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走出大山的云 > 第一百六十章深层次问题

走出大山的云 第一百六十章深层次问题

作者:山谷村夫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5:19:34 来源:笔趣阁

听尚云如此说,众人重新把目光聚焦在尚云身上,想听听尚云突然冒出来的这个不成熟的想法,可这个时候尚云却低头陷入了沉思。

李大毛最性急,看着尚云不说话,说道:“尚主任,你就不要一个人琢磨了,说出来大家一起琢磨琢磨。”

尚云抬起头,说道:“那我可就说了,不对的地方,大家可要包涵。”

高万和挺直了腰板,说道:“尚主任,不要磨磨唧唧像个娘们,你就大胆说吧。”

尚云说道:

“最近,我看了许多关于农村发展方面的书。这些书虽然讲的内容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一样的,今后的农村要发展,从根本上讲,是农村要留得住人。

在所有的因素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离开了人,谈农村的发展,就是在说梦话。

结合我的学习,我认为当前我村最迫切的问题是,需要培养一批新型的职业农民。

什么是新型的职业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在坐的大家也许会问,尚云,你谈新型职业农民,我们这些种地的算啥?我可以坦率地告诉大家,我们这些种地的就是传统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差别是非常大的,下面我主要说根本的不同之处。

新型职业农民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职业”,离开农业,他们照样可以找到工作,他们选择从事农业,重要是乐于留在农村发展农业的,把发展农业当成了一种自己自由选择的职业。

传统农民是一种被动烙上的“身份”,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为生,除了种地为生,他们没有其它的选择,离开了土地,他们就失业了。

新型职业农民可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

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主要以发展产业为经营的特点,这也就是大家常常说的要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专业技术型职业农民以从事技术劳动为经营特点,比如用机械化耕种和收割代替过去以人力耕种和收割,以科学的种、养殖技术代替传统的粗放型种、养殖。

下面,我重点说说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

提起让农民通过种地提供社会服务,大家一定觉得很荒诞,但国内已经开始产生了服务农业,绝不是痴人说梦。

如果大家有兴趣,我给大家接着说。”

这是一个关系到全村农业提升和转型的问题,尚云想尽量用通俗一点的话讲出来,但有些基本的点还是要讲清楚的。

也许大家一时半会也听不懂,尚云停顿了一下,看一下大家的反应。

李支书言道:“尚主任,你的话说了一半,继续往下说。”

万三强说道:“尚主任,虽然我老万是一个老粗,但听你如此说,好像在听神话故事,你就接着说,我要听听落脚的地方在哪里。”

马经理说道:“就是,继续。”

众人纷纷表示愿意继续听下去,看着大家也是诚心诚意,尚云觉得应该让大家接受一些新思想,只有大家的思想跟上去,才能够真正的成为生活的强者。

尚云接着说道:“

给社会提供服务的农业,目前主要有休闲农业、会展农业、景观农业、创意农业、阳台农业新业态。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可以深度开发农业资源潜力,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型农民模式。

会展农业就是有关农业的展览和会议。展览是指各种农业博览会、交易会、订货会、展览会,会议则包括各种农业论坛、洽谈会。

创意农业包括产品创意、服务创意、环境创意和活动创意等,目前主要以产品创意和活动。

阳台农业从字面理解就是在阳台空间上搞农业,实行栽培无土化、设备智能化。

我说这些,是想给大家传达一个信息,种地并不是你种几百亩地才叫种地,在小小的阳台上也可以种地,而且在阳台上种的地比你种上百亩地的收益还要好。

我们尚家河村地广人稀,家家户户几乎种着上百亩地,累死累活的,没有什么收益!

我们要做的,就是培养一批懂技术、有知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大家也许以为我在讲神话故事,也许以后那是人家发达地区的事。

但这里我要说的是,我想把我们村那些愿意留下来的人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

今后,如果我继续当这个村主任,我将会努力为那些留下来种地的人提供农业生产型服务。

农业生产性服务是指贯穿农业生产作业链条,直接完成或协助完成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作业的社会化服务。

我将通过开展农机服务、农技服务、土地托管、羊只托养、动植物疫病统防统治等,引导农户实现“服务外包”,为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问题提供出路。

我将会以提高村民、扶持村民、富裕村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目前,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不光我们村,就是全国各地的农村都出现了留守农业人群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

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不但成为了我村当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许是当下国内整个农村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将以从事农业作为固定乃至终身职业,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解决了“谁来种地”的现实难题,更能解决“怎样种地”的深层次问题。

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关键时期,大量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越来越多被引入到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迫切需要高素质的职业化农民。

然而,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农民是一种生活在农村、收入低的群体,是贫穷的“身份”和“称呼”,而不是可致富、有尊严、有保障的职业。

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脱离了土地,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农民。

这一部分农民跑到城市挣钱,有的数年不种地,他们已经彻底放弃了在农村种田。

这些外出打工的农民,一部分已经在城里买下了楼房,在城里扎了根,靠他们回家种地带动村里发展根本就不现实。

还有一部分外出打工的,虽然他们在城市扎不下根,但除非老了、干不动了,也许才会回到农村,这一部分人还是靠不住的。

这些年来,从尚家河村走出去的大中专学生,甚至农业院校毕业的,除了给家里人欠了一屁股外债,他们毕业后,根本不愿意回到农村工作,靠他们发展村里经济也是靠不住的。

目前为止,留在村里耕种的,也就是守家的,除了可怜的能数过来的几个年轻人,其它的人统一年龄偏大。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尚家河村将长期处于老龄化村落。

“今后谁来种田?有没有人留在村里种田?”,大家都想一想,问一问,你们的儿子会回来村里种地吗?

如果他们都不愿意回到尚家河村种地,今后谁来种地?

因此,村两委必须未雨绸缪,彻底从尚家河村的深层次矛盾上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我认为当前尚家河村深层次的问题,就是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就是从现在起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最后我回归到今天这次大会的主题上,关于这五万元贴息贷款,要不要贷的问题上,如果贷,贷出来干什么。

我建议各组组长今天会议散了以后,打电话问一下各家各户,他们有没有意愿当新型职业农民。

如果有意愿,就把款贷出来,缺技术的到技术部门去学习技术,缺设备的就去购买设备,缺经营观念地去学习先进的经营观念。

我想应该对所有的贫困户,一家一户拿出一个方案,如果贫困户自己考虑不到自己要干啥,可以和我还有在坐的大家商量。

不搞一刀切,可以养羊、养鸡、养兔子,也可以种植药材、小杂粮,一户一个发展模式。

如果各组组长对村民们说不清,我建议开个贫困户大会,我来给大家讲。

通过讲,让大家知道把贴息贷款贷出来后自己要干什么,究竟要向那一个方向发展,避免村民们一窝蜂上,也避免村民们拿着贴息贷款盲动。

这是我的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对不对,大家一起来决定。”

尚云终于说完了,李支书率先鼓起了掌,大家跟着鼓起了掌。

热烈的掌声过后,大家商量了一下,最后一致认为,还是召开一个贫困户大会,让尚云在大会上给贫困户讲清楚讲透彻。

谢谢everlosa的支持,每天看见你默默地支持我,我真的很感动,很温暖。虽然我不知道这本书投入社会后,最终的命运是什么,但我会努力的写下去,力求写得更好。为了感谢你的支持,今天特加更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