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名将郭淮之子

事实胜于雄辩。

赵广在重建新汉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战功、声望和权势,让他在说服姜维、苏愉、傅佥等人时,有着先天的感染力和坚定的自信心。

在赵广的再三陈述下,姜维、诸葛绪、傅佥等人的担心总算稍稍有所缓解,就算还有一些人有不同的意见,也不再提出异议。

还不放心的姜维提议在第一批长征健儿出发后,新汉再次动员,组织第二批健儿增援,对于这个老成持重的建议,赵广没有驳回表示了赞同。

西征凉州方略既定。

新汉上下纷乱的思想得到统一,军事内政一应措施也跟着运转完善起来。

军事层面,此次随同赵广出征的汉军将领,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参军司李球在蒲阪渡一战稍有失算之后,身体有恙无法出征,这次留守关中,协助姜维全面负责关中、巴蜀、汉中的军事赞划。

代替李球行使参军司任务的是马融,这个从巴郡来的年轻人,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历练后飞快的成长起来,渐渐成为参军司除李球之外的第二号人物。

与马融一道参谋军事的,还有董宏、费承、周巨、苏继、杜模等新进年轻士子。诸葛尚本来也有意加入,但嫌他成长速度太慢的赵广,这回让诸葛尚跟着蒋显出使吴国,去探一探东吴的孙皓大帝的底细。

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行军打仗是如此,两国外交上的谋伐也是一样。

上一次蜀汉将亡时,差一点因为魏吴和议让赵广的努力化为泡影,这一次虽然晋吴两国在江淮打的不可开交,但谁又能判定,司马炎和孙皓之间不会再有联合起来坑一把赵广的想法。

要是那样的话,赵广远在凉州回不来、姜维又对政治外交不怎么精通、新汉上下能否正确应对晋吴联合做局,还要打一个问号?

诸葛尚到吴国,正好可以联络诸葛瑾的唯一还活着的孙子诸葛攀,诸葛诞的儿子诸葛靓,打探一下吴国目前的国力和内部各方势力的情况。

领军将校方面,马承、关彝率骑军一同出征,凉州是马腾、马超的故居之地,马承虽然出生在蜀地,但有祖父、父亲有余荫在,马承在凉州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余将领中,更为年轻的文虎、柳初、罗尚、罗袭、诸葛尚取代了之前的魏容、寇林、文鸯等中坚将领。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人不受重用,被冷落了,而恰恰相反,他们几个被赵广安排到了潼关、安邑、蒲阪等重要的地方,有他们这些老兄弟在,赵广才好放心的西征。

疆土要开拓,老根据地也要保护好。

姜维、傅佥、罗宪、张翼等倚重的大将也将留在关中、巴蜀,同时,大司马姜维回转长安坐镇调度。

四周皆是敌人,要是没有一个威望高、军事能力强、忠诚度高的人坐镇,赵广就是想要出征也不可能,从这一点上来看,姜维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他的影响力并不比赵广弱多少。

内政层面,苏愉、诸葛绪、荀诩、黄崇四人共同担负起新汉整个国家机器运转的重任,三老一新的组合,既有经验又有活力。

黄崇在蜀郡太守任上干的很出色,不管是联络南中的李遗、开辟西南茶马道商路,还是羊祜入侵汉中,蜀郡对张翼的支援很是给力,黄崇也是赵广为新汉将来一力培养的内政重臣。

除了上面四人外,更为年轻的官员层面,还有苏绍、韦皋、杜轸、范元、诸葛诠等人,他们的经验还有欠缺,但热忱上不用怀疑,相信假以时日,他们中间的一些人也会成长起来。

金城。

在后世这个地方被称为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上游黄河边上连续河西、陇西的重要城市,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杨欣归降之后,新汉征虏校尉牵弘于七月份,率本部人马进驻金城,狄道一带交给原先的守将蒋斌驻防。

汉军要想占据凉州,一下子全面推进并不现实,最好的方法是先行在河西占领一处要点,并以此为根据谋图发展,这是赵广给牵弘回信中提到了策略。

汉军牵弘部西入凉州,让击败了胡烈、正在加速扩张实力的秃发鲜卑一下子警觉起来。

大首领秃发乌丸和麾下二员大将阿罗多、若干拔能紧急商议之后,决定趁着汉军大部队还未到达的机会,先下手为强,击败牵弘这一支孤军,再依托黄河风险据河而守,将赵广挡在陇西一带。

为了确保这一计划的实现,秃发乌丸向陇西鲜卑的乞伏佑邻、烧当羌的姚弋伯、卢氏胡的彭护、氐人流民帅李特等各路势力发出了会盟共抗汉军入侵的建议,一时间,凉州各路草莽、英豪就像被沸水烫了一遍一样,纷纷响应起来。

不管是听从秃发乌丸,还是反对秃发乌丸,各怀心思的诸胡在面对新汉这个让人生畏的新生政权时,都有一种被重压的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这主要的原因是,赵广的战绩实在太优秀了,不仅是百战百胜,而且在诛杀诸胡方面毫不留情,一个又一个有名的胡族酋帅都倒在了赵广的枪下。

如果用一个合适的形容词来描述胡汉的关系的话:那就只有“仇深似海”四个字。

尤其是秃发鲜卑和烧当羌两部,秃发树机能、姚柯回先后在沓中、阴平道被杀,两个部落痛失首领,在经历了一段艰难困苦的时间后,才始又重新选出了新的首领。

烧当羌在与白马羌争夺沓中牧场的过程中失败,不得不退往西海一带放牧,这里属于青藏高原的边缘,高山牧场气候寒冷,烧当羌一度过得相当的落魄。

攻打金城,烧当羌新任酋帅姚弋伯领令为先锋,父亲姚柯回之死,让姚弋伯在接任部落酋帅过程中很是经历了一番波折。

此次响应秃发乌丸的号令,姚弋伯也不是没有所得,秃发鲜卑在黑水一带的牧场,已经让给了烧当羌,那里有祁连山的雪水流经,水草更为丰美,也更适合放牧。

河西诸胡大举进攻金城。

汉军守将牵弘得知此讯,立即遣了快马从水陆两路向长安飞报,牵弘的手底下将卒不过四千余人,再加上蒋斌的一千部下,只有不到五千的步骑,面对呼啸而来、呼啸又去的胡骑,守城不出还算勉强,要想击败诸胡则不可能。

赵广在长安会议后,已将征西大军的驻地从长安西迁到了陈仓附近,这里距离陇西、河西更近,同时,陈仓也是一座坚城,又有陈仓道沟通巴蜀、汉中,端是一处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屯兵之地。

除了地理位置上的原因外,赵广驻军陈仓还为了一个人:郭统郭伯济。

陈仓的守将郭统在归降了新汉之后,一直没有什么好的表现,似乎留在这座父亲郭淮守卫过的城池就是他毕生的宿愿。

但在赵广领军到达陈仓,并准备从陈仓往金城时,郭统主动找到了赵广,提出了要加入到征西汉军中的想法。

“大将军,统之所以避战,非为其他,实是不愿与昔日同僚战场相见罢了,今日征伐河西,乃汉胡消长之大事,统定当全力以赴,恳请大将军应允。”郭统语声切切,脸上带着几分惭愧,又带着几分的希翼。

太原郭氏是河东大族,郭淮去世后,更被曹魏追赠大将军,谥号“贞”。郭淮的弟弟郭配有女郭槐,嫁的就是贾充,生的女儿是贾南风,同时,郭淮的侄子郭奕,现在是东宫中庶子,负责教导傻太子司马衷。

有这些关系在,前年郭统要不是被围陈仓实在没有办法,他也不会投降新汉,这也是他投汉之后出工不出力的原因。

“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西征凉州,我这军中正缺一员能征善战之将,伯济可敢为全军先锋,率二千精骑渡河击胡。”赵广沉声下令。

郭统的为人方正,不是那种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这样的人虽然相处有时会让人难堪,但要是用好了,那就是一把锋利的钢刀。

在西征之前,关于先锋的人选,赵广也是思虑再三,这个人既要熟悉陇西、河西的地理、人文情况,又要有相当的战场经验,同时性格上还必须严谨细致,不能太过于好大喜功。

这三条意见一列出来,汉军中的多个年轻将领就被清出了一多半,比如文虎,就对西北一带的情况不熟,比如罗尚、罗袭,在经验上又有欠缺。

郭统继承了其父郭淮在用兵上的才能,上一次傅佥兵围陈仓,郭统硬是凭着一座孤城守了三个月,就从这一点,就能看出这个人的才干。

郭统闻言大喜,激动的单膝跪地,抱拳道:“大将军且放心,我郭伯济若是救不了金城,你拿我人头是问。”

说罢,郭统长身而起,蹬蹬蹬的疾跑出帐,长久的闲置让他心中难耐上阵的冲动,而全军先登的重任更让他感到被信任的激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