三支汉军相交,也不过五千余士卒,这点兵力要守住一个残破的金城,在牵弘看来确实困难之极。

不过,郭淮、郭统父子守城的本领汉军上下无人不知,这金城要想固若金汤,还要依靠郭统的支持和配合,而只要能守住金城,对于牵弘来说,就是大功一件。

郭统一边指挥增援的兵卒入城,一边在牵、蒋两人的陪同下,仔仔细细的察看城中守备情况。

在一番观察之后,郭统已是胸有成竹,他对着牵弘、蒋斌说道:“两位将军,要想守住金城,单靠我们这点兵力确实力不从心,不过,城中现有汉民万余人,这些人虽然老幼妇孺都有,与敌撕杀不行,但若是择其青壮、健妇,可组一军,与汉军混编守城,再择其老弱、幼儿编为辅兵,帮助运送器械、粮秣。”

牵弘听郭统这一提议,心中也是一阵凛然,这是全民皆兵的策略,面对胡虏的全力猛攻,金城上下确实已经到了不分兵民、拿出全部力量守城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牵弘狠了狠心,对着蒋斌吩咐道:“蒋裨将,你去把城中的汉民都组织起来,按郭将军刚才所说,分组编练,能战者发给他们刀枪、盾牌、或者其他能打仗的武器,明天一起上内城,不能战者,也给予运输辎重等任务,告诉他们,守住城池,都能活,守不住,都得死。”

蒋斌脸上亦是动容,依言领令而去。

仗打的这个份上,已经无所谓军队还是百姓了,对于城外的胡虏来说,城中所有的人都是抵抗的汉军兵卒,都必须要被杀死。

金城城中,汉军三将众志成城,全体军民拼死一搏,只为让大汉的旗帜在黄河西岸继续飘扬,只为保留大汉在西北边陲的一隅之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