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去种地 > 第63章 大明朝的12306

回到明朝去种地 第63章 大明朝的12306

作者:公羊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4 16:22:18 来源:笔趣阁

夏元吉回去之后也很是头疼,这事儿不好办啊。得罪人他倒不怕,毕竟连朱棣他都敢正面怼,别人在他面前更是讨不了好。主要是这事儿牵扯的人太多,涉及的面太广,弄不好就要影响社稷根本,国家动荡,这才是真正让夏元吉头疼的。

摇了摇头,此事有一条最简单且彻底的解决办法就是取消士绅的特权,所有土地一体纳税,简单且粗暴。夏元吉甚至还想连带着一并取消了勋戚不纳税的特权,不过这样做的结果大概率是还没施行,他夏元吉就被愤怒的百官和士绅们的口水淹死了,此事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这种结果可不是他想要的。

夏元吉苦苦思索着对策,气得有些牙痒,他现在只想知道是谁,通过什么渠道,把这事儿上报给朱棣的,这人可是真够胆大包天的,他就不怕遭到别人的报复?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此事定然是早就上报了,不过自己居然至今都没有听到任何风声,这就很值得推敲。叹了口气,夏元吉拿起笔开始写奏章。

夏元吉想破了脑袋估计也想不到,居然有人会借着给皇长孙的信,将此事透露给了朱棣……

……

始作俑者李如柏自然不知道有人恨他恨得牙痒痒,此时他正哼着小曲儿,骑着小马哥去往北平城的牙行办事。

李如柏去牙行是为了在北平城买房子,不是要在北平城安家,而是为了开店做生意。

来之前李如柏就选定了几个地段,一个是离李家庄最近的也最方便的西直门大街,一个是阜成门大街,最后一个是东、西长安街。

到了牙行下马,牙行的管事见李如柏衣着和坐骑均是不凡,于是赶忙上前,殷勤的将李如柏请进内堂坐下,刚坐定就有人送上茶水,道了声客官慢用。李如柏心中感叹:这牙行的服务可是真的没的说。

那管事坐在李如柏下首道:“小的姓金,名正,是这牙行的坐庄管事,敢问客官怎么称呼?”

李如柏报上了自己的名字,那金正听了之后,心中有些吃惊,仔细打量了李如柏一眼,惊讶道:“可是永乐六年北平府新进举人李如柏?”

“正是。”

金正急忙拱手道:“不知贵客光临,失礼失礼。来人,上好茶。”

接着金正又问道:“敢问李公子,这次来是需要小的帮忙代买还是代卖?”

李如柏端起茶喝了一口道:“是这样,我想在北平城买下一处临街的铺子,至于地段,最好在东、西长安街上,或者西直门大街,如果都没有的话,阜成门大街也可以,不知最近几日可有合适的地方?”

金正闻言一喜,这可是笔不小的买卖,然后又道:“不知公子对这房子的大小以及费用这块有没有什么要求?”

李如柏伸出三根手指道:“临街要有三间门面左右,进深也不需要太多,足够做库房即可,至于费用,只要条件好,费用都好说。”

金正微微沉吟了一番,然后脸上泛起一丝喜色道:“倒也巧了,小的记得东长安街上有一处院子,那里倒是符合公子您的要求,只是价钱稍微有些高了,卖的人要价二百五十两,还得是现银。”

李如柏一听这个数字,使劲儿咳嗽了一声,口中的茶水差点没忍住吐了出来,边咳边道:“二百五十两?”

金正脸色也有些尴尬,微微点了点头,这个数字着实是不讨喜了些……

李如柏缓了口气道:“一两银子也不能少?”

金正点了点头,事实上卖家刚来牙行寄卖的时候,他就对卖家说过这价钱的事,可是卖家死不松口,他也没辙,总不能不做这个生意吧?

李如柏见状,揉了揉脸,有些蛋疼的道:“咱们先去看看房子再说吧。”

“公子这边请,小的这就带您过去。”

这么些天了,好不容易遇见一个要看这间房子的,而且还是个有钱的主,金正自然喜出望外,急忙在头前带路,领着李如柏到了东长安街。

房子确实是个好房子,一进一出,临街四间门面,进了院子,正房、厢房、耳房一应俱全,院子的角落还有口水井,院中还栽种了几棵桂花树。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李如柏还是比较满意的,于是就问道:“什么时候可以签了契约,拿了房契?”

金正闻言大喜,没想到这位李公子如此的豪爽,急忙道:“明日即可。”

李如柏歪着头看着金正问道:“不需要定钱?”

金正干笑一声:“李公子说笑了,您在咱们北平府那名号可是响当当的,若是别人定钱自然是少不了的,不过李公子您自然是不需要。”

马屁谁不爱听,李如柏也一样,出了院子就笑呵呵的跟金正约好了明日的时间,然后打马回了李家庄。

最近这几日,李家庄很是热闹,通往李家庄的道路上来往的人流络绎不绝。

先是来了一群伐木的,将那片野林子砍了个遍,然后又将树根也一个个的刨了出来。

接着又来了一群泥瓦匠,开始平整土地准备盖院子,各种建筑材料更是一车车的拉往野林子和玻璃作坊两个工地上。

中间还夹杂着来应聘的工人们,现在李家玻璃作坊待遇好的名头早就传遍了十里八乡,不知道多少人眼红,现在玻璃作坊又开始招人了,而且还有什么砖窑也开始招人,所以早早的就有人来,生怕来晚了就没机会了。

不过李如柏发现了一个问题,来来往往的马车、驴车等等,统统都是两个轮子的拉车,前边套上马、驴、骡子等等,那就是人畜混合动力了。

这种车的好处就人和动物都可以在前边拉,而且在家里停放也方便,维护起来也很简单,缺点就是拉的货少,但是出力却不少,而且人坐在上面还得斜着身子,贼难受。

这让李如柏想起了西方流行的那种四轮马车,拉货量大,行走起来还很平稳,至少人可以在上面坐的四平八稳的,不过缺点就是不好维护,停放起来也挺占地方的。

不过如果大规模集中起来使用,拉人运货,是不是可以成为大明朝的12306?想到这里,李如柏眼前一亮,不过随即又想到,那12306可是个赔钱货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