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女伯爵 > 074【杀跌】

大明女伯爵 074【杀跌】

作者:莺影莹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2 22:14:49 来源:笔趣阁

“李千户,你写一份详细的报告,这事连同之前密查官员的证据要一同上报陛下,今天就要发出。”

“老大,你说陛下知道以后,江南官场会不会……”

袁彬用手指揉着眼窝,熬夜使双眼布满了血丝,脸色也泛着青红,尽管有短暂的小憩,但眉宇间仍然爬满倦色。此时他并不想多说话,江南官场……江南官场跟锦衣卫有啥关系?做好该做的事报给陛下就成,哪来这么多‘会不会’。

对于李千户的提问,他心里莫名烦躁,不过还是语气平缓的说道:“这种规模的造假不可能一两个知府就能做成,想必已形成默契,我等只需收集证据然后交给陛下,由陛下裁夺,其他就别想太多了吧。”

“也是……就不知道陛下会想啥办法去对付这帮贪官,依卑职说最好来个瓜蔓抄,然后再全下诏狱,看谁还敢再贪!”

嗤!袁彬心中不屑,哪有这么容易,这里的官官相护已成气候,要真如此江南必大乱。

“以目前证据显示,顶多算严重的偷税漏税,而且也非江南一处,你想瓜蔓抄,证据够吗,偷漏下来的钱又在哪?”

“呃……卑职只是说说而已,”李千户赧笑道。

袁彬不想再与他说话,又闭上眼睛假寐,李千户看的明白这是送客之意,于是他道了一声便出了屋子,赶着去完成密报,好在今天发出……

——————

密报很快发出,也不知锦衣卫用了什么办法,总之密报到达京城基本只用了两夜一天就到了永定门。

永定门是外七城中最大的一座城门,城门外还有瓮城和箭楼,此刻凌晨时分,巡捕营的尖哨士兵已巡过城门内外。瓮城外正南方是一条泥土夯筑的大街,街两旁店铺林立,四周以护城河环绕。

如此安静的世界,只偶尔传来三两声犬吠,所以‘哒哒’的马蹄声就显得给外清晰。而狗子警觉,听到动静早就吠成一片,瓮城楼上的守卫似乎也听到动静,来到城墙上,借助手上的火把,勉强能看清来人一身锦衣卫着装。

简短对答之后,瓮城的大门缓缓打开,先亮起一排火把,而首先出来的依然是巡捕营,再仔细对照了文牒和铜牌之后,巡捕营便将这一人一马的缇骑放进了城门。

半个时辰后,孙富海已经收到了这封自江南来的密信,他粗粗浏览一遍,然后心里衡量着是否要现在就去陛下那里。

而此时永明帝正在西苑的紫光阁,自盛夏以来,他已几次三番来过。夏夜里的西苑清凉舒爽,他睡得晚也醒的早,精神奕奕竟毫无倦怠之感。

孙富海还是来了西苑,很快将这封刚刚抵京的密信交于陛下。

永明帝花了盏茶时间看完,脸上看不出丝毫表情,只是手指不停的敲着御案台面。

良久,他道:“孙富海,你认为该如何办?”他手掌拍了拍这封密信,问道。

孙富海几乎没有停顿,很快答道:“臣以为必要施以惩戒。”

“惩戒?如此温和,倒不像你孙富海会做的事了。”

“此举目的不在整顿吏治,而在对南方施以压力。”

永明帝眉毛轻佻,道:“你倒是看明白了。”

孙富海微微扭动身子,有些不好意思,又不愿承认,好一会才说:“其实臣也是受了别人的启发……”

“哦?那你说说看,怎么受的启发?”永明帝突然有了一些兴致想听。

“就是……那人给臣讲过宋朝的“公田法”,臣一下就联想到江南的土地问题,与那时宋朝的土地问题如出一辙,其实臣也觉得土地归公家比在少数私家手里好,至少也得把以前属于官田的土地清理出来再收回。”

“公田法确实是将土地收回,收回之后在佃给百姓耕种,这样看似解决了问题,但殊不知这其中的坏处,不妥。”

“陛下以为不妥,臣的理解是“公田法”指向的不是士绅的特权而是财产,这自然不妥。而陛下是针对的优免权而非士绅的土地,臣以为这才是对的做法。至于地价受到影响……那也不是陛下能控制的。”

“哈哈哈……,”永明帝笑了起来:“说的不错,朕确实不能控制地价涨跌。”

“不过地价跌了,陛下是否会像宋廷那般,出钱来购买土地?这……恕臣蠢笨,就不懂了。”

永明帝笑而不语,只看着他,半晌才又问道:“朕还想再添把柴让这地价再跌一跌呢。”

孙富海此时心里立刻明了,陛下的确想收买土地,只是……这钱从何而来?难道真要印宝钞来支付?

“臣愚笨,不知陛下如何添这把柴,让这地价再跌?”

“你查的徐家,投献于徐家的有多少人丁?”

“哼,”一提起徐家,孙富海自己都有些不耻:“查得无锡徐家接受的请投人户,共人丁三万有余……”

永明帝哼了一声,眼底划过一丝冷意:“想必他徐家也算不上江南之冠,就光这密信上所列,已有数人超过他徐家的规模,如此……看来惩戒还不行,必要严惩方才可以威慑!”

孙富海瞬间反应过来:“陛下是要严惩投献行为?”

“没错,那些敢接受投献的,就是要严惩不贷,杀鸡儆猴!朕倒要看看他们究竟有几个脑袋?东燕……”

随侍的李东燕闻言,上前回道:“臣在。”

“拟旨……”

孙富海一听暗暗心喜,看来他锦衣卫又有大案要办了,正是难得的立功机会!

皇帝径发的中旨,晚间通常是放于红匣中,由文书房内官捧至午门外的六科官署,再由值班的科臣接本。所以科臣见此也不敢耽误,连夜审核,若无误便要在第二日抄出,送通政司下发有关部门执行,而原件则送内阁备修实录。

短短几日,朝廷已连续下发三条政令。就像射箭,盘盘都正中靶心。

政令到达应天,正常也不过三五日。之前从京城出发的舒代宗,此时早已到了**,算算路上用了七八日,要不是有女眷在旁,恐怕也只需三五日。

这样已经比去年他去京城时快了不少,说明路况正逐渐变好。

**变化之大,让这三个地道**人惊诧不已,一年未回居然县城样貌都发生了变化。嬷嬷回到了老宅,在县城东五里的西陈。此地名为西陈,算是城郊,不过此处地理位置极佳,水路皆便利,门前码头坐船,顺着蜿蜒的滁河向南过江,就能到南京城。

门前一条大路向东,又能到仪真;向西沿着滁河以南的水陆可到江浦,穿南北孔道向北,就是京城的方向。

舒代宗一回到**就急忙去了设在县前街上的“南方商报”馆,如今的商报馆早已是应天府,甚至整个南直隶的新闻出版界之翘楚。

老同事、老搭档一年之后再次见面都无不开心兴奋,陪着舒代宗转了一圈之后,又跑到山三门外的印刷厂去转。这里是面向整个南京城发行,**则主要面向江北地区,“南方商报”在此地的发行量已远远超过了京城。

重逢自然要欢聚来庆祝重逢,一顿酒肯定跑不掉。舒代宗又想起前年张伯还在的时候,经常去城东春山小馆旁的酒铺沽酒,‘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当炉而炖兮,润我肺腑。’江阳酒入口醇厚绵长,如今又想起它的滋味,他不禁舌底泛起津液……

欢聚就选在自家抚莱阁的春山小馆,十来人围一桌,吃得酣畅淋漓,酒过三巡,微醺,话自然就多了起来,而话题也跟最近事实有关。

舒代宗一直惦记要买地,当然最好能把以前自己那块地给买回来,他最关心的还是地价。

“几位,此次小弟我回来还有一事,就是想在这里买些地做我家祖田,不知近期行情如何?或者找那家牙行帮忙比较妥当,诸位可知道?就给推荐推荐。”

“哟,舒先生这会买地还真是赶巧了,最近呐,朝廷好几个政令推下来,江南这边地价可是松动了不少,这地价一跌啊,人心就开始惶惶了。咱**县也跟着跌呢,跌了不少,如今上等水田每亩差不多都跌了三两银子,再谈一谈说不定十五六两都能拿下。”

“最近趁着便宜,我也准备再购置一些水田,就不晓得会不会继续跌?要是继续,那我就再等等。当然,卖地的人肯定不想它跌,不过咱买地的就巴不得你跌,你跌的越多我越开心。”

“呵呵,说的也是,那老哥打算多久买?正好咱两一起找牙行办?”

“不好说,我是想再等等,舒老弟要是着急,其实现在买也合适,我家是因为有田,买与不买都可的,自然就想再等等看。”

舒代宗心想这也对,要是有那个充裕时间,我也想等等。只可惜此次回来并非度假休闲,真是有任务在身的。

“那老哥可有靠谱的牙行推荐?”

“找王家啊,**这里还会找别家吗?”

“对啊,王家,不就是郝老爷的姻亲那个王家吗,我咋把他家给忘了!”

“你不会连他家家主叫王大龙也给忘了吧?郝老爷的大舅子,去年他王家光是做小东家一家的买卖就赚翻了,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我看这王家可不止吃三年,吃十年估计都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