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一百六十一章 美人相送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一百六十一章 美人相送

作者:晶晶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5 21:24:36 来源:笔趣阁

刘禅最近的日子过的很窘迫。

本来司马炎要立牌坊,劝导吴国方面早早归降,刘禅这个安乐公的待遇不差,但再好的待遇也架不住刘禅吃闲饭的儿子多。

单算跟着他一起到达洛阳的,就有刘璿、刘瑶、刘瓒、刘恂、刘虔五个儿子,再加上儿子的儿子、女儿,家大业大的刘禅忽然发现生儿子太多不是什么好事。

就在刘禅唉声叹气的时候,刘宣和刘渊这一对来攀亲的到了。

刘宣在洛阳的名气不小,有座师孙炎的书信引见,刘宣又找了著名的玄学名士王戎一起上门。

刘禅的安乐公府没有人登门许久,这次见到刘宣、刘渊两个汉化的匈奴贵族带着重礼而来,府内上上下下的人态度上立时亲热万分。

财帛动人心。

更何况刘渊、刘宣这是雪中送炭的义举。

刘禅想到这里,不由感动的热泪盈眶,连连用袖口擦轼浑浊的眼角。

刘宣见刘禅已经有了好感,当下也不再周旋,直接说明了想要攀亲的想法,刘禅对此甚是惊讶,说实话他对自己老爹说的中山靖王之后,也不太相信,但没想到,隔了四十多年后,居然还有人为了这个来和自己攀关系。

刘宣、刘渊送来财帛和美女,缓解了刘禅的困顿,刘禅看到匈奴贵族的巨大财力后,心中也是很有交好的想法。

很快,刘禅倾安乐公府上所有,摆了一场宴席,并请了洛阳的名士山涛、阮咸等人作证,正式与刘宣、刘渊叙起祖籍族谱来。

匈奴二刘这边,也是一本正经的拿出了姓刘的渊源。

按刘宣的说法,往上可以追溯到高祖刘邦之时,以刘氏宗室女为公主,下嫁冒顿单于为于阏,刘氏生子稽粥,后继位为单于,也就是史书上的老上单于。老上单于又娶汉朝翁主刘氏,生二子:军臣单于和伊稚斜单于。

这般一叙,匈奴和刘汉还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起码血缘上亲近不少,当然,就算匈奴的这些单于是刘氏女所生,以她们在匈奴的地位,也不可能改变汉匈之间紧张的关系。

刘禅这边,也把父亲刘备在当上蜀汉皇帝之后重新编排的祖谱列了出来,两边一对照,真是好巧,刘渊居然还是刘禅的外甥。

外甥是什么?

就是姐姐的儿子,这关系可就近了,刘禅很高兴,有了匈奴左部这一个靠山,他在洛阳的幸福生活就有了着落。

刘璿、刘瑶等人也很兴奋,匈奴女子虽然长的五大三粗了些,但个个开放爽朗,完全不惧男子的调戏,要是在床弟间说不定别有一番滋味。

这就象家常菜和私房菜一样,前者是汉人女子,虽然温婉可人,但吃多了也想换换口味,后者是难得吃一次,味道其实差不多,但心里就是会想尝一尝。

在郤正离开之后,刘禅、刘璿的身边已经没有了参谋之人,对于刘宣、刘渊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热情,一贯政治敏锐度不高的刘禅根本没心思去想,匈奴人的目的是什么?至于嗜酒如命的刘璿,则完完全全的成了一个废人。

或许,也正是因为刘氏父子这般颓废的表现,才让他们在历史上获得了善终的下场,毕竟,司马家的从来没有放下过血洗的屠刀。

当然,这个善终还要打一个括号,因为在八王之乱和随后的永嘉之乱中,刘禅在洛阳的子子孙孙被石勒给杀了个干干净净,一个也没留下。

刘渊当上了刘禅的外甥,心中也是分外高兴,接受了汉人文化的熏陶后,他对复兴匈奴已经没有什么兴趣,相反,对于复兴汉室倒是很感兴趣。

在这一点上,刘渊和赵广目标一致,只不过,相同的也就是复兴汉室四个字而已,刘渊想的是借着复汉的名头,让自己成为继承高祖刘邦基业的那个人。

刘渊、刘宣、刘禅的小动作,并没有瞒过司马炎布下的耳目。

事实上,山涛在陪同刘渊参加了安乐公府上宴请之后,就立即赶到了崇德殿内,向司马炎报告了匈奴刘氏的情况。

山涛虽然也是竹林七贤之一,但与只会清淡的嵇康、阮籍还不一样,山涛与司马家有些亲戚关系,当过吏部尚书,执政能力很强,用人贤能也是不错,曾经向司马炎进献过一本《山公启事》,很有些见地。

司马炎正好与胡芳嬉戏一番,心情甚佳,听罢刘宣、刘渊的这一番攀亲之举,笑的差一点眼泪出来。

山涛见司马炎发笑,脸上却是没有一丝笑意,板着脸问道:“陛下因何发笑?”

司马炎好不容易笑停,直起腰说道:“巨源,你难道不觉得好笑吗?匈奴人也配姓刘,他们和刘姓哪里有什么关联,如此生硬攀附,岂不让世人耻笑。”

山涛闻言,却是摇头道:“陛下,臣瞧在席上,刘渊频频向刘璿敬酒,依臣之见,刘宣、刘渊之辈,所图者恐怕不是刘姓,而是想要借此与关中的伪帝攀上关系。”

“匈奴蛮胡,安敢欺吾?”司马炎神情一肃,匈奴人想和关中的伪汉接触,这是想要挖他司马家的墙脚,准备反叛吗,匈奴人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山涛见司马炎动怒,劝说道:“陛下,匈奴五部势力在并州已是尾大不掉,要想对付他们,宜缓不宜急,万一要是逼反了他们,匈奴与伪汉勾结,则河东不保、河内也将不稳。”

“不过,我们也不必过于担心,刘渊即便有心与伪汉私通,也无法越过赵广这一道难关,要知道其父刘豹就是死于赵广的枪下,杀父之仇,刘渊恐怕不会忘记,同样的,斩草不除根,赵广也不会放心。”山涛想了想,继续谏道。

司马炎边听边频频点头,山涛不愧是吏部尚书,一下子点到了关键点上,刘渊、刘宣想走刘衡这一层关系,但实际上能不能走通还是未知数,因为明眼人都已看出来了,关中的伪汉真正作主的并不是刘衡,而是骠骑将军赵广。

“爱卿以为,我大晋眼下,当如何应对伪汉的进攻?”司马炎殷切的看向山涛,问道。

这些日子来,前方战场上屡屡败报,让他焦头烂额,就连寄以厚望的羊祜也没取得多大的战绩,反而倒是惊死了司马孚,让司马炎回到族中被长者说了好一顿。

家是家,国是国。

任司马炎是晋国的皇帝,到了司马家族中,也得听与父亲司马昭同辈的长者的唠叨,这没办法,谁叫他这个皇帝是继承来的,而不是如其他开国君主一样拼杀而来。

山涛想了想,凑近司马炎跟前,小声道:“陛下,方才说起匈奴,倒让我想起一件事来,当年大汉初立,国势待兴,为抵御匈奴人的入侵,多送公主与匈奴为于阏。”

“臣听说赵广此人尚未有妻,如果我们能够选一合适女子与其成婚,那赵广即便想要进攻我大晋,也要考虑家中女眷的想法,要是再进一步能游说赵广投靠我大晋,则伪汉覆亡之日不远矣。”

司马炎闻言,细细一揣磨,山涛的话还真有几分意思。

这伪汉的巴蜀、关中一大片地方是谁打下来的,都是赵广领军打的,没有了赵广,伪汉朝中,就连姜维在内,大晋这边也没什么好害怕的。

“巨源真乃孤之子房也。此事待与皇后商量后定夺,到时还要麻烦巨源来回说项。”司马炎抚掌大喜,眉宇间的愁色一扫而空。

看来国家大事,还是要找山涛这样有名望、有学问的臣子商量,像贾充、荀勖这些人,只会出些不上台面的点子,既起不到作用,又徒让人笑话。

贾充、荀勖还不知道,因为山涛力谏新的策略,他们两个亲近的宠臣被司马炎给嫌弃了,不过,在司马炎的身边,贾充、荀勖都有自己的耳目,山涛今天的话早晚要被他们知晓,晋国内部的臣属间的争斗才刚刚开始。

司马炎回到宫内,与皇后杨艳商量起山涛的建议。

杨艳,字琼芝,弘农郡华阴县人氏,聪明贤慧,善于书法,天生丽质,早在司马炎当晋公世子时就嫁给了他,夫妻两个感情不错,杨艳也为司马炎生下了三子三女,其中就有最为著名的傻子皇帝:晋惠帝司马衷。

杨艳出身弘农大族杨氏,自幼父母双亡,为舅舅赵俊所养,对赵俊感情很深,听到司马炎说起联姻之事,遂想起赵俊哥哥赵虞家的女儿赵粲。

赵粲年龄十六,正是妙龄之时,这个年纪的女子对于英雄人物很是倾慕,赵广虽然被晋国朝堂众臣称为赵阎王,但平心而论,赵广承继了赵云的姿容,长的俊朗丰蕴,与洛阳有名的美男子潘岳相比,也不惶让。

更何况,赵广在战场上勇冠三军,斩将杀敌无数,最近更是阵斩了鲜卑拓跋部落的少酋帅,赢得众多汉人名士的赞许。

要是赵粲和赵广能够结亲,那弘农杨氏就相当于两边下注,在晋、汉两国立于了不败之地。

赵广此时还不知道,他的终身大事,让杨艳这等有不相干的人操心不已。

而赵粲这个女子,他连面都没有见过,要说印象的话,也许就是史书上记载了,司马炎曾将赵粲纳入宫内为夫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