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金圣祖 > 第一百五十章九门提督

金圣祖 第一百五十章九门提督

作者:北宫释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4 23:55:28 来源:笔趣阁

中都城北一座门口卫兵排列,石狮镇府,门匾上书“任国公府”的威严公府坐落于此。

此府乃前朝廷宰相,现任金国任国公蒲察通的府邸。

蒲察通,女真族,女真名蒲察蒲鲁浑,中都路胡土爱割蛮勐安人。

其先后任昭信校尉、顿舍官、御院通进等职。

后统帅隆州军随完颜亮南下攻宋。

金世宗即位后,任尚厩局副使,奉命先后到围剿契丹、奚族叛乱,因在军中督战,后因功被授予世袭谋克。

此后历任尚厩局使、殿前右卫将军兼闲厩使、肇州防御使、蒲兴路节度使、归德军节度使、西南路招讨使、知大兴府事、殿前都点检。

大定十七年(1177年),任尚书右丞,后转为尚书左丞。

三年之后(1180年),晋升平章政事,封任国公。

蒲察通不仅兵法了得,知政事,更善识才举才

蒲察通任宰相之时向朝廷推举现在的刑部尚书当时还是太子率府的完颜守贞、监察御使完颜裔。

说他们都是可重用的人才,后来完颜守贞、完颜裔都成为世人皆知的名臣。

后历任上京留守、知真定府事、知平阳府事、知凤翔府事,不久致仕。

现在的任国公蒲察通早已致仕闲赋在家不理朝政。

蒲察通之子是蒲察蒲速烈,在大内侍卫处内大臣完颜赛也,被调离为蒙古正蓝旗监军元帅后。

便提拔蒲察蒲速烈补为大内侍卫处内大臣,从一品。

蒲察蒲速烈其妻子为完颜璟的姑姑卫国公主。

蒲察蒲速烈之女蒲察柯佳现为大金国皇后,明昌皇帝完颜璟的妻子。

金国一直都是贵族皇族相互联系。

甚至皇族与皇族自己都相互联姻。

像完颜璟的母亲徒单太后就是海陵庶人的外甥女,徒单太后的母亲梁国公主就是海陵的同母妹。

这之间的关系不可谓不乱,不可谓不伦。

但也正是因为金国皇族自己的相互联姻,才让金国的皇族那么紧密团结在一起,可以一致对外。

任国公府内已经年迈的蒲察通,看着手中由朝廷新建正黄旗民事管理衙门送来的公文。

呵呵一笑,对一旁伺候的儿子蒲察蒲速烈道:“让小二子去正黄旗当个小兵,他们也真会安排。

我蒲察家的子弟是一个小兵就可以打发了得吗!”

一旁的蒲察蒲速烈一边给蒲察通揉腿一边答道:“让小二子去当兵这件事正黄旗民事管理衙门坐不了主,这是陛下的意思。

况且不只是咱的小二子要去,听说连太后的娘家,徒单家的小子也要一并去正黄旗当兵。”

蒲察通人老越爱孙,听到儿子的解释,并不领情,冷哼一声道:“陛下这不是胡闹吗!还有皇后也不劝着点。

小二子以前对姐姐那么亲近,有什么好东西都先给她,她现在做了皇后就不管自己的弟弟了!”

蒲察蒲速烈看着爱孙爱湖涂了得蒲察通,叹道:“阿民,陛下与皇后这也是对小二子好,才让他到正黄旗去当兵,也好磨炼他的性子。

小二子在不管管,任他的性子乱搞下去,迟早要出大事。

这次是与太后的弟弟打架,那谁知道下次会不会做出其他什么事情来,要我说呀,这去正黄旗锻炼锻炼也是好事。

以后有好的职位也好提拔他,不然无功无劳贸然提拔,会让别人说闲话的。”

“什么功不功劳不劳的!”蒲察通看着跟自己顶嘴的儿子,一拍桌子道:“你有功劳吗!你做侍卫内大臣是你功劳大吗!”

蒲察蒲速烈却道:“我当然有功劳!”

“你有什么功劳?”

蒲察蒲速烈回道:“我为大金国生下了皇后,这不是功劳吗!

陛下的皇后是我女儿,这不是功劳吗?

我领侍卫内大臣之职受之无愧,也无人可说闲话,千古以来都是这般,于情于理!”

“嘿,你小子!”蒲察通被自己儿子一句话说的无任何反驳之语。

过了一会后,蒲察通道:“那行吧,反正这家里也不由我做主,你们爱怎么做就怎么做,我也不管了。”

蒲察通说完,气鼓鼓的起身就想回屋午休,结果却被蒲察蒲速烈一把拦下,蒲察蒲速烈一脸媚笑道:“阿民先不急,儿子有事与你商议。”

“正事?”

“正事!”

蒲察通听到是正事,便重新回到坐椅坐定,开口道:“既然是正事,那你就说吧,我听着了。”

蒲察蒲速烈酝酿一下情绪道:“之前我在宫中上值,陛下找了我们几个内大臣说了一件事!”

蒲察通看着说话不利索的蒲察蒲速烈,催促道:“到底是什么事,就不能一下说完吗!”

蒲察蒲速烈继续道:“陛下说是想要从我们之中找个人整编武卫军。

设立一个五城步军统领衙门,管辖整编后的武卫军。

到时候新设九门提督一职专管中都城中一切治安防务。”

蒲察通闻言,眉头一皱道:“那五城?”

“北、南、东、西、外,此五城。”

蒲察通疑惑道:“没有内城?”

蒲察蒲速烈解惑道:“按陛下的意思是,以后三大营为朝廷主力野战军,三大营驻防中都周边,不理治安民事。

步军统领衙门下辖的五城步兵,驻防中都外五城。

内城由上三旗亲兵驻守。

皇城由大内侍卫禁军驻守。

如此一来各自权责分明,对中都的掌控可大大提升。”

蒲察通听后,赞赏的点头道:“看来陛下已深得权谋精要。

看看之前的古北山大营,一座大营却有四族兵马,女真、蒙古、汉军、吐蕃。

古北山大营谁都别想造反成事,女真造反有蒙古、汉军、吐蕃三族兵镇压。

蒙古造反,有女真、汉军、吐蕃三族兵镇压,其他各族兵也一样如此,一个不服一个,各自互相牵扯制衡。

是既集权又分权,这里面的度把握的非常好。

古北山大营之外又有其他两个大营制衡。

没有朝廷陛下的指挥统筹,三大营内部制衡又外部制衡的情况下,谁都指挥不了这些兵马,谁都成不了事。

现在又在中都城中继续又集权又分权制衡。

外城有五城步兵,内城有三旗亲兵,皇城有侍卫禁军。

且皇城内又有三个侍卫处相互制衡。

这样一来,既提高了指挥,又能防备乱党。

在这种情况下谁想在无皇帝的准许下串联这些兵马,简直是难之又难,除非推倒重建,否则就是李世民来了他也得坐蜡。”

……

------题外话------

感谢:猫猫看书那好耶,对本书的积极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