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金圣祖 > 第八十二章借粮

金圣祖 第八十二章借粮

作者:北宫释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4 23:55:28 来源:笔趣阁

完颜璟在众臣走后气的胡言自语道:“以后打下南宋一定要将那些士大夫全部贬为河兵河奴,让他们世世代代去修河,去偿还自己的罪孽。”

……

山东西路曹州城墙上,曹州刺史段铎,在一群曹州官吏的拥簇下来到城墙上看着城外拖家带口的难民。

曹州刺史段铎看着城外不下万人的难民,问一旁的曹州同知道:“城外之民为何不放入城中?”

一旁的同知官回道:“禀上官,城外难民太多,城中所居不下。

城中捕快巡检人手不够,若是将其全部放入城中,一旦做起乱来,恐不为州县所制,望上官明察!”

“唉!”曹州刺史段铎叹了一口气道:“天发大水,百姓受难,何苦啊!

既然不能放民入城,那就在城外多搭些帐篷草房,让民众有个安歇之地。

民众估计所留粮食不多,州衙要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派一些官兵在外面维持治安秩序,万不可发生一些犯罪之事。”

一旁的同知官闻言一脸难色,支支吾吾的开口道:“上官有所不知,搭建草棚大家伙挤一挤还能做到,维持治安都是好办。

可开仓放粮却是万般无奈啊!

城中州仓所留粮食根本不够大家吃的,哪怕一天一碗稀粥吊着,恐怕也坚持不下十天就得断粮了!”

“什么!”曹州刺史段铎不可思议的问道:“怎么城中粮食会这么少?

本官记得之前不是还有很多存粮吗?”

同知官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看向了一旁的州判官让他回答。

判官在同知官的示意下开口解释道:“城中之前是有很多存粮。

可下面县镇存粮不多,前几天向州中求救,粮食都已经拨给了下面县镇了。

现在州中根本无粮!”

曹州刺史段铎听后急道:“这可如何是好?

路治与朝廷往下拨粮恐怕都在十天之后了。

城外百姓一旦断粮不知要饿死多少。

如果再受一些野心家的挑拨,恐怕一场祸事就要发生在眼前!”

曹州刺史能想的的问题,其他官员也都想到了,可是没粮就是没粮!

个个都急的满头大汗,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在一群官员身后的一个小官出言道:“上官勿急,卑职知道哪里有粮!”

众人听到此言后,都转头看向出声之人。

只见这人是个司军,管理捕快巡检的从九品小官。

“哦!你什么名字,是何职。你真知道哪里有粮?”曹州刺史段铎激动的赶忙问道。

那司军出言道:“禀上官,卑职属州司军,唤王哥儿,卑职的确知道哪里有粮,而且离州城不远。”

“到底是何地有粮快快说来!”一旁的同知赶忙催促道。

司军王哥儿道:“回诸位上官,济阴驻军有粮!

济阴驻军千人,但粮草可供驻军吃一年有余。

不要多说,让其借出几个月的粮食就已经够了。

到时候朝廷的救济粮也会运到,咱们到时候再把粮食还给他们就行了。”

王哥儿说完后,城墙上一片鸦雀无声!

众人并没有赞赏王哥儿的注意,就连曹州刺史也是一脸为难之色,不知该如何开口。

王哥儿见诸位上官都闭口不言,不解的问道:“不知卑职所说有何不妥当之处?”

几位曹州大佬都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一旁的签判州事这时开口替诸位王哥儿解惑道:“你也说了是济阴驻军,可济阴驻军不归我等所管。

没有兵马都总管府都公文,咱们想要借粮,恐怕是一粒粮食都借不到!”

“这!”王哥儿不服输的道:“那难道就这么看着外面的百姓活活饿死!

有粮却用不到,这是何道理!”

曹州刺史段铎看这王哥儿的一腔热血,心中心欣慰,不想冷了这等忠义之人的心,开口道:“去试一试也无妨。

王哥儿你的品级太低,如果让你去借粮,恐怕连军营的大门都进不去。

李签判,就由你去济阴驻军处借粮。

你到时候告诉他们,如果不放心我们,我们可以给他们打借条,事后一定一粒不少的还给他们。

他们此次如果能借粮,也是一桩慈悲好事,曹州百姓一定会念得他们的好。”

李签判虽然万般不愿,但上官已经开口了,也由不得他不去。

在金国一州只有刺史一人才为主官,其他官员都属于佐贰官。

都属于辅佐刺史的官员,像同知、判官等官员根本没有跟刺史叫板的能力。

刺史安排的任务下官是不去也得去。

否则刺史虽然没有撤换官员的权利,但刺史有给朝廷上书解掉他官职的权利。

不需要什么其他理由,就一句话:不听令!

一旦一个州官被刺史贴上不听令的标签,那么等待他的只有革职或贬职,严重的甚至都有可能会坐牢。

李签判领了命后没做耽搁,带上了一两个随从,立刻出发赶往济阴县。

李签判赶到济阴县驻防军队营地时,已经过了三个多时辰。

李签判向门卫的值岗官兵出示自己的信件后,便被几名士兵带到了自家指挥使的营帐。

济阴驻军因为全是汉军的缘故,所以编制并没有实行女真兵制,而是继续执行北宋编制。

济阴驻军一千人共有两个营指挥。

而一个指挥管理五个都,五百人。

其中一个指挥是汉人,另一个指挥是女真人。

平常在驻地时由汉人指挥管理营地军士。

但到了行军打仗时就由女真指挥来统筹士兵。

李签判就是被士兵带到了汉人指挥的营帐内。

这名济阴驻军的营指挥是个三十多岁的人中年人。

名叫张郭宗,皮肤黝黑身体健壮,一看就是军中之人。

在李签判向张郭宗说明来意后,张郭宗想都不想一口拒绝:“李签判勿怪,非本指挥不应。

而是军中粮食都有记录在册,无朝廷或总管府的公文,本官是一粒粮也不敢动。

一旦动了本官离抄家砍头也就不远了。”

李签判听到张郭宗的拒绝后,不死心的继续说道:“州里不会白要,是借的,事后一定归还。

还望将军多加慈悲,救救曹州的父老百姓吧!

将军亦是曹州人,难道将军可忍心看着自己的父老乡亲都活活的饿死吗?”

张郭宗无奈的摊手道:“本官也不想啊!

可本官真不敢借粮,全军上下一千多张眼睛盯着了,这种事情根本瞒不住。

无上级命令擅自借粮与你们,说小了是地方衙门和军队相互勾结。

这事说大了还以为我有造反之心在地方收买人心了。

本官是真帮不了你们!

并且据本官估计,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路治所在就要发文让我等监察百姓呢,已防酿出祸乱。

大兵一动都需要粮草,本官若在此时借粮与百姓,若百姓不反还好。

若真是出点什么事,百姓造反了,那不就成本官资助民众造反的铁证了吗!

本官可担不起这个天大的责任。

那个女真指挥也不会同意借粮与你们的。

如果真想救济百姓,立刻去往路治将实情禀报于上面。

上面一旦发文可与你们粮食,本官二话不说立刻将粮草给予你们救民。”

张郭宗说完这些后就不在发言,任凭李签判如何规劝,就是不为所动。

李签判口都说干了,可就是说不动,最后只能无奈告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