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一百十二章 长安安危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一百十二章 长安安危

作者:晶晶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5 21:24:36 来源:笔趣阁

十二月二十五日。

郝散以流民帅“诸侯”盟主名义,号令各部向长安进军。

这时,有些心思深沉的流民帅渐渐感到不对劲起来,郝散这盟主不过是大家临时推举,打完临晋就要解散的,怎么还没完没了指挥起别人来了。

要是长此以往,假盟主成为真盟主,那自己麾下的这点人马还不给郝散给吞了。

首先回过神来的,是诸侯之一的氐人李特。

李特是十六国成汉政权的奠基人,其祖上是秦州略阳人氏,父亲李慕曾经当过曹魏的东羌猎将,这个人很是雄武沉毅,战略眼光很好,按照历史的轨迹,李特兄弟应该在几年之后,率本族子弟徙居巴蜀。

这一次,他们提前来到了关中,原因多多少少也由于赵广的蝴蝶效应,蜀军北上关中,司马炎命胡烈、胡渊父子一路尾追傅佥军进入天水郡、略阳郡一带。

以胡氏父子一贯暴敛的作风,略阳立即陷入火海之中,当地氐羌大族也不堪压迫纷纷逃离,处于最底层的百姓更是处于生死边缘。

李特代表李家,提出与魏容、寇林的会面,商讨联合起来共同进退事宜。

在九路流民队伍中,魏容军的兵力最少,但实力却要位居中上,李特看的很仔细,魏容、寇林这一支队伍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流民组成。

李家的祖上,来自巴郡的宕渠,当魏大、寇二讲自己这一支是从汉中北上的流民队伍时,李特就眼睛一亮,同乡故土,自然要亲近一些,现在又同处弱势地位,更要相互扶助。

“魏首领,这郝散、齐万年什么心思,大家都清楚,如今大祸临头,你我两家当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才是。”李特一见到魏容,也不多客气,即将想法说了出来。

魏容与寇林对视了一眼,问道:“李二哥,你的具体想法是如何,还请细细讲来?”

李特嘿嘿一笑,道:“两位首领,你们这一支军与一般流民队伍不同,是真真正正打过大仗的,如果我意料不差的话,你们是蜀国的正规军,对吧。”

魏容心头一惊,下意识的将手放在剑把上,想不到改为乞活军的名字,还是被李特看破了身份。

李特见魏容神色倏变,心知猜到了方向,连忙摆手道:“魏首领勿惊,我们李家对蜀国没有恶意,相反,我们对大汉的赵广将军非常倾慕,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望魏首领引见一番。”

听李特这么一说,魏容、寇林松了一口气,身处不知什么立场的流民军中,他们这千余士兵就是艘小船,必须小心翼翼才能确保不被风浪打翻。

“魏首领,郝散要攻打长安,目的除了抢夺财帛外,还有吞并各部的意思,不如我们两家联合起来,一致行动,郝散、齐万年就是想吞并,也不敢轻举妄动。”李特继续道。

魏容点了点头,目光凌厉,说道:“联合也好。要是到了长安城,我们两部驻兵在一处,郝散要是敢动手,我魏大先让他崩掉两颗牙。”

李特大喜过望,有魏容的一番保证,李氏兄弟这一支弱小的流民队伍暂时也有了靠山。毕竟,郝散只要不是眼瞎了,就能看出魏容这一支乞活军不好惹。

长安。

匈奴左部驿馆。

刘渊正在与潜入城内的郝散的弟弟郝度元会面。

“告诉郝盟主,如果他能带二万兵马来,这长安就是他的了?匈奴五部中,有他郝散的位置,大单于或许不可能,当个贤王还是没问题的。”刘渊对郝散的弟弟郝度元许诺道。

郝度元喜出望外,连声答应。有刘渊这个匈奴左部的少帅在背后,他们郝氏兄弟在匈奴部落中就有了靠山。

刘渊与郝散,早在上党之时就认识,甚至于郝散到冯翊,就是刘渊鼓动的,这一次流民军中的传言,多一半也是刘渊派人在背后散播。

郝散、齐万年引诸胡、流民帅合计二万余众,浩浩荡荡向长安而来。

二万流民,若是放到一年前,司马望根本不放在眼里,那时邓艾、诸葛绪、钟会几路大军都在关中,只要派出一支精锐骑兵,就能将郝散、齐万年打的哭爹叫娘。

但现在,魏国的大军在哪里?

死的死,逃的逃,剩余的主力还在蜀中驻防,山高路远,根本回援不及。

面对关中如麻的乱局,骠骑大将军司马望心中忿恨不已。

司马昭太急了,非要在有生之年灭蜀,以彰显晋王大功,为纂夺魏国皇位争取舆论支持。这想法实在太自私了,完全不考虑国力是否支撑的住。这国家姓曹姓司马真的那么重要吗?现在魏国虽然皇帝是曹奂,但大权却一直在晋王府手里。

更可悲的是,征伐蜀国了一年多,蜀国却依旧存在,赵广还反攻到了关中,司马昭却因郁气而亡,对外虽然讲是病故,但市井坊间都在传言是被气死的。

找不到解困办法的司马望只得打点起精神,聚城中官员、士族部曲、私兵约万余人守御,匈奴左部刘渊因勇武有力、能力突出,被司马望委以重任,守卫长安城北。

横门。

司马望难得的不修边幅,须发苍苍,一脸凄然嘱咐道:“元海,长安的安危就交给你了。老夫现在信得过的,只有你了。”

刘渊穿着一身魏国将领的甲袍,看上去威风凛凛,朗声应答道:”大将军请放心,我刘渊在,长安就在。”

司马望欣慰的点了点头,努力挤出一丝笑意:“记得当年,你刚到邺都的时候,还是个五、六岁的稚童,一晃十来年过去了。”

刘渊听司马望这么一说,甚是感动,眼眸微红,连声应道:“大将军对元海的关心,我一直铭记于心,不敢相忘。”

司马望使劲拍了拍刘渊的肩膀,眼睛里带着殷殷期望,转身向其余三个方向巡视过去。

在他身后,刘渊站在横门城楼上,长久的注视着司马望的背影,目光从鄙夷变得狠厉,让人不寒而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