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金圣祖 > 第三百五十四章中都扩建

金圣祖 第三百五十四章中都扩建

作者:北宫释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4 23:55:28 来源:笔趣阁

热闹非凡的明昌九年已过,转眼迎来了明昌十年。

新的一年里金国全国各地由上到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改革!

各地官员人事调整,行政机构调整,变换官署名称,变换官职名称,变换机构组织程序。

全国上下热热闹闹裁撤或合并多余部门、一副改新换颜之态。

与此同时,吏部尚书在年关期间染有风寒,广请御医诊治,却束手无策。

在过年后,染病成疾,卧榻在床的吏部尚书,在正月十五彻底病逝,撒手人寰。

消息传至宫中,完颜璟哀痛欲绝,特旨罢朝三日以示哀痛。

吏部尚书走后完颜璟鉴于此职重要,在正月二十日,下旨以睿亲王完颜琮补吏部尚书职,入东阁大臣。

以礼部左侍郎徒单镒进职理藩院尚书,入东阁大臣。

以原理藩院尚书豫亲王完颜从彝调职为行军元帅,奔赴丰州统筹西面行营事。

同时因左都御史移刺彦拱办桉有力,特提拔为东阁大臣。

正月间的金国全是大规模的人是变动,因为年前抓了一大批宋国细作,可谓沉重的打击了宋国的情报力量。

消息传回临安,让宋国中枢好一阵紧张,极大的打击了宋国中枢士气。

除了金国内部事情之外,西北的宋夏战争从去年开始,打到现在已经算是第二个年头了。

两国开战一年多,投入兵力数十万,各种战争物资更是数不胜数,让夏国与宋国北疆之地一片贫苦。

延绵不断的战争让两国在国内死命加税,高昂的赋税徭役,让民间百姓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民间疲敝,两国边境地区的百姓为躲过征丁纳粮,于是出现大规模的造反与逃亡,各种流民团体于川北肆意流动破坏。

对宋国来说,这场只有付出而没有收获的战争,已经成为了宋国内部支出严重的负担。

而且这场战争到现在还一眼望不到头,什么时候结束更是一无所知。

毕竟现在夏国依旧在兰州一带死磕宋军,双方三日一小战,十日一大战,谁都无法有较大的战略突破,只能僵持不下,耗费国力来拖死对方。

宋夏两国在西北耗着,而去年东征结束的金国,已经腾出手来在准备西征事宜了。

完颜璟调动豫亲王去漠南坐镇就是让豫亲王提前做准备,届时时机成熟,便可开启统一大战!

完颜璟对国事繁忙,但对家事也并未闲着,年关一过,完颜璟明显加重了对五皇子的陪养。

从替自己整理奏折,到亲自教导学业,最后让其陪自己接见朝臣、宗室。

完颜璟这种明目张胆培养嫡子的做法,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皇后对于这种事情是万分支持,朝中的女真官员更是坚决拥戴。

就连汉官都在一旁凑热闹,上书恭贺五皇子。

新的一年来,所有的一切都在向好的一面发展。

这几年里没有天灾**,兵精粮足,政治清明,在今年下达了一系列利民政策后,让全国上下到处喜气洋洋。

正月以过,时间来到二月,西北方面除了宋夏依旧在打仗外,中都的完颜璟于二月开头,开大朝会讨论中都扩建之事。

……

被完颜璟改名乾元殿的原仁政殿中,此刻完颜璟身着衮服冠冕,坐于御桉之后,御阶之下文武官员分两侧而立。

几声鞭响后,一声尖锐的声音道出今日朝议。

文官中的工部尚书胥持国最先出班奏禀道:“启禀陛下,自从明昌以来,陛下励精图治,国力蒸蒸日上。

现在天南海北官夫商贩齐聚中都,让中都城建已经拥挤堵塞,原有中都城建已经不能满足我大金威势。

为后续延绵,中都太平,扩建中都已经刻不容缓,否则等朝廷一统天下后,中都人口将会高达百万众!

届时再改,不说耗费巨大,且牵扯众多,完全得不偿失。

故经过臣所属工部多场部议,经过臣亲自走访测量,集合众多大手工匠,现以做出未来可容纳百万人口的中都设计图。”

胥持国说完,几名内侍合力捧着一张宽大的图纸走至御阶之下,尔后几人合作缓缓展开。

此图长二丈多,宽一丈有余,待全面竖着展开后,前排的一众文武大臣终于看清图中所绘。

此时胥持国走道地图下方,转身目视众人,手指地图缓缓介绍道:“陛下,诸位同僚请看,以后的京师布局会结合中都现有建筑基础展开扩建。

其中会以陛下亲自赐名的紫禁城(宫城)为核心,外围皇城、内城、外城等四道城池组成。

四道城池的正中线是从南到北,由一条近十六里的中轴线所贯穿。

以后的中都会形成“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凸”形城坊规划形制和格局,届时整个建筑群体庄严凝重,层次鲜明,气势宏伟。

以后的中都城内城九门比较重要,也各自有各自的用途。

其中朝阳门专走粮车,以后从南方出产的粮食运往中都便可从朝阳门走,如此便可专车专门,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其后为崇文门,城外是酒道,以后凡是运往中都的美酒佳酿进中都自然要走南路。

运酒的车先进了外城的左安门,再到崇文门上税,如此便可运往内城。

其三为正阳门正,阳门位于内城南垣的正中,以后为陛下专用,陛下每年两次出正阳门,一次是冬季,到天坛祭天,另一次是惊蛰,到农坛去耕地。

其四为宣武门,以后刑场设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犯人经刑部审核确定,从宣武门出去,在菜市口问斩。

其五为阜成门,以后中都染火之物皆从阜城门走。

其六为西直门,以后西直门走水车。

其七为德胜门,走兵车,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以后从北门出城。

其八为东直门走砖瓦、木材车

以后从南方运来的木材以及百姓车马皆从东直门进城。

其九为安定门,走粪车,亦为收兵之门,出兵得胜,收兵安定。

以后的中都实行的旗、民分城制。

我朝八旗分为女真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八旗。

一共是是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和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种颜色。八旗官兵及其家属进驻内城的居住。

内城以皇城为中心,由八旗分立四角八方,两黄旗居北,镶黄旗驻安定门内,正黄旗驻德胜门内。

两白旗居东,镶白旗驻朝阳门内,正白旗驻东直门内。

两红旗居西,镶红旗驻阜成门内,正红旗驻西直门内。

两蓝旗居南,镶蓝旗驻宣武门内,正蓝旗驻祟文门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