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满唐红 > 第0713章 满城欢庆

满唐红 第0713章 满城欢庆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19:37:31 来源:笔趣阁

李纲知道凝聚人心的重要性,所以整晚上都没有再开口。

次日,一大早,欢庆了一夜的将士们就打点好了行囊,再次踏上了归程。

百姓们跟在后面,送了一程又一程,倒不是说百姓们跟将士们相处了一夜,处出了极其深厚的感情,而是将士们在离开的时候,给百姓们留下了一百多头牛。

这是李元吉下的命令,目的是为了回馈百姓们。

毕竟,这个时候的百姓都很穷,能拿出很多吃食来招待将士们,实属不易,如果不回馈一些东西的话,百姓们很有可能要过一两个月的苦日子。

可惜,关中的百姓很倔,尤其在请客吃饭这种事情上,简直倔的没变。

他们情愿自己饿一两个月的肚子,也不愿意收将士们留下的牛,派人去劝,说的多了,他们中间的乡老们还一个劲的问将士们是不是看不起他们,看不上他们送的吃食。

去劝的人被问的无言以对,只能丢下了牛,一句话也没说,闷头走了。

这下百姓们更倔了,追着将士们跑了一里又一里,说什么也要把牛还给将士们。

最后还是李纲出面,把乡老们聚集在一起,滴滴咕咕的说了一阵子,乡老们才骂骂咧咧的做主,把牛收了下来。

辞别了百姓,辞别了梨园寨,又赶了两日的路程,到达了咸阳的地界。

李渊亲率百官在咸阳的五陵源上迎接大军凯旋。

在一片花团锦簇中,在一片彩旗招展中,李渊穿着冕服,高坐在龙撵上,让刘俊宣示了对大军所有将士的表彰,以及慰问。

然后在百官和大军的山呼声中,李渊直接大手一挥,宣布解禁一个月,让长安城内的百姓欢庆一个月,同时宣布,在太极殿内设下了厚宴,款待凯旋而归的将士。

被点到名字,有资格入宫赴宴的将士,足足多达两千多人,可以说是大唐立国以来最大的一场庆功会。

苏定方这个抓住突利的大功臣,甚至还被李渊邀请上了龙撵,跟他共乘一车。

不过,苏定方很有分寸,只是坐在了车辕上,取代了马夫的位置,并没有大刺刺的跟李渊坐在一起。

大军跟随着龙撵,穿过了咸阳,过了咸阳桥,一路行至杨柳堤。

瞧着那已经郁郁葱葱,在清风下妖娆摇摆的杨柳,李世民幽幽的来了一句,“你做了什么,为什么我觉得父亲有点不待见你?”

李建成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按理来说,此次北征最大的功臣应该是李元吉才对,毕竟,李元吉作为大唐实际的掌权者,都亲自跑到战场上‘御驾亲征’了。

还两次率军冲阵,可以说是居功甚伟。

按理来说,李渊应该邀请李元吉同车的才对,可李渊却从头到尾也没有搭理李元吉,而是邀请了苏定方共乘一辆车。

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李元吉这是惹李渊不高兴了。

李元吉最近一段时间,人都在外面,也没见跟李渊起什么冲突,所以李世民很想知道,李元吉到底是因为什么才得罪了李渊。

李元吉面对李世民这个问题,只是撇了撇嘴,没有多言。

说到他得罪李渊这件事,还得从李渊给他儿子起的那个破名字说起。

他两次写信给李渊,要求李渊给他儿子改了那个破名字,李秀宁怕他跟李渊起冲突,也多次写信给李渊,让李渊给他儿子改名字。

可李渊就像是吃了秤砣一样,不仅没给他儿子改名字,甚至还破例提前封了他儿子为郡王,并且将他儿子的名字宣告给了天下人。

这下,想改都没得改了。

毕竟,李渊已经面向着全天下人做了决断,再让李渊反复的话,会影响李渊的威信。

而李渊的威信对大唐而言至关重要。

所以这件事就算是彻底敲死了。

他为此跟李渊闹了一次脾气,并且言辞犀利,李渊这会儿估计气还没消,所以当然不待见他了。

“请壮士盛饮!”

大军到了杨柳堤上的时候,由长安万年两县衙门牵头,有长安城内外数十名人瑞组成的劳军队伍挡住了大军的去路。

人瑞们先向李渊敬了一碗酒,待到李渊下了龙撵,向人瑞们施礼谢酒,并且端着粗糙的酒碗一饮而尽以后,人瑞们就开始向百战归来的将士们敬酒。

在敬酒之前,还大声的询问家中的儿郎们作战英勇否,为大唐出死力否云云。

苏定方代表着将士们回答了人瑞们的询问,然后又接受了人瑞们敬的一碗酒。

还有数百位有功的将士也接受到了同等待遇。

李元吉和李建成、李世民等人就没份,因为有李渊领头,李渊已经代表着皇家把人瑞们敬献给皇家的那一碗酒给喝了,皇家的其他人就不用再掺和了。

而且人瑞们也不喜欢伺候皇家的权贵。

在折腾了足足一个时辰以后,大军再次开拔。

这次就没劳军的人了,但达到两侧的马车却多了起来,前来看热闹的人也多了起来,几乎可以说是人山人海的。

有的在大军中间寻找自家的子侄,有的在大军中间寻找自家的丈夫,还有在大军中寻找自家父亲、叔伯的,亦有在大军中寻找青年才俊的。

大唐是个尚武的王朝,所以文弱书生在大唐并不受待见,什么东华门唱名者方为好男儿也不会出现在大唐。

在大唐,能立下战功,能马上封侯的才是好男儿。

所以每次大军大胜而归,总有一些还没有嫁出去的姑娘们在大军从中为自己寻找夫婿。

要是有看中的,就掷一个香囊,又或者丢一些瓜果吸引注意力。

如果丢中的人看上了她,那么会默默的收下她的香囊,或者大笑着咀嚼她送的瓜果。

等到闲暇的时候,官府会主动找上门帮忙说亲。

对于这种事情,朝廷不仅不制止,甚至还有几分推波助澜的意思。

这么做一是为了激励将士们,让将士们看到打完胜仗以后能赢得怎样的待遇,让将士们在战场上更用命。

二是为了尽快的促进青年男女婚配,促进人口的增长。

“当……”

一枚只有小拇指蛋大小的青杏,稳稳的砸在了李元吉的头盔上,发出了当的一声脆响,不等守卫在侧的宇文宝捉拿刺客,李元吉就看到了一个娇小的少女正挥舞着拳头,向自己呲牙咧嘴。

李元吉策马上前,一把将少女从马车上扯了下来,架在了马背上以后,才没好气的道:“谁让你出宫的?”

已经有一点姑娘样子的李絮傲娇的仰着头道:“是李令带我偷偷跑出来的。”

李元吉刮了一下李絮的鼻子,故作生气的道:“这么说李令也在马车上?”

李絮毫不犹豫的点了一下头,愉快的卖起了李令,“是李令非要吵着来看父亲大胜而归的,我拗不过她,就被她带着偷偷跑出来了。”

李元吉揉搓了一下李絮的头发,在李絮气鼓鼓的神情中道:“你们就不怕被人抓去?”

李絮一副我很聪明的样子道:“我们带了侍卫,还带了虎虎,谁敢抓我们,我们就让虎虎咬他。”

李元吉哭笑不得,却也没多说什么。

虎虎只是小熊猫,又不是大熊猫,跟猫一般大,挠人倒是一把好手,但是咬人嘛,还差十万八千里。

不过,李元吉也不担心李令和李絮的安危,毕竟,两个胆大包天的小家伙连齐王爷的车架都开出来了,不管是有脑子的,还是没脑子的,都不敢动她们。

一旦动了,不需要宫中的侍卫出马,街面上的百姓就能窜出来上演一波拯救县主的大戏。

“呜呜呜……”

大军行至金光门的时候,门墙上响起了厚重的号角声,足足有一丈长的号角,被鼓着腮帮子的力士吹响,欢迎着大军凯旋。

同时,悬挂在钟鼓楼的钟声也被敲响。

“大唐万胜!”

“大唐万胜!”

“……”

金光门后面,黄土垫成的大道两侧站满了百姓,一个个都在歇斯底里的高呼。

大唐越强大,对于他们而言就越安全。

安全就代表着稳定,代表着日子会越来越好。

尤其对他们这些住在首都的百姓而言,一个强大又安全的大唐,能让他们居住的屋舍,拥有的田产,快速的增值。

武德元年,一座占地一亩多的宅院,也就几十贯而已,如今,没有个几百贯,只能看看。

相比起杨柳堤上的百姓,长安城内的百姓明显更热情,也更豪迈。

各种瓜果,以及女子们的香囊、荷包、团扇,如同雨点一样往下掉。

一些家资丰厚的,甚至还跑出了价值不菲的马蹄金。

文人墨客们在街道两侧的酒楼上举杯高歌,以示庆祝。

教坊司的姑娘们这会儿都不要脸了,直接露出了半个香肩,或者脖颈下的一片雪白。

有豪迈的甚至直接冲将士们喊话,让将士们今晚一定要来。

有年幼的将士被姐姐们这么一闹,瞬间红了脸,这下引的姐姐们更兴奋了,一个个直呼小将士今晚来了,不收钱,还倒贴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