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去种地 > 第74章 南征北战、东讨西伐的华夏

回到明朝去种地 第74章 南征北战、东讨西伐的华夏

作者:公羊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4 16:22:18 来源:笔趣阁

朱瞻基略做思索,随后问道:“如柏兄是不看好此次分封蒙古瓦剌诸王?”

李如柏点点头道:“草原人不看重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相比王爵,他们更看重的是跟随封王一同赏赐下去的封赏。”

“凭借那些封赏就想换来和平甚至是他们的忠诚,这就有些太可笑了。我敢断言,陛下他此举也只是缓兵之计,只是在鞑靼和瓦剌中间拉一个打一个,等到时机成熟,没准就要举兵一举而下,彻底灭了鞑靼和瓦剌两族,以绝后患!”

朱瞻基眼睛一亮,按照自己对自家爷爷的了解,没准他老人家还真能干出这种事情出来。

不过草原那么大,想要彻底灭了鞑靼和瓦剌可不容易,打不过跑还是很简单的。

于是就疑惑道:“如柏兄,那些草原上的蛮子可不好对付,而且汉人天生文弱,同等人数之下很难打赢那些蛮子,再者现在朝野上下都主张求和,认为不宜再开战端……”

对于朱瞻基的疑问,李如柏嗤笑了一声,摇了摇头,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这才缓缓的道:“我华夏一族建立以来,用南征北战、东讨西伐这两个词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从夏朝开始,国土面积两亿一千万顷……”

朱瞻基心中默默按照李如柏教授的数学和现在的单位换算了下,哦……,两万万又一千万顷……然后心中默默的吐槽了李如柏几句,万万不挺好的,搞得自己现在听到和计数相关的都要习惯性的换算一遍……

李如柏自然不知道朱瞻基心中正在吐槽自己,继续道:“到了商朝,国土面积三亿两千万顷,周朝,三亿四千万顷,到了秦朝,始皇帝一统天下,国土面积四亿六千万顷……”

接着李如柏带着浓浓的自豪之情说道:“及至汉朝,两汉最鼎盛时代,国土面积达十亿四千万顷。”

朱瞻基有些吃惊……

李如柏没有理会他,只是自顾自的说道:“汉之后,三国割据,国土面积共计九亿三千万顷,到了西晋,国土面积缩减到了五亿四千五百万……”

接着李如柏沉默了一会儿,稳定了情绪之后继续道:“东晋时期,五胡乱华,东晋偏安一隅,国土面积仅剩两亿八千万。”

摇了摇头,李如柏又道:“南北朝时期,国土面积合计约九亿三千五百万顷,自隋朝再次一统天下之后,国土面积八亿四千万顷。”

“唐朝,鼎盛时期,国土面积高达十二亿四千万顷!”

说到这里,李如柏有些手舞足蹈,要是不明所以的人看了着实会有些好笑。

朱瞻基也点点头:“强汉盛唐,所言不虚~”

李如柏笑了笑接着道:“宋朝,重文轻武,鼎盛时期的国土面积也不过四亿六千万顷,自宋朝开始,汉人开始变得保守起来……”

“再到前朝,蒙元时期,国土面积三十三亿两千五百万顷……疆土之大,可谓前无古人。”

蒙元的国土面积很大很大,直到现在,北元余孽鞑靼还掌控着不少蒙元的国土,这点身为皇长孙的朱瞻基非常清楚。

李如柏并没有多提及蒙元,直接说到了当朝:“到了我大明,当今陛下收复交趾,再加上奴儿干卫,国土面积已然到了十亿三千万顷左右。”

朱瞻基点了点头,对这个数字表示了认同。

李如柏顿了顿道:“从夏朝至今,华夏的国土面积大概是一开始的五倍左右。并且在过往有明确史书记载的三千余年间,我华夏一族有两千六百余年都能完全压制周边所有民族……”

李如柏在“所有”这个词上特意加重了语气,随后自豪的道:“游牧民族可能是个劲敌,但是古往今来有多少?犬戎,匈奴,回鹘等等等等少说十几个,他们呢?基本已经被灭族或者同化,不要说汉朝扩地千里,杀尽蛮夷。就连温文儒雅的唐朝都可以为了一个大不敬这么虚幻的理由动辄就灭国。汉族从来不是什么软弱的民族,他向来并且习惯于做世界之王!”

“在过去的五千年中,我汉族至少已经做了四千年的王者!瞻基,这样的王者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仁慈、软弱和无能。鞑靼和瓦剌,只不过是又一个劲敌而已。”

朱瞻基握紧了拳头,脸色潮红,被李如柏的一番话鼓动的有些热血沸腾,只觉身上豪情万丈,颇有些此生不悔入华夏之感。

李如柏看了一眼满脸涨红的朱瞻基道:“朝中大部分叫嚣着求和的,都是些目光短浅、贪图安逸之辈,你且看看你爷爷器重的那些重臣们,有几个整日叫嚣着要求和的?”

朱瞻基想了想,摇了摇头道:“夏元吉、金忠他们,从来没有过和谈的想法。”

接着又想了想道:“如柏兄方才所说的一番话,意思是说鞑靼和瓦剌不足为惧吗?”

李如柏摆了摆手道:“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鞑靼和瓦剌目前实力不弱。除非举国之战,否则短期之内消灭不了鞑靼和瓦剌。因此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这话有些笼统,朱瞻基有些摸不着头脑,疑惑的道:“如柏兄,这两句话,又是藐视,又是重视,这个要怎么理解?”

“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才能敢于和敌人战斗;才能保持旺盛的斗志,百折不挠,一往直前;才能在暂时处于困难的条件下,不被敌人外强中干的现象所迷惑,不至过高估计敌人而悲观自弃、停顿不前;将士们才能勇于出站,不至于未战先怯。”

“战术上重视敌人,是大军战无不胜的保证。只有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才能不至于过低的估计敌人的实力而产生麻痹轻敌思想;才能在每一场具体的战斗中,采取谨慎的态度,并讲究战争的艺术;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至于鲁莽蛮干,毕其功于一役。”

朱瞻基恍然大悟:“这是不是就像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狮子可以在实力上藐视兔子,但是在猎杀兔子时,也要拼尽全力,不然一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

李如柏点了点头:“没错,不过鞑靼和瓦剌可不是兔子,他们是狼,喂不熟的白眼狼!”

随即朱瞻基又想到了的问题:“可是如柏兄,以我大明目前的情况,如何能解决这两只白眼狼?”

书友群:1095903121,可以进群扯扯淡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