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去种地 > 第42章 让朱棣羞恼的李如柏

回到明朝去种地 第42章 让朱棣羞恼的李如柏

作者:公羊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4 16:22:18 来源:笔趣阁

“......每一项政策的施行都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系,而社会背景是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的,所以那些放在以前是利国利民的政策不一定能够适合目前的社会。”

“......匠户、军户......有可能不适合......”

“小小年纪,居然如此惜身,他是怕朕砍了他的狗头吗?”

朱瞻基:目瞪狗呆.jpg

什么情况?

朱瞻基有些懵,好好的怎么就要砍头了?

朱棣却没有理会朱瞻基,心中不停思索着。

从目前来看,废除军户、匠户是不可能的。

不过对李如柏所说的“每一项政策的施行都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系”这句话他倒是持认同的态度。

大明的户籍制度这个问题他不是没想过,问题是没了匠户、军户,朝廷就要在军费和营造上增加一部分额外的并且十分庞大的开支,这是目前的大明所接受不了的。

这事要是让夏元吉那个老抠知道了,要么就是手撕了李如柏,要么就是要去撞墙了。

匠户、军户的事有利有弊,所以朱棣也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

其实说到底还是一句话:大明穷啊!

至少在目前大明赋税收入不多的情况下,军户、匠户制度是最为符合大明利益的一种制度。

且不提军户、匠户糜烂的问题,在朱棣看来,任何制度如果不加监察,最后糜烂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所以他这些年也不断的派人去巡查边镇,同时军中也增加了监军这个职位。

朱棣也有些叹息,李如柏还是想的太少了些。

随即反应过来李如柏才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能看到这些已经难能可贵了,满朝大臣,能看到这些的寥寥无几啊。

自己有些过于苛求一个孩子了。

不过看着李如柏说一半留一半,朱棣心中有些恼怒,还有些不确定。

“莫非此子已经有了解决大明财政问题的办法?”

朱棣沉吟着。

假如李如柏真的有了解决此事的办法,且不说朱棣,夏元吉这个老抠估计都要建个生祠把李如柏给供起来。自然朱棣也是不会吝啬赏赐的。

朱棣脑海中思绪万千,又继续往下看去。

当看到李如柏讲述自己中举之后附近的百姓纷纷携田产投献。

“那些人莫非是傻了吗?自家好好的地,偏生要给别人。”

百姓主动投献,这等事让朱棣有些吃惊。

满朝文武都在鼓吹海晏河清、天下太平,投献这等事底下的大臣们却没有一人说过,或者想说的人也不敢说。

就如李如柏此次也只敢拿自家的事当作一个“趣闻”说给朱瞻基听。

是了,谁会揭自家的短,想来也就李如柏这个愣小子了。

“他们这是在剜大明的肉,喝大明的血!”

朱棣突然怒道。

正在给朱棣捏腿的朱瞻基吓了一跳,随即担心朱棣是在怪罪李如柏,急忙跪下求情:“皇爷爷,此时怪不得如柏兄啊~”

朱棣挥了挥手,“爷爷我还不至于和一个小毛孩子过不去,你紧张个什么,起来吧。”

随后朱棣挥手招来人,吩咐道:“去好好查查这天下到底有多少人收取了投献!到底有多少人在喝大明的血,吃大明的肉!”

紧接着就有几个太监小跑着出去了。

“哼!难怪每年都有地方官上奏章说土地荒芜,难怪我大明赋税连年不增反降!有这么一群人在,迟早大明会骨头渣都不剩的被他们一口口的吃掉!”

只能说朱棣不愧为一代明主,短短的瞬间就想明白了此事的后果。

同时他此刻也明白朱瞻基为何有些心事重重了,“哈~乖孙儿也会忧国忧民了~孺子可教也~”

朱瞻基听了朱棣的夸奖,脸上却没有多少喜色,“爷爷,那此事?”

“此事不是你能解决的,且先盘盘他们的底细再说。”

“......哦”

对于李如柏信中隐隐指出的商税,朱棣还是有些心动的。

不过从目前来看,大明的百姓才刚刚过上了几天吃饱穿暖的日子,家中大多都没有多余的浮财,没有商业大肆发展的根基,商业如何能发展的起来?

朱棣对此事看的很清楚,只有百姓手中有了钱,他们才会有闲心想着添置些东西,如此商业自然而然的就发展了起来。

所以这些还是不够啊。

不过这小子倒是有些小机灵。

凭着那些投献土地的赋税和收取士绅、权贵的商税,就想改革军户、匠户之事,远远不够啊。

有些异想天开了些。

随后朱棣又看到了李如柏说的土豆一事,嘴角不禁上扬,心中想起了太子朱高炽。

朱高炽体质肥胖,李如柏特意寻来此物想必是费了不少心思,末了还特意点明此物的功效。

“这李如柏倒是有心了~”

随即朱棣嘴角的微笑就慢慢的凝固下来......

在信中李如柏仿佛随口般的提了一句“此物亩产十石左右,和芋头一般的高产,却没有芋头这般挑地,可大力推广。”

瞬间朱棣就将前后的事情串联了起来。

这竖子是故意的吗?

李如柏先说了匠户、军户可以改革废除,再引到百姓投献、收取商税,意图在明显不过了,就是想以此来解决匠户、军户一事。

可笑自己刚刚还在......

直到最后才轻飘飘的扔出了土豆这个底牌。

看似前言不搭后语,却一环套一环。

“竖子,居然敢给朕挖坑!”

朱棣口中大骂着,脸上却带着笑容。

只要大力推广土豆,百姓不止能吃饱穿暖,家中每年还能剩余不少粮食,自然而然的就会推动商业发展。

此时只要合理的征收商税,再解决了百姓主动投献一事,大明国库中的银子自然会如同滚雪球般的越来越多。

有了银子,朝廷就不会发愁每年那庞大的军费和营造费用了。

如此一来,事情自然迎刃而解。

“这个竖子,也太惜身了些。”

朱棣有些恼怒的道。

“爷爷,如柏兄如今可还只是个举人而已,如若把这些话明摆着说出来,不知会得罪多少人。”

“若是那些人想要找他报复,岂不是......”

朱棣眼神有些冷厉,显然也是同意朱瞻基的话。

“乖孙儿~那土豆果真如同那个竖子说的那般?”

“爷爷,那土豆如柏兄倒是送了孙儿一些,孙儿这次也带了些过来。”

“至于土豆是否真的如同如柏兄说的那般高产、易种,孙儿以为此事还需要再观察观察。”

“等确认了结果,朝廷再大力推广也不迟。”

朱棣微微颔首,自己这个乖孙儿倒是越来越成熟了。

随即朱棣下令原定于次年二月初九北巡之事,提前至二月初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