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女伯爵 > 039【江湖道统】

大明女伯爵 039【江湖道统】

作者:莺影莹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2 22:14:49 来源:笔趣阁

富先生一句无意的问话,倒让古珏心里一动,要是地价能涨上去多好?

但要怎么才能涨上去,而且还能比二百两还高?

这个古珏就不知道了,已经超出了他的能力水平。

他目前只知道陛下对于陆运的态度是迫切而且积极的,包括他的老爹也是这样,所以他能预感到这边的地价上扬的可能性很大,毕竟**县其他不说,地理位置却是极好。

而且一旦陆运畅通,商业贸易立马会繁荣起来,所以赛马场选在这里,确实比选在金陵城里还有优势。

“老雷,要是谈妥了,账上流水够支吗?”

雷先生闻言,自信的一笑:“莫说七十万两,七百万两也够。”

古珏一听这话,差点踉跄一下,硬气啊!他知道赛马场很来钱,每日的流水很高,只是具体有多少,毕竟还是财务部门最清楚。

“啊!哈哈哈……那本公子就放心了,谈的时候心里也有底了。”

“公子打算怎么谈?先找谁谈?”

古珏露出招牌式的邪魅笑容,道:“自然不能找方四维那小子,也不能先找太仆寺,要找……南京守备。”

雷先生微微讶然,只是也没再多问,谈判这事还真得古珏去合适。

第二日,

谢三多又去了县衙,见过方四维和黄师爷,三人简单交流一番,然后就定下了与漕帮沟通的一些细节。

而后谢三多便从县衙出发,骑马走驿路去仪真南码头漕帮设的堂口,他要先打个前哨。

南门码头是仪扬运河与澳河交汇之处,无论从长江入漕,还是从仪扬运河入江,都会通过澳河。便利的地理位置也让沿河两岸异常繁华,而河西街最为热闹,街道两侧会馆、商铺林立,有说唱先生的瞽词为证:

出南门,慢步游,走河西。

到码头,都会桥下水悠悠。

东边有座关帝庙,西有星沙看戏楼。

城隍紧靠河边口,泗源沟通商巨埠,看长江水向东流。

老安帮的堂口就在这一片会馆、商铺当中,一栋看似不大的宅院,江南风格的宅院中又混有北方四合房的特点。

谢三多此时已在大门外,却听到里面传来咙咚呛的唱戏声,凝思片刻,还是拨响了门上的门环。须臾,便有一小厮模样的伙计出来见客,谢三多自报了家门,然后递上名贴说明来意。

小厮接过名贴说了一声稍等,便转回院内。一炷香时间过去,小厮复又出来说堂主有请,而后便恭敬的请他入院内。

谢三多一路跟着小厮来到正堂外,果然见堂上搭了氍毹在唱戏,而他顺着氍毹向上首望去,漕帮的大房二房俱在。此外,两人周围还不少人,应是帮中的揽头、荐头,以及老管。

钱庵称为二房,五大三粗一汉子,穿着深色细布短褐,袖子往上一卷,露出两只大镂臂,腰间用布带束腰,下身为裤,小腿还缠着行縢,脚蹬一双青色方头履。

想是认识谢三多,见他进来,立马起身迎了上去,然后张开双臂做出迎接状。谢三多只觉黑云压寨一般,他想也没想便往旁一闪,躲开他的拥抱。

汉子一瞧,嘿,小子敢躲?又紧追一步,伸手想抓他的衣襟,那架势犹如猛虎掏心。谢三多往后一仰,堪堪躲开那一抓,然后迅速调整姿态,左脚微抬蓄势待发,右手握拳就向面门击去……

氍毹上本来还唱着弋阳腔,此时也都停下,乐师倒是挺机灵,连忙敲锣打鼓配合两人的你来我往。

乐师掐点掐的正好,而观者也在起哄,就这样打闹了好一番,末了大房才威严的喊了一嗓子,

“嗯哼……够了啊!”

大房是翁庵,年纪比二房稍长,一身儒士装扮,头带飘飘巾,周身气质不像运河上讨生活的人,倒与黄师爷挺像。

谢三多与粗汉停止了打斗,而那汉子似乎还意犹未尽,拍拍他的肩膀又叽里咕噜说了一通,然后才逐一介绍在场的其他诸人。

彼此简短的寒暄之后,主人家并未急着问他来由,而是张罗着酒席。谢三多似乎也忘了来此的目的,只是笑着说客随主便,他知道,这一顿酒定是跑不掉。

————————————

【万事莫贵于义】

何为江湖精神?‘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这就是义。

谢三多是漳州海沧芦坑人,其祖上谢君礼曾是海沧兵的一员。曾经海沧是大明最重要的兵源地,与广西狼兵,少林僧兵,广东藤甲军,青州长枪手齐名。

他的家族和那个时代的月港一样,有过兴旺,也曾衰落。唯一传承下来的是祖上留下的家训:少年甲子几多时,挨一日便拼一日,为己功夫宜着实,瞒自家只误自家。

这和闽南人的性格一样,骨子里都是敢闯敢拼,而且急公好义。仿佛那个义字,就是闽南人基因组成的一部分。

谢三多是由叔叔抚养长大,一个温润儒雅的举子,彼时因七岁的堂弟小董被拐,眼看着至亲在痛苦绝望中度过每一天,叔母也因悲伤而过早离世,是以他发誓要踏遍天涯海角,定要把堂弟找回。

因此他混进了漕帮,也因他能文能武而深受器重,被提拔的很快。在历经一年多的漕帮生涯里,其实让他体会最深的还是两个字:生计。

因为生计,可以让漕船故意撞击其他来往的船只,而后说对方毁坏了官船,来要挟赔偿。

因为生计,可以设计把漕粮偷放进商船里,以此来诬陷人家偷盗皇粮。

因为生计,可以将漕船放在河道当中,以铁索连环拦住河道,公然讨要买路钱。

因为生计,甚至于可以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抢劫、持戒斗殴……

如此种种,皆为‘生计’。

所以谢三多不明白,所谓‘赴汤蹈刃,死不旋踵,大家皆是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推己及人,由内而外,利社会利民生,所作不违于义……这到底是对还是错?

谢三多醉了,

醉眼朦胧中,他似乎又看见了叔叔,在笑语吟吟的给他念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三多可记住了?这就是‘仁’。

电光火石之间,他突然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原来只有‘有仁’才会有‘有义’。

一旁的粗汉子还在挥舞着大镂臂划着拳,输了,浮一大白,赢了,还是浮一大白,仿佛那酒就是水。

偶尔,粗汉子也会回头看看谢三多,见他醉的不轻,带点鄙视又得意洋洋的说道:“要问白酒哪家强?山东秋露白是也!”

醉中的谢三多闻此言,不竟纵声大笑……

————————————

三日后,

方四维和黄师爷终于踏上了这片令他们既羡慕又不服气的土地,羡慕是实实在在瞧见了商业和盐运给仪真带来的繁华,不服气也是因为除了这两项,其实仪真还不如**,所以气不过。

老安帮头头脑脑全体出面,来迎接友县的县太爷,这阵仗在老安帮的帮史里从未有过。其实坐到大房二房这样位置上的人,谁没见过?比七品知县还高许多的官都见过。

而他们能享受如此‘殊荣’,这全都是赛马场的功劳。粗汉子特迷赛马,其实大房也不遑多让,而且他两正到处托行家去寻找纯种赛马,就想哪天自己的马也在跑马场上赛一回,那简直风光无比,向别人吹牛都能吹上十年八年的。

方四维两人着实受宠若惊了一把,但毕竟是两条道上的人,隔阂也是难免的。

堂上的氍毹还保留着,戏,也正在上演,而堂下的酒,也正喝得起劲。黄师爷是爱酒的,一杯秋露白下肚,不禁赞不绝口,到三两杯下肚,就有些舌头大了。

方四维不喜饮酒,但喜观戏,所以注意力一直在氍毹之上。只是让他万没想到的是,搬演的竟是让他觉得‘闹腾’的弋阳戏。

明代的文人士子,只喜欢水磨腔调的昆曲,而特别讨厌闹腾俗气的地方戏,所以才会把昆曲之外的一切戏种皆归为‘乱弹’,亦或‘花部’。

只是深受百姓喜闻乐见的戏,还是像弋阳、徽戏这样‘闹腾’的地方戏种,乃至于已呈现出星星之火的燎原之态。

此时搬演的就是经典武戏《七擒孟获》,台上锣鼓一敲,筋斗一翻,台下就一片叫好声,而身在其中的方四维,只觉得脑仁疼,尤其太阳穴突突的厉害。

如坐针毡的方县令,又不好离席而去,遂只得拿起筷子夹两口菜,再放下,又拿起,再放下……此刻他的心里应该是悲催的。

七八人同在一桌酒席,但是心思却各有不同。

大房心里一直有个担忧,而这个担忧多半来自‘上头’,他们终归是运河上讨生活的一群苦命人,担忧也不过是一种无奈和无助的表现。

‘上头’的随便一纸政令,便能让底层漕工们的生活从此发生改变,而陆运改革他也早就有所耳闻,他心里很清楚,一旦陆运改造成功,那么漕帮将成为没有漕运的漕帮,这也许并不遥远。

谢三多找来时,他隐隐有所猜测,而当见到方四维和黄师爷时,他内心深处,竟莫名有些激动,就像黑暗中见到了一点微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