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一百三十九章 不负忠烈之名

五尺道上。

刘谌、宗预、霍弋等人继续向南,他们疲累不堪,他们的队伍越走越散,在被杜预追上的时候,刘谌的身边,只剩下了寥寥的十余人。

霍弋已经气绝,伤重加上行军的颠沛流离、缺衣少药,让他终于支撑不下去了。

刘谌也已经走不动了。

他柱着一根不知从哪里折下来的树叉,扶着宗预毫无形象的席地而坐,眼睛定定的望着天上飘浮的白云。

“大司马,你说我们跑的够远了吧,骠骑将军的人马也该到蜀中了,真想回到成都再看一眼呐!”刘谌喃喃说道。

宗预紧闭着眼睛没有说话,脸上泛起不正常的潮红,身体热的发烫,刘谌在说什么,他已经听不太清楚了。

刘谌又喘息了下,开始对霍弋说道:“霍叔,你能听见吗?其实,在父皇决定投降的那天,我就想要在惠陵前自刎了,现在,能看着大汉又有了关中的基业,想到还有刘衡能够续延大汉的皇位,我已经无憾了。”

“快,快追上去。前面那群人里面,就有蜀国的皇帝?”

一群杂乱的叫喊声远远传来,刘谌艰难的转过头,回望五尺道的北面,只见穿着黑色甲袍的魏军将卒正在快速的追杀过来。

“呵,终于到最后的时候了,大司马,我们一起,并肩作战,不死不休。”刘谌将身体紧紧的靠住山岩,一手扶住宗预摇晃的身体,一手拔出刘备昔日兵器双股剑中的鸳剑。

“前面,可是蜀国皇帝刘谌?”一名魏军带队军侯再次问喝起来。

刘谌、宗预等人此时装束形容已如流民无异,魏军军侯这一路来,遇到的蜀国官员也是不少,在他看来,这些人中间要是有刘谌的话,早早就报上名来了,不会像现在这样顽抗不化。

“都射杀了吧,一群冥顽不化的蜀贼?”军侯冷哼一声,举手向手底下的将卒下令。

这段日子来,他们遇到的蜀国逃亡队伍,除了像樊建、董厥这样早早投降的,还有不少就是拼死抵抗到底的,这些人要是稍一可怜,就会反扑过来。

刘谌持着双股剑,想作最后的抵抗。

他的武艺还算不错,在蜀汉皇族里面数一数二,要是换作往常的话,三、五个魏卒刘谌应付起来都没问题。

但这一次,刘谌已经精疲力尽,连挪动步伐都很困难,面对魏卒射过来的箭矢,刘谌只能艰难的侧一侧身,避开身上的要害部分。

在他的旁边,宗预已经全身插满了箭矢,每被一支箭射中身体,他都会不自禁的颤动几下,但实际上,这位刚烈无比的蜀汉老臣早已死去。

“大汉,大汉!我刘谌只恨..........。”当致命一箭射中刘谌的胸口时,他拼尽全力,仰天大喊一声,随后,手中的鸳剑无力掉落到了尺道上。

刘谌!

什么?这人是蜀国皇帝刘谌,他怎么不早说?

魏军军侯听到刘谌这一声叫喊,心头猛的一怔,这蜀国人都是疯了吗?皇帝穿的和流民没什么两样,而且还拿着把剑想要反抗?

杜预听到刘谌被杀的消息,脸上大为诧异。

这些天来,由于水土不服,杜预患上了大脖子病,眼睛突出,心情焦虑不安。大脖子病,在后世的说法就是甲状腺肿大,其中与食盐的成份关系重大。

杜预没有想到,刘备的子孙,要不是刘禅这种软蛋,在还有力量的情况下,软弱无力的投降,要不是刘谌这种刚烈如田横的莽夫,国都已被攻占,将校俱已逃散,还要顽抗到最后一时。

“也罢,将刘谌等人的遗体都收敛了,装运回去,也好有个见证。”杜预长叹了一口气,无奈的吩咐道。

在没有追杀到刘谌之前,他一门心思想的就是如何抓到刘谌,好好出一出追逃的恶气,但现在面对的是无声息的刘谌的躯体,杜预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这个劲头。

一切都结束了!

刘谌之死,也是代表蜀国真正灭亡了吧。

希望不会再有什么波折了,等蜀中平定之后,他杜预也要回转洛阳,这一趟伐蜀离开家的时间真是太长了。

也不知道家里怎么样?

杜预结束南征之行,待想要返回的时候,赫然发现几乎在一夜之间,蜀中的天又变了。

汉嘉以南的各处县城,由杜预军的将卒守卫,还悬挂着魏国的旗帜,在汉嘉以北、江阳一带,本来是黑色的魏国旗帜又换成了新汉的黄旗。

“这是怎么回事?”杜预追问负责斥候的裨将张雄。

张雄是曹魏名将张颌的幼子,袭关内侯,本来有了侯爵的身份,张雄再不济也能当个富家翁。

可等到司马师、司马昭当了晋王后,张雄这个侯也被人给找个借口削了,原因就是其父张颌早年和司马懿争功,又属曹魏的旧臣,这样的人还能承爵还能重用?

张雄除了子承父业,从军打仗外,也没什么特长,无奈之下,只能加入到了魏军之中当一个中层的将校。

这一次,要不是杜预的慧眼识人,像张雄这样有前科的曹魏旧人是不可能得到升迁重用的。

“回禀将军,五日前,蜀国将领赵广率军攻破成都,丘建将军战死,太守谯周投城自杀,成都周围各城豪族,又叛降蜀国,我军后路被断,多路斥候打探消息未归。”张雄一脸无奈的说道。

杜预心下一惊,赵广这个名字对于他来说,实在太熟悉了。

魏蜀两军交锋,虽然主帅分别是钟会和姜维,但对手之中给杜预最惊讶感受的,就是蜀将赵广。

赵广的生平事迹,杜预手头整理的简牍足有厚厚的五卷,不只是从沓中石围之战开始,杜预这边还有赵广从参加蜀军之后几乎全部战事的记录。

综合分析下来,杜预觉得赵广这个人很矛盾,前面就是平平无奇的一个中级将领,兢兢业业,让干啥就干啥,除了忠勇之外,看不到多少有亮点的地方。

后面沓中之战开始,赵广就完全变了一个人,许多时候杜预觉得赵广再神,也不可能次次都逆转翻盘,但偏偏结果总是打他的脸。

杜预对着巴蜀的帛图足足研究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他将张雄叫了过来:“张裨将,你来看,从朱提一路顺江而下,可以到达什么地方?”

张雄没想到杜预会问他,忙凑过去看向帛图,只见图上弯弯曲曲的一条黑线向东而去,正是大江奔流向东,顺着江水再往东看去,一个圆点坐落在山峡之间,旁边标注着永安两个字。

“将军是说,我们沿江而下,进攻永安。”张雄不自信的问道。

永安这座城池易守难攻,吴国的军队前一阵遣了步协和陆抗两员大将进攻,都没有将其拿下,张雄不确定杜预的进攻目标是不是这里。

“没错,正是永安。陆抗啃不下的骨头,并不代表我们拿不下来。”杜预自信的一击掌,大声道。

“永安城中,有蜀将罗宪镇守,怕是不易攻取?”张雄疑惑道。

“不,陆抗打不下永安,并不代表我们也拿不下来,永安的地形,对由下游往上攻的吴国不利,但就我们现在的位置来说,正好从上游往下进攻,永安的山城优势并不明显,而且,我们的手里,还有蜀国皇帝刘谌的遗体,有俘获的蜀国一众官员,正好可以打击罗宪军队的士气和信心。”杜预沉声说道。

显然,他已经考虑成熟,叫张雄前来,只不过是安排任务罢了。

“张雄,你部立即收拢船只,准备出发!”杜预下令道。

“唯!”张雄领令而去。

杜预看着张雄离开,雄心壮志心头涌起,刘谌的性命已经终结,一干新汉的臣属被俘虏,赵广就算收复了成都又怎么样,只要他拿下永安,到时候魏军占据巴蜀的一半,形势怎么也不会比钟会半自立时差。

而且,赵广的地盘横跨了关中、蜀中两处,中间还有秦岭、米仓山、汉中阻挡,来往甚是不便,赵广就算想发力攻打巴地,也要有兵力才行。

要是王濬围攻罗宪的军队要是不撤,杜预的部队再顺江而下,两路魏军夹攻,罗宪就是再能守,也无法避免永安城破。

至于张雄说的永安打不下来,杜预也不是太担心,司马孚毕竟是老了,没有看到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态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魏吴和议取代了吴蜀联盟。

巴西郡并不是魏军唯一的退路,如果有必要的话,魏军也可以顺着大江,冲出巫峡,到达吴国境内的西陵。

至于后续魏吴之间的交涉,那是后来的事,暂时不要多去考虑,借道过境之事,吴蜀之间就发生过,顶多付出一些代价罢了。

比如:这次南征蜀国皇帝刘谌及霍弋、宗预一干重臣的遗体,就是可以交换的条件,还有俘虏的蜀国的一众官员,也是不错的战利品。

吴国拿到这些,以后就可以和赵广谈条件,赵广总不见得想让刘谌等人死后还在异国受辱。

如果赵广不想接回刘谌等人的遗体,那他就是有篡位野心的权臣枭雄,而那些仍然忠于蜀国的将校、官员必然会对赵广极度失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