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一百十六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

汉军中军所在。

参军李球难得的顶盔贯甲,一副儒将打扮,正在观望战局变化的他,远远瞧见魏容雄壮英武的身姿,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

固原这一战,又将是一次经典团队合作的典范战例。

汉军预设阵地,对固原这一要冲进行改造,辎重兵挖壕、辅兵运输补给、弓弩兵远程打击、重步兵居前抵挡,在参军司的精心谋划下,固原一战的各种有利条件,都被充分的利用了起来。

利用多兵种协同作战的优势,用集体的力量,应对匈奴骑兵冲阵的威胁,这便是参军司的作战计划,刘豹、刘渊不来则已,来了就只能是撞的头破血流。

虎步营重步兵死战不退,就象一道拦河坝,将匈奴骑兵的冲击浪头挡了下来。

军侯杨方脸色刹白,身体摇摇晃晃,右肩处一片殷红,在不远处的地上,握住钢刀的断臂还在微微的抖动。

他这一队六百将士位于最前一阵,已经折损过半。

匈奴骑兵战马的冲击力让长枪不堪重力折断,让竖盾支离破碎,但这些将士硬生生的抗了下来,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让匈奴人切入军阵,分割包围的意图化为泡影。

“虎步,死战不退,死战.......。”杨方急声呐喊着,奋力一扑,将一名匈奴骑将给拉扯下马背,在翻滚之中,他的后背被刘渊掷出的短矛刺中,鲜血喷涌而出

杨方双目圆睁,口中吐着血沫,左手死死的扣进敌将的眼睛里,在一次次的践踏中,他的眼神渐渐失去了光彩。

杨方的妻儿刚刚从陇上迁居过来,分到的田地和劳卒,足以让他的家人衣食无忧,这就是杨方等汉军将士死战的原因。

他们不为虚无的大汉而战,不为某一个将领的私心而战,他们是在为自己而战!

魏容这边匈奴人没占到便宜,刘渊遂将进攻方向调整到了虎步营的另一侧。

牵弘的作战风格一贯是中规中矩,熟谙军法的他将汉军的防御圆阵指挥的不留漏洞,刘渊反复的几次冲击,也只是稍稍的让虎步营军阵松动了一下,等到再想扩大战果时,刚刚撤退到侧翼的陈同劲弩营已经杀了过来。

赵广在中军看的真切,虎步营舍死忘生,守住了匈奴骑阵的冲击,这对于接下来的战事至关重要,如果不出意料的话,刘豹又要使出迂回的老招数了。

程咬金三板斧。

如果放在三国的前期,刘豹、刘渊父子的军事指挥能力,莫说在曹操、刘备面前,就是关羽、周瑜、曹仁等都能吊打他们。

当年,南匈奴的大单于于夫罗在一番折腾之后,也只是在关东闯荡出了一点点小的名气,随即便淹没在了史籍的长河中。

五胡十六国开局,就是刘豹、刘渊灭了西晋,建立的刘汉政权,客观的来说,刘氏父子的综合能力还是很强的,但那要分什么时候,刘豹现在已经衰老,而刘渊明显还没有成长起来,他的身边也还没有网罗到王弥、石勒这样的枭雄。

赵广在这个时间点上,与匈奴五部交战,着实有点占便宜的意思,但若是一直让匈奴人在中原立足扎下根来,那对汉人来说,将是惨烈无比的灾难。

经过沓中、阴平道、江油关、汉中等多个战役的积累,在具体战事的指挥上,赵广的战场经验和判断明显比稚嫩的刘渊要强的多。

在大的战略层面,汉军这边也是兵多将广,李球领导下的参军司在排兵布阵方面更加的灵活主动,能够化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

糜立在辎重后勤方面,得到苏愉苏绍父子、诸葛绪等关中士族的支持,有效的确保了汉军的粮秣和军械供应。

诸多的有利因素作用下,赵广根本不惧刘豹、刘渊的任何反扑。

刘豹所谓的天时地利,不过是他的凭空臆想,没有到固原的实地战场体验一把,仅凭一张帛图作战的匈奴左贤王,已经落入到了赵广布下的圈套之中。

匈奴骑军进攻屡屡受阻,感到战况不妙的刘渊开始焦噪起来。

刚才的冲阵中,他奋力一搏冲破了汉军那名独臂军侯的步阵,但随即马速就降了下来,层层叠叠的汉军人浪让刘渊有一种怎么杀也杀不透的失落感。

“快,快去回报父帅,迅速的从侧翼或者背后迂回。”刘渊脸色铁青,厉声大叫,对着身边传令的匈奴骑卒命令着。

汉军的什么八卦壕沟阵,让他心有畏惧。

呼延保术已经战死,五千精骑折损千余,再战下去,也不过是和汉军拼一个两败俱伤,对于整个战局无多少好处。

匈奴骑兵来去如风,打的是歼灭战,追逃战,象这样和汉军正面列阵撕杀,刘渊已经在槐里有过一次教训,他真的不想再让部落中的勇士流血了。

刘渊率部稍稍后退。

他决定先等一等,让其他四部的骑兵冲一冲。

草原上狼群围攻猎物的方式,就是咬住目标,轮番进攻,一直到猎物精疲力尽。

两翼的战事开始激烈起来,匈奴骑兵的机动能力比步阵要灵活的多,赵广这一边列好的阵形则不好乱动,一旦在调动过程中出现混乱,那将是全军崩溃的结局。

得到前面攻击不顺的消息,刘豹从皮裘马车上站起,骑到一匹火红的高大战马上。

这匹马的祖先来自于遥远的西域之地大宛和乌孙,当年,汉武帝让李广利西征大宛,目的就是要想带种马回到中原。

“元海,这是怎么了,碰到赵广就不行了?”刘豹心中疑惑重重。

对于刘渊的能力,刘豹一直以来都颇为自豪,在他生下的七、八个儿子中,刘渊可以说是第一梯队独一份,在匈奴五部中,刘渊也是打遍各部落后辈无敌手。

却没想到在关中这个地方,刘渊却被来自偏远益州的汉将赵广给压制住了。

这赵广瞧其资历,也不过是中人之资,前期在军中无出众之处,怎么就突然的爆发了,刘豹活了六十有七,也没见过如赵广这样耐得住性子、到国家灭亡之时才显露真本领的人。

“狼旗向前,往左翼移二百步,命令刘猛,给我压上来。”刘豹苍老的脸庞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这是激动之后,头颅里面缺氧的症状,对刘豹这个年纪的老人来说,再是正常不过。

压上狼旗!

刘豹这是要搏命了。

这一仗,他不想输,匈奴部落等得起,他刘豹等不起。

战事激烈,赵广站在固原的高处,眼睛紧紧的盯着匈奴狼旗移动的方向。

前移、左移。

刘豹在一点点的向战场的中心位置靠近,这是匈奴人要出全力的明显信号。

“胡虏这是要拼命吗?谁又怕谁呢,来吧?”赵广冷笑一声,俊朗的脸上露出释然的轻松神情,手中百鸟朝凤枪高高举起。

骁骑营的千骑将卒跟随赵广,催马杀将而出。

马承在左、关彝在右,王训在后,汉军一千骑卒如风卷残云一般,跟随着在乌云踏雪驹后面,直取刘豹的狼旗所在。

与其他主帅不同,赵广统兵作战,一贯冲杀在前,这一种作战风格也影响着关中汉军的各级将领们。

对于赵广的冒险做法,李球、陈寿等部佐都提出过意见,但赵广对此的解释,就是为将者要以身作则,如果将领都不勇敢,部下怎么可能跟着你拼命。

赵广这么一说,立即得到了魏容、关彝、柳隐等勇将的赞同,冲锋陷阵、舍命在先的赵广,符合他们的心目对主帅的印象。

至于危险不危险,打仗哪有不危险的。

按柳隐的说法,人命都是老天给的,他每阵都是冲在前面,却活的好好的,那些躲在后面想要保命的,却一个个的先他死了。

主将带头冲杀!

这在前三国的时候,很是寻常。

战神吕布就经常如此,就连大家有些看不起的大耳贼刘备,也在战黄巾、战徐州时,拿起双股剑冲杀于敌阵。

曹操曹孟德也在虎牢关大战中,独率一支军追杀西凉兵,最后被徐荣给打的大败,险些失了性命。

到了三国的中期,曹刘已逝,孙权在一次次失败后,也失去了上战场的兴趣。加上魏蜀吴三国开始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指挥体系,带兵上阵的文人越来越多,诸葛亮,司马懿等既是谋臣,也是文臣。

文臣统兵,与第一代的草莽英雄们不同。

他们往往在战前谋算的很清楚,这里摆一个阵,那里布一支军,方方面面想的很周全,但往往忘记了一件事。

胜仗是打出来的,不是算出来。

唯有在不可能中创造可能,才能在战场上取得赫赫的战绩。

到了三国的末期,真正既能打,又能谋的统帅已经少之又少了,蜀汉一方,大将军姜维是唯一的一个,这也是姜维在二十年间,不得不独自一人应对魏国前后十余名大将。

吴国一方,丁奉是另一个在战场上杀出威名的大将军,江淮战场上吴国为数不多的几次胜利,都有丁奉的影子存在。

前不久,文鸯刚在潼关杀的匈奴铁弗部人仰马番,现在,赵广面对更为精悍的匈奴左部,一样无所畏惧的杀入敌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