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女伯爵 > 081【祭酒荐言】

大明女伯爵 081【祭酒荐言】

作者:莺影莹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2 22:14:49 来源:笔趣阁

皇帝幸学之后,于第二日,国子监祭酒率全体学官上表谢恩,而后皇帝赐祭酒以下等宴于皇极门,监生赐宴于丹墀之下。赏祭酒吕瓒、司业,纻丝罗衣,每人二袭;学官等三十五人每人一袭,另加赐纱帽带;赏监生二千七百五十四人,每人绢一疋、米一石。

赏赐不可谓不丰厚,皇恩不可谓不浩荡。

但凡赐宴,都由礼部精膳司负责、光禄寺操办,人有尊卑之分,宴同样有高下之等,驾幸太学宴是洪武时期就定下的规矩,宴席等级不仅高,菜品格外丰富,上桌还会供应仅供上宾食用而且非常尊贵的羊背皮(注1)。

如此,无不彰显等级,以及皇恩。

筵宴之后,永明帝留下了祭酒吕瓒,君臣二人于乾清宫上书房日常叙话。朱仲檐当太子时,吕瓒曾是太子老师。既是君臣,又是师生,吕瓒也深得他的器重。

其实皇帝留下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想征询吕瓒的意见,对于邬阑,这个‘特立独行’的学生,究竟该怎么办?

吕瓒心中早拿定主意,于是对陛下道:

“我朝子高祖皇帝设立太学以来,不仅教官人才辈出,监生当中同样人才济济,臣记得过去有确切记载的四十五次廷试,共取中进士一万二千多人,其中监生出身者就有六千六百二十五人。更有先帝时,一次包揽一甲头三名的时刻。那时臣还是幼冲之龄,但对那一次的记忆尤为深刻。”

永明帝微笑着点头,道:“朕倒想起来,邬阑那本乱糟糟的公文里写得‘祭酒生涯’,想必那时的先生心里就已埋下一颗种子……”

吕瓒一听,心中好别扭,只是皇帝的话他又不好反驳,前面那些话只是铺垫,为了不让陛下再去联想什么‘祭酒生涯’的,他干脆省去铺垫直接说重点。

“所以臣以为有教无类,一指不分贵贱贤愚,皆可进行教育;二指通过教育消除原本存在的不足。邬阑的才干并不体现在学业上,而是她的能力,能力高低与学识有关,但未必一定有关系。她完全可以省去坐堂学习的时间,直接开始历事,想来凭她的聪慧过人,将来定是我大明头一位有着卓越成就的女子官员。”

“先生说的好,想当年思宗也曾封秦将军为忠贞候。”

“是的,陛下,思宗皇帝也曾赞秦将军是‘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还有一个毕著,幼工文翰,兼能挽一石弓,善击剑……后来毕著随父从军,曾夜袭清军大营,令士气大振,督师闻捷上报朝廷,请求授予军职,只可惜……”

“臣之所以提及她们,就是想说,天下女子有才能者不胜枚数,才智上非但不输男子,更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建功立业,所以大可不必墨守成规。女子能封侯,能授军职,难道就不能授文官?臣倒愿意世间能多几个像秦将军、毕著那样的女子,或许也像邬阑这样的女子。”

“好!”永明帝听他一席话,很是高兴:“那以先生之见,邬阑该如何历事?”

“臣发现,邬阑的算学反而比其他科优秀,次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她精通算账,不如让她先去户部历事。”

这一点倒是被所有人认同。

“以半年至一年为一期,选三五衙门历遍,最终仍以积分来评上、中、下等,上等就送吏部附选,遇有缺官挨次采用,中等再历,下等仍回国子监读书……”

永明帝沉吟,半晌,说道:“此法还需斟酌,朕还得问问吏部及户部的意见。”

“那时当然。”

吕瓒与陛下叙事完毕便起身告辞,接受赐宴的学官和监生此时已结束宴饮返回国子监继续学业,邬阑自然随同一起。

回到国子监,王有仁找来,将一封才收到的家信拿给她看。

邬阑挺诧异,手拿着信,眼神里带着询问。

王有仁解释道:“且看无妨,你也知道我家做的牙行,最近我家牙行生意火爆异常,全是因为买卖土地。我就是有些担心。”

邬阑笑笑:“生意好还担心啊?”她一听就明白了,但并未立马打开信来看。

“哎,正是好才担心,反常既是妖,或许隔得远吧,反而我成了一个旁观者,觉得这事像有人故意操纵来着,不像正常的买卖。”

邬阑来了兴趣,问道:“你怎么看出来的?”

王有仁睁大眼睛,惊问:“难不成真有人操纵买卖?”

“我并非这个意思,你怎么会觉得有人故意操纵?”

“这还不明显?朝廷政令其目的就是打压地价,地价跌到谷底时,再有人出面收购……我猜下一步就是再抬高地价,而后之前卖地者再蜂拥赎回,原价赎回是不可能,此间差价不就为收购者赚去了吗?如此赚一波快钱倒是容易。”

王有仁虽志于学,但并非不通庶务,商人家庭的孩子普遍比单纯做学问的才子要更理解世事。

“你是想问是不是太巧了,政令、打压,然后大跌、收购……简直配合的天衣无缝?”

王有仁点点头。

邬阑想了想,道:“你王家都按规矩来做,有啥可担心的?就算有问题也安不到你家头上啊。”

“话是这么说……”他一时没了语言,又听她这口气,就算知道估计也不会说实话。

“我家自然都按规矩来的,哎~只是想到这般规模的收购,岂是普通商人能够承担的?除非资本雄厚,背景过硬,而且胆识过人……若非以上几点,则不可能为之。”

邬阑想到了曹淓毓,对比一下,好像他蛮吻合。但就算她心中知道答案,也不可能告诉他。

“你家只要按牙行规矩来,没有卖家会怪到你家头上的,放宽心吧。”

王有仁只得道:“那就承你吉言吧。”

王有仁满怀心事的走了,邬阑并没有看他那封家信,不过猜也能猜到一些。还有,他倒也提醒了她,舒代宗走了有些时日,想必对那边情况已有所了解,现在自己就要多多关注**那边的进展了。

翌日,永明帝招了吏部尚书,户部尚书来御前议事,内阁首辅李琚也参与其中。

他如今对邬阑的印象大为改观,虽然还是有点‘不学无术’,至少她的确是个能办事的,而且有钱……

这么想好像只会惦记人家的钱一样,其实非也,如今朝廷所面临难题,恰恰是缺钱。并非惦记她有钱,而是能挣钱,若是朝廷有半点她挣钱的本事,也不至于时时刻刻都捉襟见肘。

永明帝说起祭酒的荐言,堂上三位阁部大官默然不语,内心的想法各有不同。一时间,殿内倒是安静得可以听到针落的声音。

“此事还需拟个章程出来,三位都说说吧。”皇帝说道。

“陛下,”古德海进前,道:“户部正缺历事监生,她来,臣自然愿意,也好解决人手缺乏的问题。”

韩尚汶脸色有些难看,乜斜着他:“古尚书,你倒仔细说说,户部哪里缺人了?”

人都安排不下了好吧!后面挨次等授官的还多着呢……

“本来历事项目和名额都是固定的,你户部特殊,要随事而定,年初才退了不少正历监生,如今又说缺人?”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我户部缺精通账务的历事生,不缺办事的,这样不行?”

“哼!荒谬,一个女子就只是做了买卖就成了精通账务的了?这天下精通账务的主母多了去,岂不是她们也能来你户部算账了?”

“你才荒谬!主持中馈跟我这手中的账可不一样,怎可相提并论?”

“那你说,怎么不一样?”韩尚文有些不依不饶了。

“诶诶诶,打住,二位,”李琚连忙出声阻止:“跑题了,陛下是希望有个具体章程,这种情况也许以后还会遇着,谁敢说以后不会再有阑司珍这样情况的出现?有个章程来对照着,就好办。”

永明帝听了半天,才道:“老先生说的对,两位卿家就不用扯那些有的没的。”

“陛下,臣希望阑司珍从户部开始历事,当然,至于她能否被评为上等,还得看她历事的表现,臣定会严格执行。”

“老臣以为,虽然可以直接从历事开始,但对于她学业上的要求还是不能放松,否则她将成为一个极坏的表率。”

“嗯,老先生说的极是,那,韩卿家的意思呢?”

“臣其实没什么意思,一切照章办事,该考核的考核,绝不会因她的‘特殊’而放松标准,定会严格执行。”

“既如此,那不如正历、杂历、长差、短差都历一遍,也不用仅限于某几个衙门历事。”

“也好,多些历练对她将来任官也有益处。”

邬阑并不知道,她苦逼的历事生涯即将展开,并不比她在国子监读书轻松多少。

因为都是做具体工作,好比随同御史刷卷、出巡,什么督修水利,丈量土地,核实税粮,清查户口等,都是具体而且繁杂的工作。还有清黄、写诰、续黄、清军、天财库、承运库登基钱粮、工部清匠、礼部写民情条例、修斋、参表、报讣、赍俸、查马册、大木厂磨算账目等等……

而且考核是各历事衙门先给出评语,分为勤谨、平常、才力不及、以及奸顽四项,若是得了勤谨以外的评语,那意味着一切将又从新再来。

但这对邬阑来讲,不仅只是业务能力的提升,更是对她为人处事的磨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