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女伯爵 > 045【雄安前世】

大明女伯爵 045【雄安前世】

作者:莺影莹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2 22:14:49 来源:笔趣阁

皇帝是离开了,但离开之前,他让身边的长随去传了锦衣卫使孙富海过来。

然后坐着红板舆,一路浩浩荡荡的回了乾清宫。

回到乾清宫,永明帝直接去了后殿歇息,后殿共有九间房,他随意选择了其中的一间。

这间倒是不大,分前后部,以碧纱橱相隔,碧纱橱有八扇,中间两扇开启,上面还装有帘架,此时帘子是收拢着的。通过洞开的两扇向内望去,有一张龙榻,上覆明黄织金坐褥,及同款色迎手一对。

房间整体的风格略显简朴,除了基本摆设之外,再没多余的装饰。

随永明帝近身伺候的是一年纪稍轻的牌子叫虎子,穿红色贴里,缀麒麟补,腰系金玉绦环,一侧还缀有牙牌、茄袋及刀儿。脚蹬皁皮靴,软底薄衬,走在打磨过的方砖地上,一点声音都不会有。

“皇爷,小的给您泡一壶六安可好?”

对于散茶,永明帝还是较喜欢六安,所以他嗯了一声,算是答应。很快便有内侍去张罗泡茶,而虎子继续伺候皇帝浣洗更衣……

锦衣卫使孙富海很快到了房间外,等候通传,而此时房间内,靠在榻上的永明帝正汲了一口茶,茶水在口腔中一停留,只觉甘醇无比。

一壶之茶,只勘再巡,初巡为婷婷袅袅十三余,再巡为碧玉破瓜年,三巡意则尽矣……

饮毕,将手中空盏递与虎子,而后又调整了一番坐姿,这才问道:“孙富海来了?”

虎子微微躬身,回道:“正在外边候着。”

“传……”

虎子应下,又随手将饮过的茶具收拾起来交于另一近侍,然后退出房间。

廊檐下,孙富海还毕恭毕敬的立着,等待皇帝传唤。退出来的虎子向他打了一个手势,他意会,于是正了正一身飞鱼服,便随着虎子进到房间内。

孙富海只管低着头跟着,前面停下他便也停下。

虎子将人领进之后,永明帝向他一挥手,他心领神会,然后又一次退了出去……还顺手合上房门。当两扇门渐渐合拢时,他听见了里边断断续续传来皇帝的询问。

“浙江那边你查得怎样了……”

——————————

再说文渊阁‘工作室’里,四人小组正拼命埋头苦干着。

皇帝带着一群人走了,但他们的工作才算刚刚开始。思路有了,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完善它。只是时间有些紧迫,两天……只有加班了,邬阑的第一反应就是又要996。

皇帝要把赛马场模式,也就是“经济开发区”模式加进去,首先要考虑什么?选址。

之前邬阑也建议过,可在南北中各选一处,而北方,运河在德州之后进入顺天府境内,继续向东北到天津直沽港,天津是‘南北舟车,并集于天津’,所以这一路也是漕陆一体。

从德州向西北延伸,可以经过景州、阜城、献县、河间府河间、任丘、新城、涿州、良乡进京。

假如以京师为出发地,还有一条向西北延伸的驿路:经良乡、涿州、安肃(河北徐水县)、保定府清苑、庆都、新乐、真定府、栾城、赵州、内丘、顺德府、沙河(南河县)、邯郸入山西、河南。

所以,以京师为顶点,以两条驿路为边,形成一个扇状区域,而这个区域的中心就在白洋淀。其附近有任丘、雄县、容城、安肃、安州。再远一点的还有清苑、高阳、河间。

邬阑手上倒是有舆图,只是这舆图太过抽象,精确性极差。但即便如此,当看到雄县、安州这两地名,自然而然就想到了雄安新区。

“诸位,我有一个想法,”邬阑开口说道。

另外三人从堆的老高的书籍资料中抬起头来,茫然的看着她,一时半会还没从迷茫的状态中清醒过来。

邬阑仿佛看见了他们眼中酒瓶底状的漩涡。

“诶诶诶,清醒过来,我有主意了!”她笑着道。

“啊?太好了!那就请阑司珍快说说,”杨鼎臣放下手中厚厚一叠账本,率先开口道。

“我觉得,应该将北方的“经济开发区”定在……这里!”她伸手指着舆图中所标注的白洋淀地区。

三人顺着指向,看到了舆图的这一区域,李道汝沉思了片刻,问道:“原因呢?”

“首先要明确一点,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对水陆路线的布局影响很大,一比天津自然就明白了。而我选这里,却是因为位置太优越了,而且可以对西北施以影响。”

“你看,清苑县到京师是350里路,河间县到京师410里路,这个距离只需小半天时间便能到达,而且当天可以跑来回。从这里出发向开封、太原非常便利,还可以向东南方连接临清,这样一来,西北地区不就和运河联系上了吗?”

“这是其一,其二呢,区内有丰沛的水源,而且地势较平坦,马车提速没问题。其三呢,过去的九边贸易,临清是南方布匹的集散地,而经陆路中转却是这里。所以可以总结一下,有较为通达的驿路,而且通行能力不错,有商品贸易的基础,离京师近易于掌控,又能舒缓京师的部分压力。”

“京师有何压力?”李道汝不禁又问道。

“比如人口与地的压力,以及北直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压力……等等,”邬阑答道。

李道汝疑惑的看着她,还是有些糊涂:“能具体讲讲吗?”

“你想想啊,北直地区什么最多?

“什么……最多?”

“啧啧……这还猜不到?当然皇庄、宫庄、勋戚田及官田最多喽,土地相对集中于此,当然有好处,但坏处也显而易见,只要查查户部统计的账就能知道大概。”

“啊,有了有了!”谢公雅正翻着账簿,说道:“保定府有慈宁宫的子粒官地……清苑最多,其次还有安肃安州新安容城等等,河间府任丘最多。还有慈庆宫的,安肃新城高阳皆有,河间府的也是任丘最多。乾清宫……安肃,河间府只有静海县有……”

“对,再比如勋戚田包括什么养赡银地、香火地、王坟、以及公侯伯爵的给爵地等等,虽然个人相对不多,但人数众多……有总数统计吗?”

“有,整个北直的子粒官地加王公侯伯地……总数为477万亩。”

“这还没算官府的官田……所以北直的土地相对集中,肯定采取佃田的较多,而庶民地主或者自耕农的数量应不及南方。也可以这么认为,只在田赋这一项所占总收入之比,肯定是低于百分之九十,再换句话说,对于调整收入结构比,还是有利的。”

李道汝咀嚼着这句话的意思,慢慢回过味来:“你的意思,增加盐课、杂课、关税的收入?”

“差不多,像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因为是面向西北及九边地区,所以商贸往来还是繁荣。而盐课呢,西北及顺天基本是长芦盐、河东盐及陕西盐的行盐区。盐课相对稳定,这个暂时不考虑,所以就看杂课和关税两项。”

“关税肯定要有路才能设关啊,”谢公雅补充了一句。

“当然,首先要通路,路通之后才能说下一步设立经济开发区来调整收入结构。”

“还有,西北的草场及马匹较南方更易获得,这也是发展交通的有利条件。”

“没错,但还有一点要考虑,就是人。整个北方人口相较于南方偏少,当然也跟经济发展有关。就北方人口来说,还是集中在京畿和运河沿岸,其余地方相对偏少。”

“最后,再比较一下亩均税、口均税及户均税的差别,北直隶地区的。”

“怎么说?怎么比?”

“保定、河间两府的每亩收税只有一分银,恐怕也是天下最低,而平均到个人收税为二钱五分,较南方也是相当低了,也就是说人均田赋的压力较小。户均税就是每户的田赋负担,这两府反而偏高,与松江府持平了,这说明什么?”

“对啊,奇怪诶,为何呢?”杨鼎臣不禁问道。

“也说明这两府土地还是相对集中,人均拥有耕种的亩数多余南方,而人户也可能是以大户人家为主吧,多于南方每户五口之数,算是地广人稀?”

“呃……我觉得是北方粮食的收成低,小家庭养不活的。甚至可能也很穷,虽然你说那什么持平,但松江府绝对不跟两府一样。”

“对!所以总结一下,若将北方的经济发展区设在白洋淀附近,那么先天条件、后天发展、土地、人口、赋税等条件综合下来,这里的优势明显。”

“嗯……似乎也对。”

“具体来说,我觉得中心地区就以白洋淀为中心,涵盖周围的雄县、安州、安肃、清苑、高阳、河间、任丘这几地,跨越保定、河间两府。”

“这也就是经济区的范围和四至?”李道汝问道。

“没错,那么我还想……最好给它取个称呼以示区别,就叫“雄安经济区”如何?”

“雄安经济区……好像可以有诶。”

“好了,北方的决定了,那么接下来就看南方和中原地区的设在哪里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