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 第一百零七章 匈奴图谋

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第一百零七章 匈奴图谋

作者:晶晶亮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5 21:24:36 来源:笔趣阁

魏容、寇林这一支军人数只有千余,进入京兆、冯翊之后,魏容拿出赵广事先给他准备好的“乞活军”的旗号,便在关中魏国的控制区域四处游击。

乞活也就是求活的意思,赵广给魏容他们这支轻兵的任务,就是破坏、袭扰魏境和壮大自身,就如当年彭越在巨野泽一样。

这个目标很灵活,所以魏容他们也不需要像赵广那样建立什么根据地。遇到坞堡、流民帅时,能打则打,不能打或绕过,或交好,流民队伍什么样子,他们就是什么样子。

三个多月的游击作战,倒是让魏、寇两人在左冯翊一带闯荡出一些名声,结识了活跃在关中平原上的不少有名人物。

来自秦州略阳的流民帅李庠、安定郡的氐人首领齐万年、河东上党郡一带的匈奴人郝散,这些游荡在关中平原上的豪杰之士,有的已经闯荡出了一些名声,有的还默默无闻没有名气,而或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他们会一飞冲天,震动天下。

魏大、寇二。

这两个绰号俗气之极,也不太好听,但流民帅的称谓最开始就是排座次叫的,怎么顺口怎么来,一贯粗线条的魏容对魏大这个名号倒是挺满意的。

名气这个东西,有好有坏。

一个个坞堡被洗掠,一座座别宅被烧毁,粮秣、财帛被流民抢劫一空。

面对关中士族的哭告,冯翊郡太守解系终于再也忍耐不下去了,这位文人太守手里没有多少兵卒,只能连续向长安的骠骑大将军司马望催讨援兵,可让他失望的是,司马望此时已是自身难保,又哪里能变出来援兵给他。

无奈之下,解系决定直接向邺都的晋王司马炎告急,请求朝廷速速发兵征讨。

信使从冯翊临晋出发往邺都,经蒲坂渡、到河东再往河北的邺都最近,但要经过匈奴部落聚居地区,本来这并没有什么,早些年匈奴人有魏国派出的官员盯着,一敢有什么异动。

但司马昭袭晋王后,匈奴五部却开始不安分起来,派驻到匈奴部落的司马、参军早就被贿赂收买,和匈奴人一个鼻孔出气,再起不到监视作用。

冯翊信使一头撞进匈奴左部地盘,书信被左部帅刘豹截获,冯翊大乱,长安无兵,关中空虚的就如同一个敞开胸脯的女人,刘豹顿时觉得,要是他还无动于衷,不扑上去摸一摸的话,他就不是男人。

天授之,怎能不取。

女人,只要看上了,该上就上,客气犹豫的话,那个敞了胸的女人都看不起你。

刘豹人老成精,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这些年,南匈奴各部势力的增长,原先魏国圈定的河东一隅明显已经不能满足放牧的需要,平坦又丰饶的关中平原给予匈奴人的诱惑实在太大。

名正言顺的借口来了。

刘豹当然不能错过,他已经六十有七,再也等不及了。

——

十月末。

刘豹先遣匈奴铁弗部首领刘猛、刘训兜率五百骑兵、二千步卒渡河,自已则另率五千匈奴精骑在河东渡口驻守观望,要是一切顺利的话,他们就随后跟进,实际占领冯翊,至于是否拿下关中,刘豹暂时还没有那么大胃口。

铁弗部,匈奴支系,是右贤王去卑所在部落,这个部落的刘姓也和刘豹一样,是从汉朝宗室嫁女而来,其真实的姓应该是赫连。

赫连部落严格来说,属于杂胡一部,但在历史上也留下过浓墨的一笔,当然,留墨的这个人不是刘猛。

刘猛此人名字甚是霸道,但实际上武力很是一般,他更多的是凭着能出主意的头脑,匈奴部落中,勇士从来不缺,缺的是有想法的人。

不过,在匈奴部落中,没有勇武是绝不可能做大的,这也是刘豹放心让刘猛带兵的原因。

刘猛先出关中,主要的任务就是占地方、抢人口,抢所有能抢的东西,先事实占领,后面再和魏国朝廷讨价还价。

匈奴人的这一手,和后世阿三国在边境线上屡造事端如出一辙。

借着这一次关中难得的空虚机会,刘豹要好好的试探一下司马炎这个新晋王的魄力和能力。如果司马炎震怒打压,那损失的只不过是铁弗部落,伤不着他匈奴左部元气。要是司马炎应对软弱,那匈奴五部就会聚集而起,挥兵直取魏国最为重要的核心腹地。

匈奴人的突然到来,一下将活跃在冯翊一带艰难求活的流民队伍打的散了架,刘猛用兵极是狡诈,所到之处,各部流民帅或逃窜,或投降,几无还手之力。

虽然流民武装没有什么好东西,但这年头人口就是资源,连续的吞并了五、六支流民队伍之后,刘猛的队伍已经壮大到近五千人,远远看上去他们已经与流寇无异了。

实力扩张之后,刘猛的野心也起来了,刘豹利用铁弗打头阵,刘猛也有心借力打力,他把下一个进攻目标转到了魏容、寇林这支流民军身上。

他已经从俘获的流民帅那里得知,一支千余人的流民队伍在华山附近活动,其部甚是精悍,击败他们之后,刘猛在关中一带将再无对手。

魏容、寇林与刘猛的匈奴胡兵在华山一带遭遇,见胡兵来势汹汹,两人商议之下硬拼显然不是个事,稍稍抵抗后即向南撤往峣关、蓝田方向,这里再往南走就是武关道,商洛道,山岭重叠,对习惯了山地作战的魏容军有利,匈奴人则无用武之地。

刘猛在丘陵山地追杀一阵,收获寥寥,反倒被魏容借着地势连打了几个伏击,折损匈奴胡兵五十余名,没有便宜可占,刘猛转向往东,继续向潼关进军。

如果能够拿下潼关,就是锁住了关中与关东的咽喉,下一步守住的话,关中就是匈奴人的囊中之物。

不得不说,有头脑的人往往想的太多,聪明过头也是不好。

刘猛此时,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的进军转向,会与从洛阳向关中增援的文鸯部正好撞上,两军遂在潼关以西爆发了一场遭遇战。

——

潼关。

文鸯征尘未洗,站在已成一片废墟的关隘上,注视着一队队正在通过的魏军将卒。

这一次进军关中,是他自淮南投奔魏国之后的第一次掌兵,本想着能够大显身手,却不想临到出征前,编练的四万将士却又被抽调到了南方。

淮南那个地方,文鸯是回不去了,毕竟有父亲文钦投吴的先例,就算他想去,司马炎也不会让他去。

关中的情形如何?

文鸯这些天来,也在不间断的收集各方的情报,而从掌握的情况来看,用一个乱字来形容并不为过。

关中本来是魏国雍州刺史辖地,司马望这个骠骑大将军假节,督雍、凉诸军事,大将军府就设在长安。然而,随着魏军主力的南下,蜀将赵广的北上,关中也开始被各方不同的势力割据。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文鸯冷哼一声,抬起一脚,将关隘上一块石头踢落关下。

石头滚落的阴影处,监军阎宇就象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子,静静的站在那里,久久没有说话。

在文鸯军中,他也没有什么交好的将校,对于这一位从蜀国投降过来的将领,魏军将校个个瞧之不起。

“传令各部,迅速进军,不得停留,行军目标:长安。”文鸯大步走下潼关关楼,沉声下达命令。

既然无法理清头绪,文鸯也不想再去动脑筋,对于用兵打仗,他文鸯一直以来的作风都是直接了当,猛打猛冲。

谁要是不服,就来找他文鸯单挑一番,到时候打他一个心服口服。

刘猛所部形似流寇,又向潼关杀来,在急切渴求一战的文鸯所部魏军将士眼中,那就是拦路之敌。

有什么样的将领,带什么样的兵。

魏军主帅文鸯、先锋文虎俱是勇将,一贯信奉的是以强对强,智谋对他们来说,实在有些多余。魏军将卒在洛阳整编数月,求战意愿强烈,见到有敌挡路,各部将校立即杀将而出。

铁弗部落的胡虏见对面有敌杀来,也没有辩解的想法,他们这些天打胜仗太多了,眼界已经高了,魏军又怎么样,不管是谁,先打赢了再说。

然而,铁弗人终究还是自大过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