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去种地 > 第29章 李伍和李远

回到明朝去种地 第29章 李伍和李远

作者:公羊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4 16:22:18 来源:笔趣阁

李如柏收徒了。

这个消息飞一般的传遍了整个李家庄。

“你听说了吗?咱家少爷收徒弟了。”

“那赵老三真是走了狗屎运了,他儿子赵虎我见过,跟个闷头驴一样。”

“可不是咋地,我家娃比那个赵虎机灵多了,现在都会写字了,哪天也领去让少爷瞅瞅,没准也能收了徒去。”

“就是就是,回头也让我家那娃去试试。”

......

此时的赵虎正在书房听着李如柏给他讲课。

拜师之前李如柏给了赵虎两种选择:一个就是教他儒家济世的学问,加上后世几百年的经验,李如柏有信心能把赵虎教成一个有勇有谋的人才。而另外一个就是教他学数学、物理、化学这几门基础学科,将这几门精通之后,就会发现后面还会有一个更大的世界。

赵虎还有四个女同学,没错,就是春夏秋冬四个丫鬟。

大家可能忘记了春花、夏雨这俩大丫鬟。

因为李谷山身体肥胖的缘故,所以李如柏让这两人去照顾李谷山。

不过最近李谷山减肥初见成效,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人伺候了,刚好李如柏收了赵虎为徒,想着教一个是教,教五个也是教,于是就去请见了李谷山,将那二人要了回来。

李如柏准备让春花她们跟着一起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就去管着香精油、香水这一块,打算培养出四个调香师出来。

李如柏的教学计划很简单,后世有完整的一套培养学生的计划,他只需要照搬过来即可。

只不过教材需要调整一下。

李如柏昨晚抽时间整理了一部分小学数学,不过这一部分也不需要怎么整理,只是需要时间把所有的课程都誊抄一遍,所以费了些时间。

现在李如柏正在讲的是阿拉伯数字。

其实阿拉伯数字很早已经传入中国了,不过当时中国的筹算和码子已经很方便了,人们只需随身携带算筹就能很方便的进行四则运算,所以阿拉伯数字并没有在中国流行起来。

不过李如柏现如今也没办法,筹算他不懂,珠算也不会。不过就算会他也没有这个能耐把数学、物理、化学统统都按照筹算、珠算再重新编写一遍,这个自知之明李如柏还是有的。

所以还是得从阿拉伯数字讲起。

现在李如柏正在教他们认识0到9这是个数字,让李如柏有些遗憾的是现在他不会制作铅笔,所以书房里的五个学生都还是使用的毛笔。

教材只有一份,还是李如柏手写的,条件比较艰苦。所以李如柏决定让他们自己抄写教材,不过赵虎还不识字,李如柏只好把自己写的原版教材给了赵虎。

上午教数学,下午李如柏单独教赵虎识字。

春花她们几个打小就跟着李如柏一块,下午的识字课她们倒是不用来了,所以李如柏就把她们赶去让她们四个去提取香精油,并将制作香水的流程大致说了一下,让她们有时间可是尝试尝试。

是的,李如柏已经开始当起了甩手掌柜。

......

朱瞻基此刻正带着人奔驰在北平去往南/京的官道上,随行的还有李远和李伍这两个制皂行家。

北平到南京路途遥远,快马也要十天时间。此时朱瞻基派出的第一批送信的人估摸着才刚刚到达南/京。

朱瞻基有点儿少年心急,镜框制作好的第二天就带人冲出了北平,急吼吼的赶往南/京。

他想赶在年底之前就把香皂做出来,然后趁着年节前皇爷爷赏赐臣下的时候赏一批香皂出去,给香皂打响名头。

让皇帝做香皂的代言人,这事也只有朱瞻基能办的出来,至少李如柏不敢打这个主意。

不过李如柏偶然间发现朱瞻基除了画画之外也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各种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完全不像是一个长期在宫中长大的孩子。

其实朱瞻基自幼就跟着朱棣,见多识广,朱棣也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教导着朱瞻基,把他往明君的方向培养,期待着以后大明能够在朱瞻基的带领下越来越强盛。

而朱瞻基也只认为朱棣就是自己的爷爷,并没有把他当做那个高高在上、不怒自威、以一人之力力压满朝文武的皇帝陛下,所以这次毫不犹豫的就把自己爷爷给算计了进去。

“到了前方的驿站休息一刻,用过午饭马上出发。”、

朱瞻基骑在马上冲着梁火吩咐道。

众人从北平出来之后就一路打马狂奔,这让第一次骑马出远门的李远和李伍苦不堪言,大腿根部火辣辣的疼,若不是后来梁火发现了二人的异样报给朱瞻基后才放缓了速度,此刻二人就算不掉队也基本废了。

晚上休息的时候梁火还让人送来了伤药给他二人敷上,疼的龇牙咧嘴的。

“蛋都要磨破了,他娘的,真不知道梁火他们那群人是怎么熬下来的,还有殿下,年纪轻轻居然也没事,你说为啥就咱俩这么受罪?”

李远吸着气,揉捏着自己酸痛的腰说道。

李伍有些憨憨的声音道:“殿下那可是以后要当皇上的人,能跟咱一样吗?你个憨憨~”

李伍觉得李远真是蠢爆了,要不是有个好爹~哼,还不知道李家的下一任管家会花落谁家呢。

所以他虽然也疼的厉害,但就不像李远那样哭爹喊娘的嚎,他要在各个方面把李远比下去,让自家少爷看到自己的好。

瞥了一眼李远的大腿根,哼!看着还没自己的大。

嗯,各方面,包括蛋。

注:

算筹:古代的算筹其实是一根根长短粗细基本相同的小棍子,一般的长度为13到14厘米,直径0.2到0.3厘米,制作材料大多是竹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间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炕上或地上都能摆弄。算筹最早什么以后出现的现在已经不可考了,但是最早的、可查证的算筹出现的时间已是春秋战国时期,直到到了明朝中后期才逐渐被算盘所取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