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去种地 > 第136章 奇怪的军令

回到明朝去种地 第136章 奇怪的军令

作者:公羊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4 16:22:18 来源:笔趣阁

德胜门外,一千府军前卫的骑兵正在马上列阵以待,杨林飞表情肃穆,站在队伍的最前方,心中思索着此行的任务。

这一千骑兵并不是来自民间征调的年轻壮丁,而是直接从各卫所、都司抽调而来。而杨林飞则是原府军前卫的一名百户,此次朱棣重设府军前卫,杨林飞也因此一跃成为一名千户官。

杨林飞是一名有远大抱负的人,洪武朝起便在府军前卫任职。最大的理想就是如同中山王徐达那般建功立业,荫及子孙。时年二十五岁的他,就因个人勇武,被提拔为府军前卫的百户,可以说是前程似锦,前途无量。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刚坐上百户没多久,正意气风发的杨林飞便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谋反。这场谋反让杨林飞在百户这个位置上一呆就是十几年,好在性命无碍,比起那些被抄家砍头的同僚来,要幸运很多。

期间他也想寻些关系,脱离府军前卫这个近乎被裁撤的卫所,可陛下不发话,谁敢动府军前卫这个烂摊子?

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当今陛下重设府军前卫,这让原本前途无亮的他又看了到一丝希望。

果然,没多久他便因为资历老而被升为千户,那一刻杨林飞喜极而泣,日子又有了盼头!

刚升为千户官不久,指挥使陈敬陈大人就找到他,让他带麾下一千骑兵,外出执行一项重要任务。

话说这陈敬原本乃是义勇中卫指挥同知,永乐五年升任为府军前卫指挥使,如今看来,这也是陛下对此人青睐有加。

不过这让杨林飞心中有些警惕和疑惑,他有些杯弓蛇影,担心陈敬会不会也是受人蛊惑,想要效仿蓝玉……要知道,目前的府军前卫刚有起色,可经不起再折腾一次了。

不过在李玉出示了朱棣的诏书以及兵符之后,杨林飞心中再无怀疑,当下便领命出发。

让杨林飞心中起疑的,倒不是因为指挥使陈敬本人,而是这道军令本身。

正在沉思中,有军士打马来报“千户大人,兵仗局的队伍离此地只有半刻钟的距离。”

杨林飞这才回过神来,扬起手中的马鞭挥舞了几下,高声喝到“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

杨林飞的话被一层层的传递下去,在各百户、总旗、小旗手中马鞭的挥舞声以及叫骂声中,原本被太阳晒得有些萎靡不振的将士们顿时又有了些精神。

不多会儿,便见李如柏领着兵仗局的五百余人缓缓从德胜门中出来。李如柏一行人大部分都是步兵,骑马的寥寥无几。

刚出德胜门,便有一四十余岁的将领打马迎面而来,于十步外驻马高声道“敢问哪位是李如柏李大人?”

此人正是杨林飞。

李如柏打马走出人群扬声道“我就是李如柏。”

杨林飞打量了李如柏一眼,眼神中有些惊奇,显然他没料到李如柏会如此的年轻。又见李如柏腰间的佩刀,瞳孔骤然一缩,这刀,除了陛下赏赐,旁人断然不可能拥有。

心中不停猜测着李如柏的身份,身形却是一点儿不慢,翻身下马,冲着李如柏抱拳道“末将府军前卫千户官杨林飞,奉命前来听从李大人调遣!敢问李大人,可否出示印信?”

印信自然是有的,李如柏拿出印信,交给陈磬,让其交由杨林飞。

杨林飞见来人竟然是个宦官,不由得又是一愣,随即两人互相查验了印信堪合,确认无误之后,杨林飞又抱拳道“末将杨林飞,见过李大人!”

李如柏道“杨千户无须多礼,既然都已确认无误,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出发吧。”

“末将遵命。”

于是两队人马合为一队,骑兵在前,步兵在后,缓缓朝着清河方向走去。

此时淇国公的大军,先头部队刚刚越过昌平……

……

北京行在。

“爷爷。”朱瞻基见了朱棣,问了声好,几步走到朱棣身后,给朱棣揉捏起了肩膀。

“乖孙儿回来了……怎么样?”朱棣正在翻阅奏章,见朱瞻基进来之后,嘴角微微翘起,显然心情十分高兴。

朱瞻基去送李如柏一事,朱棣自然知道,并且已经有人先朱瞻基一步,将火药司的事情汇报给了朱棣,不过此刻朱棣仍然装作不知情的样子,又问了朱瞻基一遍。

朱瞻基细细的将事情讲了一遍,言语中透露出浓浓的对李如柏亲自率军出征的羡慕之色。

说完之后,朱瞻基小心翼翼的道“爷爷,孙儿将爷爷您送给孙儿的刀赠给了如柏兄,爷爷您不会怪罪孙儿吧?”

朱瞻基赠刀给李如柏,朱棣毫不意外,不过一把刀而已……

朱棣放下手中的奏章,扶了扶胡须笑着道“既然是爷爷给你的,怎么用那就是你的事情。爷爷相信你。”

朱瞻基这才长舒了一口气。

接着又听朱棣道“不过这李如柏倒是会激励军心,就是不知道带兵打仗的本事怎么样。”

经本雅失里一事,让朱棣意识到大明能独挡一面的将领实在太少了,挑来挑去,竟然只有丘福这么一位能够拿的出手的。所以朱棣倒是希望能够发掘几个能够带兵打仗的好苗子出来。

朱瞻基闻言道“爷爷,可如柏兄再怎么说也是个文人,他的书房中连本兵书都没有,如何能够懂得行军作战一事?”

朱棣闻言笑了笑道“有些人,天生就是带兵打仗的料子,比如你爷爷我……哈哈哈哈~”

此刻的朱棣颇有些意气风发的样子,对着朱瞻基道“想当初你爷爷我在真定城下,隔着二百余步,一箭射死耿炳文麾下大将一员,是何等的勇武……”

朱棣的战绩,朱瞻基这些年来不知道听多少人说了多少次,甚至朱棣本人都说了不止一次。接下来爷爷要说的是白沟河之战还是东昌之战?朱瞻基暗自猜测着。

“建文二年十二月,东昌之战,对战盛庸,爷爷时运不济,奶奶的,一不小心吃了败仗。有一次爷爷回师,不小心被盛庸知道了,盛庸派五千余骑衔尾追杀,你猜怎么着?”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aonclickdivid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