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金圣祖 > 第一百七十二章明昌五年

金圣祖 第一百七十二章明昌五年

作者:北宫释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4 23:55:28 来源:笔趣阁

公元1194年,甲寅年(虎年)、西夏天庆元年、金明昌五年、西辽天禧十七年、南宋绍熙五年。

明昌五年四月初五的中都城春入立夏,天气转暖,花开花落年复年。

这几年里华夏大地发生了很多大事,西夏皇帝李仁孝于乾祐二十四年、金明昌四年(1193年)九月二十日,去世。

李仁孝在位五十五年,享年七十岁,他在西夏皇帝中在位最久,寿命最长。死后谥圣德皇帝,庙号仁宗。

现在西夏皇帝由李仁孝之子李纯佑即位,时年十七,改元天庆。

李纯佑就是西夏历史上的夏桓宗。

李纯佑即位后基本上延续奉行夏仁宗时期的政治方针和外交政策,对内安国养民,对外附金和宋。

但随着国家的安定承平日久,统治阶层开始贪图安逸,国家武备荒废,官员贵族日益腐朽堕落。

从此西夏政治日益**,国势衰落。从盛到衰已成为西夏社会不可逆转的趋势。

而金国这几年里也有一大批宗室重臣病亡。

明昌二年(1191年)二月,徒单克宁病亡,徒单克宁病亡后完颜璟下旨送回莱州安葬,谥号忠烈。

明昌五年(1194年),徒单克宁配享世宗庙廷祭祀,图像挂于衍庆宫。

徒单克宁病亡后完颜璟便在朝中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人事调整。

将东阁大臣削减至五人,分别是东阁大臣刑部尚书完颜守贞。

东阁大臣兵部尚书完颜让。

东阁大臣康亲王完颜永济,东阁大臣户部汉尚书刘暐,以及东阁大臣汉工部尚书胥持国。

经过这些年年陆陆续续的人事调整,当初权势滔天的萧国公完颜襄被完颜璟调离至南京任留守。

并接替死去的肃亲王完颜永中监军女真镶蓝旗,并掌管金国的南方兵团。

而完颜璟对康亲王完颜永济的领兵能力不放心,当初让完颜永济监军女真镶红旗只是一时之计。

在后来朝局稳定后,便以继续让完颜永济当东阁大臣的条件,换取了大兴府事夹谷清臣出任女真镶红旗的监军元帅。

在夹谷清臣出任女真镶红旗监军元帅后,完颜璟便将女真镶红旗调往了关中以及关中以西地区驻防。

同时的夹谷清臣驻地长安,并兼管金国的西方军团。

当初视察东北的睿亲王完颜琮在回中都后,被完颜璟任命为女真正红旗监军元帅,并驻地东北招讨司,完颜琮并兼任上京留守。

豫亲王完颜从彝监军镶白旗并任西京留守,驻防西南招讨司。

礼亲王完颜珣也跟完颜襄一样被完颜璟调离出了东阁,任命为正蓝旗监军元帅,并兼北京留守,驻防西北路招讨司。

朝中经过完颜璟的一次大规模调整后,东阁除了康亲王一个亲王外,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全是宗室重臣了。

并且将东阁大臣的人选做到了女真三,汉官二,这样的平衡状态。

让完颜璟对东阁以及朝廷的掌握又一步提升。

除了这些人事上的调整外,完颜璟对于内政也没闲着。

通过清查田亩,官制改革,打击**,惩治豪族。

对内压制宗教,对外宣扬藏传佛教,解放生产力,设立保甲制,改革军事制度。

大规模裁军,改革税制,改革盐政,河政改革等等一系列的改革后朝廷财政大幅度的提升。

尤其是朝廷的盐政改革,完颜璟通过对后世长芦盐场的大规模开发后,朝廷每年可获利一千多万贯。

后世的长芦盐场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和天津市的渤海沿岸。

南起黄骅,北到山海关南,包括汉沽、塘沽、南堡、大清河等盐田在内,全长370公里,共有盐田230多万亩,年产海盐300多万吨。

虽然现在的金国做不到后世的产量,但哪怕有其十分之一,对金国来说也是朝廷除农业税外的另一大财政收入。

金国现在的盐政与商税每年朝廷能收入三千多万贯。

而朝廷每年农业税可收入五千多万石,价值六千多万贯。

二者相加每年朝廷财政有八千多万贯有余!

比完颜璟登基之初一年总共一千多万贯的财政收入,可谓是翻了七倍!

哪怕不如开元盛世时的,“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但朝廷储粮司在全国各地建立的粮仓依旧堆积如山!

世宗皇帝大定二十多年的与民休息,大力发展,给完颜璟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又经过完颜璟五年来的一系列改革,让金国经过这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力军力都达到了最巅峰时期!

完颜璟这五年来,每年都在国用与军用后,可储备二千多万石粮食。

加上大定时的储备粮,现在金国共储备一亿六千多万石粮食。

光是这些储备粮就能支持金国现有的五十多万大军十年之用。

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正是这些给了完颜璟接下来对于漠南之战充足的信心!

……

东阁。

完颜璟坐于御椅之上,一身白袍,下颚留须,多年的皇帝生涯让完颜璟一举一动都充满着威严于权势!

完颜璟眼睛飘过兵部尚书完颜让,重重咳嗽一声,开言道:“兵部对漠南用兵筹算的怎么样了?”

正在于户部汉尚书刘暐小声商谈的完颜让听到完颜璟的问话,立刻摆正位置,毕恭毕敬的回道:“回禀陛下。

经过臣与兵部同僚的仔细庙算,觉得此次漠南用兵三万骑兵才能尽全功!”

“三万骑?”完颜璟轻抚胡须,仔细问道:“兵部是怎么安排的?”

完颜让组织一下语言,回道:“此次朝廷对漠南用兵,最大敌为克烈部,其次为塔塔尔部。

臣与诸位同僚的意思是,从西北招讨司的正红旗掉一万骑兵。

再从西南招讨司的镶白旗掉一万骑兵。

合计二万骑汇合丰州,再掉汪古部的一万骑,共三万骑对阵克烈六万骑。

至于塔塔尔部,臣意掉东北路招讨司的正蓝旗一万骑。

再让兀良哈部出兵三千骑。

共计一万三千骑从东部草原出发北上对阵塔塔部四万骑。”

完颜璟闻言后,眉头紧锁,不可思议道:“此两部有十万骑吗?会不会是你搞错了!”

完颜让坚定回道:“启禀陛下,克烈部起码有三万多精锐战兵。

但其牧民众多,克烈部为了抵抗我们,一定会把牧民也动员起来,凑出六万骑是绰绰有余。

至于塔塔尔部,其势力比五年前的乞颜部都要大。

当初的铁木真都能凑出三万骑兵来,塔塔尔部又怎么可能比铁木真少了,只会多不会少。”

完颜璟听到完颜让的解释这才明白过来,克烈与塔塔尔部的战兵充其量也就五万多,其他都是牧民兵,所以说十万骑并不夸张。

像铁木真历史上侵金时的十万骑兵,那全都是有武装的战兵。

如果把蒙古牧民算上的话,那铁木真的总兵力起码有三四十万。

不过这里面也讲究一个兵力投放问题。

就像中原国家有百万大军,但如果向草原地区作战的话,其兵力投放极限就是十多万。

草原地区向中原投放兵力的极限也是十多万,如果是就地防守战的话,肯定可以组织起更多的兵力。

------题外话------

感谢:风寻千殇、书友201810211121243408、云墨西门、书友202004091048114022、领袖的钢铁,对本书的积极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