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去种地 > 第61章 盖房

回到明朝去种地 第61章 盖房

作者:公羊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4 16:22:18 来源:笔趣阁

第二天,赵老山举家搬到了李家主宅,宣告着赵老山正式成为李家的核心家仆,在庄户们的眼中这可是一步升天了,而且他家的那个六小子还让少爷看中了,那更是前途无量啊。

赵老山这两天都是咧着嘴,堵都堵不住,今天刚来就听见主家要挑选家丁,连忙带着自家的几个小子找到了管家李屯。

至于自家的老六,早上的时候就已经让他洗了澡,换了身过年才舍得穿的衣服,一大早就去找李如柏了。

李屯对赵老山家的几个娃子,除了赵七还小之外,其他的李屯很是满意,尤其是赵大,前天晚上就是赵大率先发现的马匪,很是机警,李屯很是喜欢,于是当场就拍板让赵家几个兄弟留下,赵老山笑的合不拢嘴。

……

赵六有些拘谨的到了书房,站在门口敲了敲门:“少爷。”

书房中只有李如柏和赵虎两人,最近几日李家庄事情比较多,所以春花、秋菊她们近期都来不了。

李如柏正在书房整理后续的教材,听见声音就知道是赵六来了,闻言微微点了点头,淡淡的道:“进来吧。”

赵六进来朝着李如柏施了一礼,李如柏指了指赵虎旁边的空位道:“你坐哪里吧,至于教材,前期可以让你赵虎师兄帮你抄写,等后期认得字多了再自行抄写。不必不好意思,以前小虎的教材也是春花她们几个帮忙抄写的。”

赵六闻言急忙朝赵虎施了一礼,道:“有劳赵虎师兄了。”

李如柏对赵六如此知礼十分意外,不过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然也更早懂事些,想想便释然了。

赵虎却是头一次被人叫师兄,心中欢喜不已,兴奋的看了看这个便宜师弟一眼,豪气云干的拍了拍胸脯道:“小六师弟你放心好了,都交给师兄我吧。”

李如柏看了眼兴高采烈的赵虎,又对着赵六道:“之前的功课,就让你赵虎师兄在业余时间多教教你,刚好你们两个同姓,就多亲近亲近。”

“另外,赵六,你明日早上就来一起跟着习武吧。”

两人齐声应是,随后李如柏看了看时辰,就开始上课。

……

南京城一座装潢奢华的豪宅中,一位中年男子正坐在椅子上,一脸淡然的道:“算算日子,那边也应该得手了。”

旁边站着的一位看着像是管家的人微微弯着腰接话道:“启禀老爷,想来不日就有咱们的人将消息传来了。”

那人淡淡的“嗯”了一声,然后道:“李家那个小子,手中定然有渠道可以买到那东西,要是让咱家掌握,那可就是天上往下掉银子了。所以此事你要盯紧了,千万不能出半分差错。”

那人急忙躬身道:“是,老爷,老奴这就再去派人盯着,一定保证万无一失。”

……

李如柏觉得李家主宅需要扩建了,这次赵老山一家搬进来之后,再加上又另外从从庄户中招了五个家丁,前院已经明显的变得拥挤了起来。

刚刚前几天玻璃作坊那边也解决了玻璃凹凸不平的问题,已经开始量产了,所以李如柏就想着扩建下主宅,全部都用上最新的玻璃窗。

李如柏找到李谷山,跟他说了此事。

最近李家花费银子的地方不少,玻璃作坊那边的工钱和原料钱占了一大半,前几天又发出去不是抚恤金,还有每天晚上守夜的庄户们的钱粮,这可把李谷山心疼坏了。

一听说李如柏要盖房子,第一反应就是这又得花多少钱。于是,李谷山有些紧张的问道:“这得花多少银子?”

李如柏伸出了两根手指。

李谷山长出了一口气:“二十贯?那还好。”

李如柏摇了摇头。

李谷山又有些心疼的道:“二百贯?”

在李谷山绝望的目光中,李如柏又摇了摇头。

李谷山有些呼吸急促的道:“两,两千贯?”

李如柏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用力点了点头。

李谷山“嗝”了一声,翻着白眼,捂着心脏,有些呼吸急促。

李如柏急忙上前帮着李谷山顺顺气,急忙道:“爹,您放松些,别太着急,其实一千贯也勉强凑合。”

李谷山闻言,呼吸慢慢的平稳了下来,李如柏见状急忙端起桌子上的茶水,让李谷山喝了一口压压惊。

李谷山喝完茶,用力呼吸了几下,然后手指颤抖着指着李如柏道:“你,你这个败家的玩意儿……你盖的是皇宫吗?张口就要两千贯。”

闻言李如柏心中撇了撇嘴,心道,皇宫里边的一根柱子都不止两千贯。不过这话肯定不能跟李谷山说,不然万一气出个好歹来……

最后经过了一番讨价还价之后,父子俩将价位定在了五百贯,这个价位和李如柏心中的预期的二百两还要高不少,只不过谈判嘛~自然是要稍稍有些溢价的。

于是父子俩皆大欢喜,一个老狐狸认为自己为李家节省下了一大笔银子,自是开心不已;另外一个小狐狸见最后达成的价位远远超出自己心理预期的价位,更是眉开眼笑。只是老狐狸最后还是中了小狐狸的套了。

回去之后李如柏就开始拿起纸笔,开始规划起新家来。

在李如柏的设想中,新家不止要用玻璃窗,还要用预制板,加上水泥,搞一个两层三层的小洋楼出来,朝阳的那一面都要用大落地窗,亮瞎别人的眼。

不过水泥和石子都有,砖更不成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制造预制板需要大量的铁,而铁,不论在哪朝哪代都是管制品,没有关系可不好办。

这个时候李如柏想起了许久没有谋面的朱瞻基……

有这位大明第一圣孙出面,想来事情会好办许多。

随即李如柏有些头疼,这位瞻基兄现在到哪儿了他都不知道……

不过这些也不着急,目前首要的事情是将玻璃作坊的规模扩大,同时还要再搞一个作坊来烧制水泥、砖块以及制作预制板这些东西。

到时候还可以趁着迁都的东风搞一搞房地产生意,这个可是利润丰厚啊,南京的那些当官的那么有钱,不狠狠的剥削一把就对不起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