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走出大山的云 > 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活(12)

走出大山的云 第二百二十六章生活(12)

作者:山谷村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5:19:34 来源:笔趣阁

人生是一场心的游走,沿途总会放着一个充满墨水的笔和一张薄薄的纸,有人拿起了笔,写下了自己的故事,有人拿起笔,记下了路人的故事,有人自顾走,把心交给了天地。

今天我离开了我的养殖场,我的大姐要回来了,我得回家去看看她。

我对大姐的影响并不深,大姐比我大八岁,我刚出生时,大姐便上了小学。

我上小学时,大姐上了初中,上了初中的大姐,经常住校,偶尔周末回来背馒头,也是半夜三更回来,黑乎乎离开了家。

曲柳湾初中离我家六十多里土路,大姐来来回回跑,回到家,便黑了。

在读书识字上,大姐是我们姐弟四个人里面最笨的,经常看了一遍书,返回来,不知书上说的是啥,需要重复第二遍第三遍去看。

大姐之所以能够考上大学,得益于她“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那种死磕到底的精神。

大姐读了三年高三,终于考上了大学,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大姐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全家人都是高兴的,包括我也是非常高兴的。

那个时候虽然家里贫穷,但卖了一部分黑山羊,还有黄豆,也就凑够了大姐第一年的学费。

我和三姐都放过羊,下地割过草,但大姐没有。父亲母亲接受了考上大学就有了一份体面工作的思想,对我的大姐寄予了厚望。

父亲母亲希望我的大姐能够考上大学,能够给我们姐弟三个数一个榜样,就很少让她去地里干活。

我吃过的苦,大姐没有吃过。大姐走过的路,我也没有走过。

一个月前,毕业了的大姐不再要我给她汇生活费,她虽然没有找到正式的工作,但一直在当家教,赚的钱够她生活。

大姐学的师范专业,本科生,环江县缺老师,如果她能够回来,可以不用考,直接可以被分配到乡镇初中去教书。

大姐说,她不愿意回来,好歹念了这么多年书,如果跑回来山沟沟,那就对不起大和妈给的学费钱。

大姐准备在城里找个工作,可现在大学毕业生多,大姐先后去应聘了好几个小学的教师,都没有能够应聘上。

按理来说,大姐应该心死了,应该回来了,毕竟回到环江县,弄一个初中教师当还是挺容易的事,但大姐犟,就认定了一个理,死活也要留在城里。

尚家河人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犟。母亲说,之所以尚家河村人犟,那是因为尚家河的水多石头,人喝了满是石头的水,当然身体多石头,板筋就犟。

大姐为了留在城里,除了给一个有工作的人家娃娃当家教外,还租了个房子在备考公务员。

大姐说,今年考不上公务员,明年继续考。明年如果考不上,后年继续考……直到考上那一天。

我为大姐这个近乎于疯狂的想法而吃惊,我想起了蒲松龄先生虽然写出了流芳百世的《聊斋志异》,但和大姐一样犟,执著于考试。

蒲松龄考了一辈子科举考试,到了老,还停留在秀才这个档次上。大姐会不会为了一个公务员,去考一辈子呢?

大姐对我说,人一生就是在考试,考上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就是考试的第一个阶段。

接下来,就是参加工作考试,工作后,要想有所作为,还要不停地考,过各种各样的关卡,拿上各种各样的证书,才能够活下去。

我一直认为种地是最累人的,听了大姐的话,我觉得这些考来考去的读书人的累并不亚于种地。

我想不明白,既然如此累,何必要读那么多书?

大姐说,我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读书人考来考去,就是为了生活的更好。今天吃的苦,是为了明天生活的更好。

我终于明白,即使读了更多的书,我们这些农村苦孩子,要想在城市里找一个立足之地,还是要继续去吃苦。

我暗暗祝愿,大姐能够尽早走出生活的苦。

我赶回家时,大姐还没有回来,母亲正在收拾窑洞,好让大姐回来有个住的地方。

母亲让我帮助她把那些古董往整齐放一放,我提起一个煤油灯,准备当垃圾扔了去。

母亲说:“放下!放下!不要扔,万一没有电了还要用。”

我看看那落满尘土的煤油灯,灯芯子已经发黑,灯瓶子是一个装过墨水的墨水瓶,灯盖子上有一个麻钱,是乾隆王朝的麻钱。

除了这个熏黑的麻钱,也没有什么值钱的,没有电了,可以点蜡烛呀,再说现在也没有了煤油,加油站除了柴油就是汽油,唯独没有煤油。

“狗牙子,你发什么愣,赶紧把煤油灯放下,把这些羊毛毡拿出去晒一晒。”母亲对我说。

我提着铺在土炕上的羊毛毡,开始往出走,羊毛毡上沾满了尘土。

母亲提了一个红柳木棍跟着出来,来到院边,她扯着羊毛毡的一头,我扯着羊毛毡的另一头,母亲说:“狗牙子,扯好,我要打毡了!”

母亲说着,举起手中的红柳木棍,开始往羊毛毡上打,顿时尘土飞扬。

我闭上嘴,防止尘土钻入我的嘴里,不一会我的脸上和头上落满了尘土。

二分钟后,手中的羊毛毡终于不再冒土,母亲让我去拿第二张羊毛毡,打了第二张羊毛毡,开始打第三张。

土炕总共九尺长,刚能扑三张羊毛毡。

“狗牙子,把窑洞里放着的那两张羊毛毡也拿出来晒一晒,那是我为你结婚准备的。”

我跑进窑洞,抱出了两张白羊毛毡,新的,还能够闻见羊的味道,白的如雪。

“这两张白羊毛毡,是四年前擀做的,一张花了十斤白绵羊毛,咱家没有白绵羊毛,还是从你姑父家用小米换来的。”

“两个毡匠连洗羊毛到擀毡,花了三天才做成,卖了家里一个大山羊,才给他们把工钱打发了。”

“去年翻出来,里面睡着十来个精屁眼老鼠儿子,好在老鼠没有咬,只是拉屎撒尿弄脏了,我洗了洗,还是能看出来。”

“你结婚时,就把有老鼠屎尿的这张铺在你的身底下,另一张铺在你媳妇的身地下。”

“娘也是女人,女人这一辈子不容易,十月怀胎,生一个娃娃,骨盆裂开一次,身体走一次气。”

“人活着就靠一口气,女人为了生娃娃,也就走了气,所以女人多病。”

“狗牙子,你结了婚,一定要体贴你媳妇。月经期,不要叫干重活,你一个大老爷们,就放勤快点。”

“还有,肚子有了孩子,你不要乱动,胎儿在肚子里,那样对胎儿不好。”

“这些话,娘在你结婚前必须要告诉你。”

“李家庄的那个丫头,我已经给你问好了,她爷爷说,只要丫头同意,他就同意,至于彩礼钱,就随心。”

“娘在想,虽然人家说是随心,但山里的姑娘彩礼钱都高,人家二十万,咱们就是随意,也不能太少。”

“我和你大商量了,准备端十六万正礼,立娘钱、花红线还有阔袖钱准备端两万,现在姑娘结婚都要三金,还有要给姑娘买衣服,加起来也得二十一万左右,还不包括娶人过事。”

“狗牙子,为了尽早把人家的姑娘娶进门,赚到手的钱,你得细数点花,家里最多能给你拿出来三千块钱,剩下的钱你得自己想办法。”

母亲说个不停,我听个不停,窑洞的破烂多得堆满了地,母亲就是舍不得扔。

我捡起一个破瓷缸准备扔了去,母亲说留下给鸡舀水;我拿出一个酒瓶子要扔,母亲说,留在院畔打碎了,埋在韭菜地里挡瞎瞎鼠。那瞎瞎鼠可讨厌了,总挥得吃韭菜根,就让破瓶子把那瞎种嘴刮了去。

各位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弟弟妹妹,感谢你们的支持。你们的支持,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