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一百四十九章 流言不可怕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一百四十九章 流言不可怕

作者:晶晶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5 21:24:36 来源:笔趣阁

一朝天子一朝臣。

刘衡登基,新汉国号没有变,依旧是“汉”。

朝堂上的官员、将领却已变了许多,由于临邛的新汉朝廷被魏军攻破,许多朝臣身死或被俘,长安新朝廷一切要重新建立起来,短暂的混乱不可避免。

好在姜维、赵广这两个主心骨都在,宫内又有张星彩在操持,新汉朝堂在补充进新鲜血液之后,又一次的运转起来。

浴火重生之后,其实也有好处。

如诸葛绪、苏愉等后来加入者,本来位置很难安排,像樊建、董厥这样老资格的重臣,又不能削职降职,现在则不然,由于朝中空缺太多,甚至出现了一个人兼两个职位的情况。

尤其苏愉这样有经验的多面手,更是叫苦不迭,只嚷嚷赵广不够体恤,让他负责了太多的事务。

不过,说归说,赵广瞧苏愉的神情,是痛并快乐着,根本没有想要放手的意思。

果然,权力是男人最好的补品。

连续的征战,马不停蹄的征讨。

不可避免的,会给人心里上的强烈疲惫感。

回到长安之后,赵广的一颗心才始安定下来,这里有他一手创立的基业,欣欣向荣又生机勃勃,这里有以复兴汉室为理想的元从后辈,有并肩作战彼此信任的军中袍泽。

关中的内政事务,在上一年度的时候,大的方针其实已经定下,工农业生产在军功授田、募民均田开垦的大政策下,渭水流域的一片片荒田被重新的开垦出来。

趁着战事停歇的当口,赵广也想巡视一下关中的内政,找一找还有哪些做的不到位的地方,特别是俘虏的转化、坞堡的分化以及人才的录用等方面,看似很细小的事情,但如果有疏漏,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从五月份关中各郡农业产出排名来看,扶风郡力拔头筹,成为粮秣生产的领头羊,上一季小麦的高产,让扶风各处的坞堡、农庄在今年,扩大种植的热情更加高涨。

六月上旬,赵广在诸葛绪、诸葛婉、苏绍、苏惠等人的陪同下,一行人到达扶风郡龙门,这里的县尉是前虎步营军侯苏唐,在得知赵广到来之后,苏唐一脸大汗的迎了上来。

“苏县尉,扶风是关中的第一,龙门又是扶风的第一,你苏唐治下的苏庄、杨庄又是龙门的第一,了不起呀!”赵广哈哈一笑,握了握苏唐粗糙的手道。

苏唐受宠若惊,连声道:“这使不得,万万使不得。末将,不,属下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

看着激动不已的苏唐,赵广也很是高兴,他已经发现握手这个后世的礼节,在很多时候能起到拉近彼此距离的作用。

“苏县尉,你这么紧张作甚,莫不是有什么事隐瞒?”诸葛婉在旁,瞧见苏唐紧张又心虚的模样,不禁起了戏弄的念头。

这小女子现在添为赵广身边的书童,忙前忙后活跃的很。

红袖添香。

姣好的豆寇少女盈盈带笑,总能让男人倍加怜惜,赵广也是一样。在他的有意无意纵容下,诸葛婉比历史上的她要更加的活泼机敏。

苏唐听诸葛婉这么一说,吓的脸色发白,本就腿脚不利索的他差一点跪下:“君侯恕罪,属下确实有罪,要是杨兄弟泉下有知,告发了我,我苏唐甘愿一死,以抵犯下的罪责。”

诸葛婉本来只是一句玩笑话,却不想苏唐认了真,还说出这么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来,让她不禁往后连退了好几步,差一点撞到赵广身上。

赵广听苏唐话里有话,忙向苏绍、苏惠等人询问缘由,这两位是苏唐同族,具体情况估计能知晓个七七八八。

苏绍读书人一个,有些抹不开面子,回答吞吞吐吐。

苏惠经过成都之行后,自信心大增,脸上不耐上前禀道:“君侯,这事情说简单也简单,就是苏唐这家伙照顾人家孤儿寡母照顾上瘾了,想要一直照顾下去,结果被人告发了,这事龙门这乡里都知道。”

赵广一听,心中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哥哥去世之后,弟弟照顾寡嫂有了感情,然后决定一起过日子的版本吗?

放到后世,这都不是个事。

当然,在汉代也不算多大的事,汉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发展、大扩张的一个阶段,同时又面临着严重的外族入侵威胁,汉有匈奴、三国之后有五胡、唐有突厥,鼓励生育,多生儿女多为国家作贡献是汉唐的国策。

在三国末年,男女的地位虽然不平等,但还没有到宋明清那种差异大的不得了的地步。

对现在的关中来说,杨方的妻子正是生育的适龄年纪,要是守寡不嫁那才是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苏唐的惭愧估计还是觉得对不起杨方,本来在战场上答应照顾袍泽的家眷,现在却有了感情,说出来着实有些难为情。

“苏博士,这件事情是不是可以编一出戏,好好的宣传一下,毕竟,汉军将士征战沙场,不幸战殁的不少,他们的妻儿也需要有人照看,要是有袍泽愿意迎娶她们,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赵广想了想,对苏惠说道。

苏惠现在的职务是博士,这个博士当然不是后世那样的学历,而是正式的官名,主要负责舆论宣传这一块的事务。

苏惠听到赵广这话,立即点头道:“君侯放心,这件事情,我已经和句博士一起编排了好几场,相信过不了多久,就能上演了。”

句博士!

诸葛婉在旁听到句安这头衔,捂住小嘴差一点笑喷出来,赵广也是无可奈何,句安这家伙已经追女追的走火入魔,无药可救了。

一个小插曲,就在说说笑笑中过去。

苏唐见赵广不是来找自己生活作风上的问题,心中不由大定,整个人也精神起来,他在前面带路,不停的向赵广等人介绍苏庄、杨庄的丰产情况、农作技术,以及管理田奴的经验。

在杨庄的田头,赵广还见到了一个略有些熟悉的人:李辅。

李辅现在也是有身份的人了。因为表现优异,他已经脱了奴籍,并且在龙门入籍,成为新汉关中扶风郡龙门县杨庄人氏。

有了正式的身份,李辅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留在杨庄积极努力的工作,成为了管理二十名田奴的奴头。

这个名称虽然不好听,但却让李辅分外自豪。

从蜀汉的将校到魏国的将军,从魏国的将军到新汉的俘虏,从俘虏到田奴,再从田奴到奴头,李辅有时在梦中醒来,猛然发现自己的一生是如此的跌宕起伏,如此的精彩无比,堪称一部三国小人物生存的经典传奇。

就在赵广在关中视察的同时,贾充奉了司马炎的命令,开始一次次的到安乐公府上,对刘禅进行威逼利诱。

从最开始的称兄道弟,和风细雨的叙说,到后来声色俱厉、强迫嘶吼喝骂,贾充把自己的浑身懈数都用到了刘禅身上。

同时,郤正、李通也先后被贾充借机调离,刘禅在绝望中迎来了真正孤家寡人的日子。

如果这便是此间乐的话,刘禅很想喷谯周一脸的唾沫。

但可惜,他已经没有了这样的机会,不仅仅是因为行动上的不自由,还因为谯周已经死掉了。

“谯周,你也有今天。”刘禅清楚的记得,在听到谯周身死的消息时,他在寝室中是如何的高兴,那种想要喊叫起来却又不能叫喊的滋味,实在是太刺激了。

在一天天的拉据和对峙中,贾充终于找寻到了刘禅的弱点,这个胖胖的蜀国废帝禁不起饿,只要不给他吃东西,刘禅不用二、三天,就会主动的求上门来。

随后的事态发展已经不用猜测,在贾充的安排下,安乐公刘禅在一次宴会上,不轻意的提及到了新汉太后张星彩与将军赵广的“丑事”。

虽然刘禅说的支支吾吾,但这年头传播最快的就是名人逸事,赵广这一年来名头太响,他的事迹晋国上下没有不感兴趣的。

这一“丑闻”传到长安的时候,正好赶上苏惠、句安新排的百戏《龙门杨庄》火热演出。

句安担任男主角苏唐,苏惠担任女主角杨氏,有点倒霉又悲壮的杨方由虎步营中一名孔武有力的都伯出演。

诸葛婉这次也自告奋勇,在戏中客串杨氏的小婢女,戏份不多,但也让小姑娘兴奋的不得了。

固原之战,军侯杨方带领一队将卒拼命血战,用血肉之躯抵挡匈奴骑兵的进攻,用生命维持着防线的完整,当他最后与敌同归于尽的场面上演时,观看演出的百姓禁不住哭出声来。

杨庄初建,杨氏带着幼儿千里寻夫,见到的却是一捧骨灰,心中的悲凉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若不是还有幼儿在旁,杨氏都不想苟活。

随后,苏唐因伤回到龙门,担任县尉,秉承对战场上兄弟的承诺,他一次次的来到杨庄.........。

苏唐与杨氏的故事,只是关中万万千千在乱世苟活的百姓生活写照,让人既感到心酸又感到同情。

当晋国那边传来骠骑将军赵广和太后张星彩的诽闻时,已经有了免疫力的新汉朝堂和百姓,一个个带着鄙夷的神色,对着东面晋国的方向,吐出一口不屑的唾沫。

司马炎、贾充都是出身士族的高门子弟,他们从自己角度理解的流言,在普通的百姓和民众眼里,其实并没有多大的作用。

活着,是赵广到达关中之前,这里百姓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诉求。

为了活着,他们不得不背井离乡,不得不成为流民,不得不附身为奴,依附坞堡。

是赵广的到来,让他们重新获得的土地,重新看到了希望,重新拥有了建设家园、壮大家族的信心。

每每想到这一刻,关中的百姓都会对赵广由衷的感激和爱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