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走出大山的云 > 第二百八十六章操心

走出大山的云 第二百八十六章操心

作者:山谷村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5:19:34 来源:笔趣阁

黄昏时候,尚云和李鱼儿回到了李鱼儿家。来到李鱼儿的家,尚云发现李鱼儿家变了大样子。

曾经破烂不堪的三间土窑洞变成了砖窑洞,水泥砂浆粉面,砖头地代替了原先的土地面,砖头起的炕墙上面贴着瓷砖,接地面的一米墙壁也贴着瓷砖。

原来的土院子不见了,一半的土院子变成了石头水泥做成的集流场,另一半铺上了红红的砖头,没有了一点点土尘尘。

院子有了院墙,红砖头起的院墙,铁大门,在靠近集流场的院墙旁边打了一个砖箍窖,三层水泥台子,砖箍窖能收30方水。

政府给箍窑补贴了13000元,给集流场补贴了3000元,给水窖补助了2000元,钱已经打在了李鱼儿的卡上。

李鱼儿卖了家里的黑山羊,换来了2万多元,加上政府的补助,短缺3万元多,尚云给垫支出了。

按照村上的规划,三年内要全部解决尚家河村村民的住房和饮水问题,确保尚家河村家家户户有安全住房和安全饮水。

五千块钱做集流场和水窖基本够,村民们除了投入人力外,基本不用自己掏钱。

尚家河村十年九旱,大家吃的水要么是沟里的泉水,要么是河里的长流水,取水都在一里外。

家家户户之前取水基本要到沟里靠毛驴驮,水井和水窖的建成,改善了村民们的用水问题,也节约了大量的取水时间。

饮水指标下达后,村民们争着抢着要,村上按照取水最远的户分配了今年的指标。指标下达后,没有一个月,大家都完成了打井或者打窖任务。

相比饮水,村民们对建房或者箍窑洞,积极性不高。一万三千块钱的住房补贴,无论是建房还是箍窑洞,勉强只能够箍一个窑洞或者建一间房子。

尚家河村的村民多孩子,家庭人口以六到八口人、以三代共同生活的家庭占多数。一间房子明显是不够住的,最少也需要三间房子或者三个窑洞。

住房指标下达后,村民们觉得建房或者箍窑洞需要自己拿出一部分钱,提起自己掏腰包,大家都不情愿。

今年的住房指标下达后,多数已经完成任务,剩下六户,住房破旧不堪,但自身建房意愿弱,李支书和尚云分别包抓了三户。

下一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将对那些地方破旧、需要修建的住户商量对策,一户一策,采取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包户的方式,在今后两年内让他们住进安全住房。

想要村民们自愿拿出一部分钱去给村民们建房,需要村组干部、乡干部、驻村工作队一起入户做思想工作,一次又一次做思想工作,如果做不通,就需要自己掏腰包垫支钱。

提起垫支钱,村干部一年也就一万工资,乡干部一个月也就三千多元,全家人都靠着这点工资,垫支了钱,自己家就要挨饿受冻。

李鱼儿就是尚云包的住房有问题、经济有问题的三户中的一户,为了帮助李鱼儿住上安全住房,尚云垫支了三万多元,剩下的两户,虽然尚云去给做了三次工作,但依然没有动工,等着尚云给往回拉砖瓦。

政策越来越好,村民们的工作却越来越难做。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句话用在尚家河村部分村民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看见李鱼儿和她爷爷终于有了安全住房和安全饮水,尚云打心眼里高兴。可想起他包着的其它两户,他心里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对尚云来说,他现在手中并没有多少可以自由流动的资金,他这些天一直靠着直播赚来的钱生活着。

给李鱼儿垫支三万多元收拾地方,毕竟李鱼儿和他是朋友关系,出于情理之中也应该帮助。

给其它两户如果把钱垫支了,能不能要回来,都是个问号。他们一分钱都不想往出拿,就等着政府全投资。

李爷爷看见尚云和李鱼儿进了院子,露出豁豁牙,带着笑,说道:“尚云呀!你这个娃娃用的是什么手段,把我孙女迷得神魂颠倒的?”

尚云笑道:“当然用的是****呀!”

李爷爷摸了摸胡子,说道:“我这孙女心眼高,城里好几个富家子,她看不上,怎么就看上了你这个山里娃?我想来想去,觉得你一定是对我孙女用了什么手段。”

尚云笑了笑,说道:“李爷爷的皮影娃娃做的好,这个手艺可不能失传。”

提起皮影娃娃,李爷爷来了精神,从木头箱子里面翻出一个泛黄的皮影娃娃,递给尚云看。

“老箱子原来有二百三十五件皮影娃娃,卖的就剩下了这一件,本来打算都卖了去,最后想着钱有多少都花了,还是留几件做个纪念。三年前,还留着十一件,这三年,也禁不住外面的人要买,便卖得剩下了这一件。”

李爷爷说着,给铜烟锅装满了旱烟。

尚云看见那是一位少女皮影娃娃,上了彩色,穿着绿红相间的裙子,头上带着五色彩冠。

“这是一位官宦人家的姑娘呀!看起来李爷爷也爱美女呀!”尚云看着皮影娃娃说道。

李爷爷嘴里叼着冒着烟的旱烟咀子,旱烟咀子是一个深红色的玛瑙咀子,说道:“难道只准你们这些年轻人爱美女?我们这些老头子就不能爱了?”

尚云说道:“庄家洞里的没牙奶奶虽然上了年龄,可风韵犹存,老想在人前刷存在感,李爷爷,你如果有那个心思,不妨多去看看她。”

李爷爷摸了摸白胡子,说道:“那个老婆子,年轻时候的确漂亮,迷倒了一片人。她四十五岁守寡后,身子自由了,被众人捧上了天,开始对别人指手画脚,长期以来,对别人指手画脚就成了习惯,现在想改这个习惯也难呀!”

尚云说道:“是呀,她本来到了颐享天年的时候,还要操那么多的闲心,她累,身边的人受她管教更累。”

李爷爷说道:“那个老婆子和你这个娃娃一样,都认为给别人操心就是帮助别人,长了一颗操心的命啊!”

尚云听李爷爷如此说,觉得自己和庄家洞那个没牙奶奶还真有点像,就是爱操闲心,总想着要为别人做点事。

“为大家做事,做好了,皆大欢喜;如果做坏了,就会被众人往死里头骂。你这个娃娃,心里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李爷爷说道。

尚云说道:“我最近老想,如果贫穷的人能够自强、富人能够仁慈,那么贫富差距就会缩小。我虽然不是很富有,但在尚家河村也算一个富人,我想我应该对村里人仁慈才对。”

李爷爷说道:“但愿你能够对我的孙女好,她八岁便离开了娘,是我一手看着长大的。她脾气虽然不好,但也算直率,为人没有心机,不会记仇,心肠软。”

尚云说道:“我在庄家洞时,庄杏子爷爷说我的生身母亲是李家洞人,不知李爷爷知道不知道这件事?”

李爷爷说道:“那个老头子,就是在无中生有!”

尚云问道:“李爷爷知道不知道我的亲生父母是谁?”

李爷爷说道:“庄大夫也许知道一点,可惜他一个月前放羊时被洪水冲走了?”

尚云大惊,他本来想有机会了去问问庄大夫,没有想到他却意外走了。

想起一个月前那次大水,他和三位大叔光着脚在雨中救了一个不知感恩的泥人,曾经他想着进城后,给那三位丢了鞋子的大叔买双鞋,却忘记了。

庄大叔家里情况比较好一点,是非贫困户,他的羊进不了清水湾黑山羊养殖场。

如果庄大夫的羊进了养殖场,就不会发生被洪水冲走的事。

“那次暴雨起雨急,三个月没有有效降雨,庄大夫庄里附近的草被羊吃完了,赶到十里外的山沟去放牧,地势低,暴雨太猛,他和四十九只羊都被冲走了。”李爷爷说道。

村里许多非贫困户并不是天生下来就家底好,他们中许多人为了生活,常常付出了比其他人更多的辛苦,他们的日子过得不错,都是苦出来的。

在尚家河村这个地方,日子过得好一点的,除了家里有吃财政工资的人外,就是那些比别人多流了许多汗水的人家,都是在汗水中多了一份比别人好一点的家境。

对于尚家河村的非贫困户,他们的生活多数非同一般的辛苦,当一些人还在床上躺着睡觉时,他们已经犁了二亩多地。当那些人睡醒了开始套着牛驴犁地时,他们已经卸了牛驴,赶着牛驴回了家,开始干起了另一件农活。

这些非贫困户也是村里应该帮助的对象,绝不能忘记了他们!尚云对自己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