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淘宝回大唐 > 第一百零七章,草原血战

带着淘宝回大唐 第一百零七章,草原血战

作者:七色狼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3 01:36:19 来源:笔趣阁

草原,冰雪消融。

融化的冰雪在看似平坦的地面上形成了无数道溪流,和无数个水洼。

放眼望去,大地如镜,映射着天上的朵朵白云,让大地上的牧民仿如行走在云间。

但这种美景铁勒人却无心欣赏,反而杀气腾腾的开始集结。

慢长的冬季终于过去,这本来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也将迎来最佳的放牧时刻。

但他们此时却并不开心,也无牧可放。

在冬季为了将草料留给战马,他们已经宰杀了所有的牛羊。

他们现在看似个个都是膘肥体壮,其实已经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没有牛羊的部落还能在草原上生存吗?

也许能,因为别的突厥人都在省吃俭用苦熬了一整个冬天后,他们却整整大吃大喝,艰苦训练一个冬天,让体力保持在最巅峰的状态。

现在正是别的突厥部落最弱的时候,也是铁勒部最强的时候,以最强击最弱,这就是铁勒王制定的生存策略。

一条能在绝境中翻盘的策略,也是一条破斧陈舟的策略。

这次一旦战败,整个铁勒部也就失去了继续生存的资格,所以不能败,只能胜。

显然整个铁勒部的每一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已经没有退路,只能拼死一战,抢到足够的牛羊则生,否则就死。

没有人能理解失去牛羊的牧民是何等的绝望!

这次出征再也没有女人们哭哭啼啼的送别。

她们反而主动的将她们的父亲,丈夫和儿子都通通的送上了战场。

“追随着王,带牛羊回来!”

这句话,成了所有人的共同送别语。

不足一百万人的铁勒部竟硬生生的拼凑出了近三十万大军。

歌楞根本就不需要做任何战争动员,甚至连一场简单的演讲都不需要。

他只是抽出钢刀向东方一指。

无边无际的铁勒骑兵就追随着他们的王,杀向了钢刀所指的方向。

…………………

草原上的动向唐文可不知道。

他们现在正在组建商队,瓜分流民呢!

二十多万流民都被四家给瓜分了个干净,流民潮这才基本结束。

赵家粮行依然在卖着平价粮,只有实在没钱的人,才会背井离乡的加入流民队伍。所以这次的流民并没有想像的多。

既然已经排除了这个隐患,那么商队的事也不能再拖了,现在每家都多了几万人要养活,消耗极大,再不增加收入可不行。

杨家来了五百人,由一个叫杨士忠的中年人带队,一看就是一个老成持重之人。

杨都护对这次的合作非常重视,当然不会派个刺头过来得罪人。

陈家的五百人由胖子陈敬泰亲自带队,他这次出来是有目的的,他要看看唐文的地图到底是真是假,还有就是出去看看,哪里适合跑路。

赵家这次是由赵家主亲自带队,因为这次主要是去做生意的,而不是去打仗的,所以这这次出门是以赵家为主导,所以赵家主打算亲自出去看看。

完颜家就来了他们四兄弟,就这已经足够了。

唐家议事厅,所有高层齐聚,他们也在考虑这次出行的人选。

唐家现在的人才也勉强够用了,管理人才有唐进和马周,统兵之才有唐战和刘松,还有薛仁贵这个后备大将。

从这次唐家堡一下子涌入五六万人都没有出什么乱子,就是这些人的功劳。

接下来只要加强教育,人才就会被源源不断的培养出来。

唐战建议道:“我看这次就让刘松带队出去一趟比较合适。反正他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让他出去看看。”

唐文考虑了片刻,摇了摇头道:“不必,现在唐家突然多了数万人需要管理,而且突厥人也不知道会不会再打过来,你们两个统兵大将一个也不能少,在家抓紧时间训练新军才是正理。”

“这次还是我亲自去一趟,就唐虎和薛仁贵两人陪我走一趟就行了。”

“你要亲自去?”唐战有些不放心道:“这次出去前途未知,你亲自去恐怕不太安全。”

“其实叔父说错了!”唐文道:“有我这个后勤在,商队才是最安全的,商队这次的任务非常重要,我不想让他们出现什么差错,再说,就算真碰见我们不能抵抗的敌人,就凭我们三个的身手逃回来还是没问题的。”

“唉……”薛仁贵长叹一声道:“我就知道过不了几天安生日子!”

……………………

长安,甘露殿。

今日散朝后,李世民将十几名文武重臣都留了下来。

今日在场的除了,长孙无忌,杜如梅,房玄龄这三位甘露殿的固定加班者外。

魏征,高士廉,尉迟恭,李靖,段志亥,刘宏基,张亮,侯君集,程咬金,唐俭。这十人也被留了下来。

这些人一旦聚在一起,基本进证明要有大事发生了。

“今天将诸位爱卿留下来是要商议一下关于我们的好邻居突厥的问题。”

此时李世民再也没有了平时的慵懒和轻松之态,而是大马金刀的坐在主位上,目光锐利的如同刀锋。

几位武将此时都兴奋起来,对于皇帝的性格他们实在是太熟悉了,这种坐姿和目光一看就是要主战的。

对这些杀人如麻的武将们来说,只有待在尸山血海的战场上,才能吃的好睡的香。

只有在攻城灭国的过程中才能找到人生的价值。

这几年他们都老实的待在长安,那经常是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生怕那天天下真的太平了,再也无仗可打,那可就糟了!

这时候如果那个人敢主和,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武将戒杀,有时候要比色狼戒色,更加难受。

但几个文臣此时却是眉头暗皱,他们可不像那些武将一般头脑简单,他们更多的是在考虑全局。

现在的大唐就像是一个满是补丁的烂船,每一块补丁都随时都有可能决口。

这时候如果再和突厥掀起全面大战,一旦不能速战速决,麻烦可就大了!

正思量间,李世民再次开口道:“据百骑来报,去年冬天草原雪灾严重,牛羊马匹冻毙无数。”

“以突厥人秉性,他们一旦牛羊不足,就必然会来劫掠我大唐边境百姓。”

“现在冰雪初融,草木未生,正是草原人最虚弱的时候,一旦让突厥人缓过这股劲来,我们就等于错过了出兵的最佳时机。”

程咬金此时急不可耐的上前一步,正要说话,唐俭却一把将他给拉了回来。

对他摇了摇头,示意他先别着急发话。

心说,就凭你那德性现在请战,纯粹就是在添乱,像这种级别的大战,朝廷需要的是一个统帅,而不是大将。

目前在这朝廷之中,有能力担任统帅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李世民本人,另一个就是李靖。

这次皇帝可定是不能离开长安出去打仗的,那么就只剩下李靖一人了。

好在程咬金平时和唐俭关系不错,也比较信服唐俭,悻悻的退了下去,没有再说话。

李世民也看到了这一幕,但他就当没看到,程咬金这个莽夫本来就不适合当统帅的。

而后他又将目光投在李靖身上道:“李爱卿可有话说?”

此时众人的目光也都看向李靖。

虽然李靖在玄武门之变时没有及时的支持李世民,这让一众武将都对他有很大的意见,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家一向伙谋定而后动,一生从无败绩。

而且还是难得的统帅之才。要不然他这个中立派,也没资格站在皇帝的近臣当中。

李靖此时知道躲不过去了,开口道:“陛下如果真要出兵突厥的话,臣认为胜率应该能达到七成。”

“有六条理由:其一,突厥政局混乱;其二,突厥国内铁勒诸部早有反叛之心;其三,突利、欲谷设等人都对颉利可汗表示不满;其四,突厥遭遇天灾,缺少粮草;其五,颉利可汗十分亲近胡人,可胡人十分容易反叛;其六,突厥境内汉人众多,大唐出兵必得他们的响应,里应外合突厥可破。”

“如果陛下能给我十万精兵,再说服铁勒诸部反叛,两面夹击,则突厥可破。”

说实话,李靖的分析没有任何问题,而且七成的胜率已经不少了!

但李世民依然不太满意,因为李靖的计划中还存在着一个变数,那就是要说服铁勒部反叛才有七成胜率,如果他们不反叛呢?岂不是只有五成,甚至更低?

要想增加胜率除非继续增兵,如果有三十万精兵的话,就不需要再依赖铁勒部了!

可问题是以现在大唐的国力最多也只能出精兵十万,不能再多了。

早知道现在说的都是精兵,而不是普通的民兵,这些精兵都是跟着李家打天下一路杀过来的。

这些百战余生的精兵才是李家王朝的真正根基所在,派出十万已经是极限中的极限了。

再多的话先不说钱粮能不能供应的上,首先没有这些精兵在长安镇压,各大世家还会不会继续听话,可就不好说了。

光凭长相是当不了皇帝的。

正在众人左右为难之际,这时高公公却突然进来道:“启禀陛下,百骑从草原送来来的六百里加急。”

“从送来草原送来的?”李世民不由心中一惊,难道颉利现在已经开始侵犯大唐边疆了?

“快承上来。”李世民结果封了火漆书信,打开观看起来。

“禀报陛下。

二月十八,我等探到铁勒诸部已经彻底反叛,集结三十万大军正在亡命攻击突厥,一路烧杀劫夺,势如破竹。

颉利可汗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主力已被打散,目前还未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具体反叛原因未知,正在探查。”

“这……?”李世民现在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他现在还正在议论要去打突厥呢!

没想到,这里还没动,人家自己就已经开打了,而且还不是小打小闹,而是集结大军三十万,直接将颉利的主力都给打散了。

二月十八?现在都过去六七天了,骑兵作战,向来快如闪电,有这几天功夫,突厥汗国现在还存不不在都是个问号!

这时一众朝臣也都传阅了军报,久久没人说话。

他们都想不明白,这些铁勒人到底在发什么疯,但也都知道,突厥完了!

经此一战,不论最后胜利者是谁,突厥都会元气大伤,十年内再也无力犯边。

而且由于草原太过辽阔,就算是胜利的一方,也很难将敌人斩尽杀绝的,通常都是打散和打败。

现在大唐应该做的就不再是出兵了,而是等战争结束后,尽快扶持一帮被打散的战败者,资助他们继续战斗下去,最好让他们永远的战斗下去,他们就没有力量再来打大唐的主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