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金圣祖 > 五十六章人妻曹

金圣祖 五十六章人妻曹

作者:北宫释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4 23:55:28 来源:笔趣阁

完颜璟在夏使退去后,又跟礼部尚书移刺履聊了会家常。

完颜璟看着移刺履苍老的容颜,不由地想起移刺履儿子,在历史上大名大名鼎鼎耶律楚材。

完颜璟突然朝移刺履问道:“不知卿之贵子今年多大了?”

移刺履被完颜璟问了个茫然无措,顿了一会,移刺履反应过来道:“禀陛下,臣膝下无子。”

大殿内突然安静无言,落针可闻。

完颜璟尴尬无言,这谁能想到啊,自己还以为耶律楚材已经有了,谁能想到人家还无子呢。

不过这移刺履今年四十多岁快五十了。还能老来得子,还真是老当益壮啊。

完颜璟“哈哈”一笑掩饰道:“以前没有,现在有了,朕金口玉言,卿两年之内必有麒麟儿诞下。”

完颜璟当然不知道耶律楚材是那一年生的,不过估计也就这两年。

要真让自己给说准了,那不很正常嘛,皇帝嘛,天子说话肯定灵。

就是没说准,又能何,到时候已经过去一两年了,还有谁会记得。

就算是有人记得,难道还敢找自己问自己为什么说的不灵验,这得长几个脑袋才敢来问啊。

移刺履听到完颜璟此言,心中惊吓异常,两年之内又是生不出个儿子,那不就成欺君之罪了?

这叫什么事啊!自己就是来参加个会,结果被皇帝安排了份两年之内生出儿子的任务。

儿子要是那么好生的话,自己也不会近五十多岁了还没个一儿半女。

移刺履只能硬着头皮谢恩道:“臣谢陛下隆恩!”

完颜璟大方道:“不必谢恩,卿乃朕之臣子,半身无后,其中苦楚朕明白,君予臣以恩典,此乃为君之道,不必多礼。”

完颜璟现在笑的欢,却不知道因为自己今日一番话,给以后的耶律楚材还有自己造成了多大的困扰。

一年之后移刺履果然有了耶律楚材这个儿子。

当时被世人称呼耶律楚材为皇子,意思是移刺履这个儿子是陛下见移刺履无后,可怜移刺履,所以祈求上天给移刺履赐了个儿子。

所以被世人称为皇子,意为皇帝之子。

而这个称号也伴随耶律楚材一辈子,将耶律楚材折磨的不轻。

也有一些民间野史说耶律楚材就是完颜璟跟移刺履的夫人苟且所生的亲子,所以称呼为皇子。

还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好像他们亲眼见过一般。

在后世甚至一些反金复宋之人,故意做出一些完颜璟跟移刺履夫人之间不得不说的桃色书籍图画。

受此影响,后世的一些电视剧将野史当成了正史。

拍摄有关金朝一统天下的电视剧之中,都少不了完颜璟跟移刺履夫人之间的感情戏。

要是完颜璟知道因为自己的一番话,自己会背一个人妻曹的外号,打死他都不会不会说出自己的“金口玉言”之话。

当然完颜璟现在心情很好。

完颜璟在移刺履走后,看着李志博带着几个内侍,内侍手里都拿着木质的箱子,而箱子里面放满了札子。

完颜璟看着这么多的札子,感觉又得忙一天,这还是中书省挑拣过后的,又是没有中书省先一步挑选,那就更多了。

完颜璟只觉得建立内阁之类的机构是刻不容缓,要不然这么下去自己恐怕先死在这些札子上面了。

其实现在的中书省制度跟内阁之类的很像,都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

不过中书省的权利比内阁大了很多。

像现在的中书省跟内阁相像的是。

中书省对一些国家重大事务上的札子,写上纸条作为中书省的意见,然后附在札子中交给皇帝,让皇帝作为参考处理。这是相像的地方。

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内阁不管事情大小,都要附上意见给皇帝处理。

而中书省却是只有国家大事交给皇帝处理。

而其他一些地方上的事务,中书省从收到札子开始,到形成意见,最后批示用印,最后下发给地方命令。这里面就没有皇帝的什么事,全权由中书省宰相负责。

并且全国大小事务,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全部由中书省在阅完后再向皇帝汇报。

包括朝廷的诏、制、命、令、赦、敕、谕等都由中书省起草下发。

中书省相权,在有些时候甚至是高过皇权。

在完颜璟看来金国现在的中书省制度,其实跟明朝后期的内阁制度没有什么差别,相权压过皇权。

为什么说是跟明朝后期的内阁相像,而不是明朝前期的内阁相像。

是因为明朝后期的内阁,跟前期的内阁完全就是两种制度。

只不过是名字一样,称呼一样罢了。

明朝前期内阁打朱元璋始,一开始只是辅佐皇帝的秘书机构,并没有议政权、行政权。

在朱元璋之时,内阁只是负责起草诏书御令,还有一些建议权,不过内阁有建议皇帝用不用,那就是另一个说法了。

而在朱棣之时,内阁才真正的有了议政权,不过没有行政权。

并且朱棣犯了一个很明显的错误,那就是将内阁起草诏书的职责并没有剥离出来。

也为以后的内阁侵权埋下了伏笔。

不过当时内阁权利还没有中书省权利大。

是因为当时的六部,包括地方奏章题本都先交给皇帝,由皇帝处理。

如果皇帝懒了嫌麻烦,就交给内阁附上意见,节省皇帝的精力。

这里面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别就是,六部地方奏章先交给皇帝,再由皇帝转交内阁。

这个程序不能错,所以内阁就只能是皇帝的辅佐机构。

而中书省是,六部地方的札子先交给中书省,再由中书省转交给皇帝。

看似内阁跟中书省两者之间只是先后差别,问题不大!

但就是这个先后差别,里面却内有乾坤,对中书省以及内阁的权利区别跟职责划分区别却大了去了。

而明朝的这套内阁制度一直延续到万历时期由张居正打破。

因为万历当时小不能亲政。

张居正借此改革的机会,将六部以及地方送上来的奏章,是一式两份,皇帝一份内阁一份,从之前的由皇帝转交内阁,变成了内阁转交皇帝。

并且有的时候张居正会把一些奏章扣下来不交给皇帝。

哪怕是转交皇帝的奏章,也是内阁阅完之后再转交皇帝的。

且张居正借着内阁有起草诏书,敕命的权利,直接用内阁的名义给六部地方下达命令,从此内阁便有了行政权。

由此明朝内阁名存实亡,永乐之时开启的内阁辅佐制度,又继续变成了中书省相权制度。只不过是继续套着内阁的名称而已。

内阁从此有了,议政权,行政权,起草诏书敕令之职责。跟中书省变得一般无二。

所以说大明唯一相,唯有张居正。

并不是说张居正权利大,所以称之为宰相。

而是张居正又开启了明朝洪武年间撤掉的相权制度。

皇帝下发御令诏书要是没有内阁起草用印,下面的大臣甚至不认皇帝诏书,视为白板圣旨。

内阁起草诏书的职责是皇帝给的,内阁一开始只是起草诏书,并不能否定诏书,以及用印下发这个程序。

结果被张居正侵权变成了内阁起草用印下发,没有内阁的同意皇帝说了不算,由此形成惯例,直至明亡。

造成的结果就是,皇帝三十年不上朝也没关系,有内阁就行,国家一切大小事务均由内阁处理。

直接一步到位开启了责任内阁制。皇帝成了“吉祥物”。

由此可见万历对张居正的恨意是有多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