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华娱1997 > 069 希望小学和枣市宣传大使

华娱1997 069 希望小学和枣市宣传大使

作者:胖一点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12-03 11:09:19 来源:笔趣阁

曹轩在南方诸省转了一圈,让《繁星点点》专辑销量又攀升了一波。

12月底,全年总销量共计239万的《繁星点点》,正式成为1998年专辑年度销量冠军。

排名第二的是任贤奇的《爱在太平洋》,总销量180万左右。

作为年中才发行的专辑,任贤奇能卖这么多,除了仰仗【南任北曹】的热度,也要多亏了台省这个大本营,几乎贡献了将近一半的销量。

《爱在太平洋》也有望成为台省最新一张本土破百万销量的专辑。

排名第三的是娜英的《征服》,总销量破160万,第四是李文,单张专辑销量破140多万。

在原时空里,娜英的《征服》狂销200万张,李文两张专辑双双破百万。

再加上表现不俗的王非,一曲成名的彭佳慧,以及纷纷发力的梁咏琪、陈慧琳等歌手,98年也被誉为天后年。

不过现在曹轩横空出世,与任贤奇【南任北曹】联手制霸歌坛,各路天后被一路吊打。

天后年没了,娜英、李文等人的专辑销量受到了影响,成绩一定程度被削弱了不少。

而随着1998年歌坛的落幕,相关歌坛颁奖礼也开始活跃。

日前,香江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已经公布入围名单,销量卖爆的曹轩连个提名都没有。

台省金曲奖虽然还没公布名单,但华纳那边已经接到了风,让曹轩不要抱太大希望,最多提名,获奖是不要想了。

反倒是大陆的奖项,如潮水般向曹轩涌来。

什么魔都的奖、京城的奖、粤省的奖、电视台的奖、电台的奖、企业背景颁奖典礼,反正呜啦啦一大片,曹轩第一次发现原来内地有这么多颁奖典礼。

港台姿态高,圈地自封,非本土歌手拿奖很难,大陆野鸡奖多,而且颁奖儿戏,奖项随意增添删减,动不动就排座分果,形成不了权威公正性。

此外,很多奖项因为主办方变更或者冠名商的缘故,动不动就改名,甚至停办,无法长期持续性扩散巩固知名度。

这也是众多歌坛奖项,一直无法和影视奖相提并论的原因。

以至于后来华语乐坛没落,除了一个台省金曲奖还能勉强有些影响力,其他的奖项说出去大家都分不清谁是谁。

曹轩对这些奖项不甚热衷,有时间就去捧场,没档期那就只能说声抱歉了。

………

从南方返京途中,曹轩专门回了一趟老家,打算把父母接到京城过年。

这次回老家,曹轩非常低调,但还是在当地引起了不小范围的轰动。

去年春节回家,曹轩虽然已经成名,但大家对他的定位是“出演西门庆的演员”,而非所谓的大歌星。

但如今一年过去,曹轩的名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童话》《黄昏》为首的专辑爆款唱遍了大江南北,【南任北曹】的巅峰对决,也让曹轩这个名字出圈。

也许在别的地方,曹轩暂时歌红人不红,但在老家,曹轩这个地地道道的枣市人才是真正的C位。

老乡们不管你演的什么戏,唱的什么歌,只要这个大明星是我们老家的,那就绝对支持你。

曹轩12月28号到家,被人发现后,半个小时他家就被村子里的人给围了。

后来消息传开,镇里、县里、甚至是市里纷纷来人看热闹,整个曹家庄挤得满满登登。

大家新鲜啊!

枣市本来就地少人穷,难得出现一个全国范围都爆红的大明星,能不来看看热闹吗。

最后,这事甚至惊动了县里的领导,派警察出动维持秩序,才总算把重重包围曹轩给救了出来。

村子里是住不了,每天都有人来闲逛,曹轩带着父母到市里一家酒店落脚,同时委托小叔曹小国在市里买套安全性强的房子。

这年头治安不好,一旦露富,难保不会有人起什么歪心思。

虽然这种可能性不高,但小心没大错,在市里买套房子,**和安全性都比村子里的平房要强些。

其实曹轩更想直接带父母到京城落户,但老两口舍不得半辈子的亲戚往来,他也只能随二老的意了。

等日后再慢慢做思想工作,大不了两头住,只要老两口开心,其他的不重要。

曹小国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买卖虽然不大,但朋友确实不少。

再加上他现在还有个大明星的侄子,靠着吹牛逼,更是在枣市混得风生水起,曹轩托他打听房子,他随便打了几个电话,就弄到了几个地方。

曹轩悄摸跟着曹小国去看了看,最后挑中了一个小区。

位处市中心,各方面条件都符合,离得不远就是市公安局,安全性杠杠的。

本着一事不烦二主的想法,曹轩把买房的事和装修都包给了小叔,他只负责掏钱就行了。

房子的事暂时搞定,曹轩也没闲着,老家人民这么支持他,他也不能一点表示没有。

先跑了一趟村里和镇里,出资20万给曹家庄修路,用不完就存在村里,救济照顾村里的孤寡病残。

曹家庄是曹轩的老家,老曹家的祖坟还埋在村后山,大爷、小叔以及本家亲戚也都在村里住。

曹轩要回报家乡,曹官庄肯定要排在第一。

紧接着,曹轩又和县里聊了聊,打算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建两个希望小学,每个小学的规模大概是50万,几乎可以容纳附近大半个乡镇的学生。

这两个希望小学只是一个开始,曹轩有过计划,以后每年都要建设一定数量的希望小学和中学。

特别是西南一带,他阻止不了什么,只能尽所能的挽留一些损失。

曹轩给这些希望学校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五四】。

中国从“五四运动”开始觉醒,一代代的青年将祖国从无到有建设起来,曹轩希望这些学生将来能够继承先辈的精神,接过复兴中华民族辉煌的重担。

除了建设两个五四小学,曹轩还向市里的福利院、养老院、残障中心等社会福利机构,按照各方实际情况捐助了一定的款项。

并且曹轩还向这些机构要了联系方式和账号,约定以后每年会按时打款资助。

曹轩在枣市差不多花了将近150万的善款,引起了本地领导的重视。

在曹轩准备返京之际,枣市二把手接见了曹轩,次日,枣市发行量最大的《枣市日报》发表头版头条。

一时间,曹轩在老家的名声大噪,成为人人交口称赞的枣市骄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