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淘宝回大唐 > 第一百三十七章,什么才是神迹

带着淘宝回大唐 第一百三十七章,什么才是神迹

作者:七色狼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01:36:19 来源:笔趣阁

就在唐家和朝廷都在全力发展的时候,中原各家也没有闲着。

凡是选择西突厥领地的家族,已经开始派出大量部曲来到北庭,他们要从北庭借道去自己的领地开垦农田,耕种新式农作物,以及做一些前期工作。

对这一点唐文当然是大力支持,立马开始派人配合他们丈量出自己的领地。

并且每家都赠送了一些种子,精钢农具和犁耙。

除了这些世家部曲外,西域的商队也开始一批批的到来交易,这下北庭高岭县边的更加热闹起来。

唐文,唐虎,薛仁贵三人沿着四丈宽的水泥路在缓步行走着。

这条路从唐家正门处延伸出来,然后分成三条岔路,一条通向赵家,然后再到小河村煤矿区,水泥厂和造纸也在这里。

唐文是打算将这里建成工业园区,等赵家搬走后这里就是唐家的工业集中地。

这条路越过煤矿就会继续向西北修建,以后会成为丝绸之路的主商道。

第二个岔口则是直接通向高岭县城,这四十几路现在已经修成通车。

第三条岔路是通向南边府城。

唐文的计划是修到府城后再继续向南,沿着官道一直修到中原地区,但这还仅仅只是计划而已。

以现在的修路速度,想修数千里的水泥路恐怕需要数年时间。

在道路两旁,每间隔一丈,都种植了一颗法国梧桐树。

这种树的好处就是耐旱,任性好,不易倒,而且不但生长迅速,树叶还巨大密集,是最适合绿化遮阴。

唐文此时走在这条路上,总有一种又回到后世的感觉!

“这种路走着就是舒坦!”唐虎看着脚下的路道:“可惜就是修的也太慢了一些,数万人忙活了一个多月,就修了几十里路!”

“慢一点,就慢一点吧!”唐文道:“只要能保证质量,这路一旦修成用数十年都没有问题。”

唐文现在考虑的是其他问题。

这段时间中原各家所欠的账也全都收了回来,这可是三百多亿的钱啊!

现在唐家的库房中的金银铜钱简直是堆积如山。

这次他并没有将这些钱充值到系统中。

他觉得系统中一直保持有十亿钱就足够了。

唐家的库房中除了这三百多亿真金白银外,还有上千亿的塑料新钱。

现在整个大唐都在闹钱荒,而他却将钱都堆在库房里!

要想让经济发展,就必须将这些钱都花出去,让钱流动起来才行。

这是他这辈子第一次因为钱太多而烦恼!

但如何花钱也是一门艺术,必须将钱花在普通百姓身上才行。

很快唐文就有了主意,在北庭花钱的办法就是大搞基础建设,比如修路,修水库,修河道等…

只要招的人足够多,工钱稍微高一些,很快北庭的经济就会活跃起来。

但中原也不能太过于贫穷,所以唐文决定以后商道所需要的茶叶和丝绸不再向淘宝购买,而是改从中原采购。

…………………

皇宫,甘露殿。

李世民此时正在批阅奏折。

这段时间所有和太上皇关系密切的家族都开始将家族势力向北庭转移,去西突厥建设他们自己的领地去了。

他能感觉到现在朝堂之上再也没有了反对势力,分封制就像是泄洪一样,将所有的矛盾都转移到了别的地方去了!

现在的太上皇才真正的变成了孤家寡人,不会再有任何家族去效忠与他。

这些家族都在全新全意的在建设自己的领地,谁还会再冒着灭门的风险去造反呢?

“启禀陛下!”高公公来到李世民身旁道:“刚收到一封谪仙写给陛下的书信。”

“哦?谪仙给朕写信了?”李世民不敢怠慢,连忙拆开书信阅读起来。

“嗯?怪哉?”李世民自语道:“谪仙尽然放弃了茶叶和丝绸这两项买卖?”

“而且还将君子茶的全套制作工艺都写了出来?”

他立马就意识到了这其中蕴含的巨大利润,君子茶现在一直都是一万钱一斤的价格。

但谪仙的意思却是让他将这种价值万金的秘方免费传授给茶农们!

李世民从信中抽出一叠纸交给高全道:“先去将这张秘方备份一下,然后再传授给全国的茶农门。”

“并且告诉他们,以后北庭会大量收购这种君子茶。”

“奴才遵旨!”高公公结果秘方迅速退了出去。

打发走了高公公,李世民目光闪动了起来。

这个谪仙的出现虽然打破了他的无上权威,但他也明白,他过去不过是迷之自信而已!

一只没见过天地的青蛙,在井中称王,这是何等可笑之事!

李世民望着桌上的地球仪,眸中泛起了浓浓的斗志。

世界如此之大,此生也不会再寂寞了!

……………………

北庭。

此时杨家,陈家,赵家,完颜家也开始行动起来。

他们这里本来就紧邻着西突厥,所以他们建设领地也更简单一些。

但他们看到唐家新修的水泥路后又萌生了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先修路,将水泥路修通后再开始建设领地反而会更快一些。

他们发现唐家已经将路都快修到草原边上了,他们只需要借着唐家的路开一条岔口,四家共同修一条通往草原的主干道,到草原后再分别通向各家的领地,总路程也不过数百里地。

这种工程他们勉强还能承受,况且他们也不需要将路修四丈宽,两丈宽就足够了。

于是四家家主一拍即合,很快就按照唐家的待遇标准,也招募了两万民夫开始了修路大业。

北庭数百年来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热闹过。

现在高岭县一下子就成了整个北庭的中心,一座座酒楼客栈拔地而起。

北庭各县的乡民也开始成群结队的来到这里讨生活。

而唐家的招工处也是来者不拒,只要勉强能干活的有多少要多少。

植树,修路,修水泥河道,规划绿化广场,挖大量的人工蓄水池,反正是只要唐文所能想到的工程都开始全面来工。

每天上千万钱的支出,唐文一点都不心痛,他像是恨不得将钱一下子都花干净似的。

但唐文发给工人们的都是塑料筹码,这种钱是永远也花不完的,现在大唐严重缺乏货币,这些钱投入市场不但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反而会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好处。

另外这些货币还会被西域的商队带往世界各地,他相信这种即精美又无法仿制的塑料货币很快会被世界各国所接受,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如果这样算来,他别说放出几千亿钱了,就算放出几万亿,也没关系,只要能控制好速度,他等于就有了花不完的财富。

就像当年的美元一样,一开始代表着黄金,后来就算是和黄金脱钩了,也照样是世界货币。

…………………

此时中原各地的官道上都有骑兵向长安奔去。

“让路让路,八百里加急,挡路者斩。”

骑兵们入城不下马,一边大呼者一边继续奔驰。

很快这些骑兵就将书信送入了皇宫。

李世民的案头现在放着的正是这些书信。

大唐各地的田地中几乎同时都发现了大量的蝗虫破土而出。

不出十天半个月,等着这些皇虫可以飞行时,就是一场真正的蝗灾了!

尽管蝗虫年年都有,但像今年这样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还是首次遇到。

“来人,将朕的三位爱卿请入宫中议事。”

李世民对着角落中高公公吩咐了一声。

声音依旧沉稳有力,并没有慌乱,这种情况只能说明谪仙的预言成真了!

如果天灾就剩这两年的话,大唐完全能挺过去的。

很快,接到旨意的长孙无忌,杜如梅,房玄龄三人就一起来到了甘露殿。

“臣等参见陛下!”

“免礼,赐座!”

“谢陛下!”

李世民拿起案上的揍报道:“都看看吧!谪仙的预言成真了!”

几人将奏章都传阅了一番,眼神有些复杂!

房玄龄想了想道:“所谓久旱必有蝗。所以能预言蝗虫,并不能算是神迹!”

“哦?”李世民认真的打量了房玄龄一眼道:“如果谪仙预言水灾明年也出现了呢?算不算神迹?”

房玄龄干笑一声道:“所谓物极则必反,旱极必有大涝。”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就算明年就算出现水涝灾害,也不能算是神迹。”

“那么在房爱卿看来,什么才是真正的神迹呢?”李世民饶有兴趣的问道。

“咳!”房玄龄轻咳一声才道:“谪仙不是给了我们四种能亩产千斤的新式作物吗?”

“如果真能亩产千斤,这才是真正的神迹,我房玄龄才会认他这个仙人。”

“高全。”

“奴才在!”

李世民严肃道:“加派人手,日夜守护那四亩新式作物,就算有蝗灾,也不能让它们吃了这些作物,若这四亩粮田有失,所有负责之人全部斩首。”

“朕到要看看,究竟能亩产多少斤。”

这次李世民在皇宫中开辟出来了四亩良田,将杂交水稻,玉米,土豆,红薯都各种了一亩,每日精心照料着,他就是想看看唐文到底是真仙还是假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