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女伯爵 > 018 【起风】

大明女伯爵 018 【起风】

作者:莺影莹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02 22:14:49 来源:笔趣阁

齐梅尓垂下眼眸,让人看不出表情,半晌,才抬起头来道:“我已有打算,你自不必问,一问反倒疏远了。”

雒华为不禁叹了一声,道:“愚兄自是知道你的为难,不说肯定有你不说的理由,愚兄也不拐弯抹角打听。只是……这一方是陛下,一方是七省督抚,这个度可不好拿捏啊。”

齐梅尓又笑了笑:“年兄是想说,小弟我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雒华为一听哭笑不得:“谁跟你说老鼠了!我这是替你担心!更何况还有阁部、科道、勋戚、甚至还有……那边那位,这些都不得不考虑啊。”

齐梅尓只是笑眯眯的看着他,

雒华为见他这般,想是劝说也无用,无奈只得又道:“哎,愚兄也不说什么了,想必你也是有备而回。算了,今儿本来就是为你接风洗尘,你肯赏光前来,愚兄就很高兴了,还是讨论吃吃喝喝更为实际。”

说罢,他便不再谈论朝事,转而关注起这新式的海底捞来,为他两服务的小二早已等候多时,而且早就准备就绪,只等摆桌。

小二端上两口小巧精致的带耳铜釜,釜里已配好汤料,一釜是山珍菌汤底,另一釜则是熬得正好的八珍汤底,锅底架着精巧的风炉,炉里烧的是炭火。

炭最宜烹茶,但非北方产的石炭,而是南方所产的木炭,而且还是产自长兴茶山的一种金炭。

这种金炭得用麸炭引火,即便烹茶也是上好的材料,雒华为见之不禁暗暗咋舌,心想这海底捞果然豪阔,连炭火都用得这么高端,不敢想象其它的又会怎样?这一顿恐怕自己半年的俸禄都得搭进去。

读书人都懂享受,齐梅尓也是个中高手,一见这架势也不禁笑赞:“这讲究得跟饮茶似的,竟然还配了筥、炭挝以及火挾,既如此……来来来,年兄,今日小弟我便亲手为你烹一碗好汤!”

“哈哈~,何需劳你动手,平日里愚兄倒是常做此事,那是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啊……啊不对,是……”

一旁服务的小二却道:“二位贵客,这汤可不是来饮的,而是来涮食材的,只需七上八下那便将将合适呢,二位不妨一试?”

“哈哈哈……”两人闻言竟同时笑了起来。

笑过之后雒华为又道:“试试就试试,只是小二,何为七上八下?”

小二笑着比划着,口中念了七个数,而后道:“呐,就是这般,七上八下之后,诸如肥牛这样的食材则鲜嫩无比,再蘸上特制蘸料,一口下去……呵,那般享受可不亚于饮一碗好茶呢。”

“哈哈,说的好!既如此,本客人还真想立刻就试试。”

“贵客无需着急,待这汤底涌泉连珠尚未腾波鼓浪之时,方才可以下锅涮,否则火候不到或者太过,老嫩就会差之千里。”

雒华为一听眼睛一亮:“妙啊!竟还有这般讲究?”

齐梅尓闻之也起了兴致:“果然与烹茶别无二致,这倒是有些门道,就不知道是何人想出的这等妙法?”

小二面露自豪,道:“自然是我们小东家!小的还曾有幸去南京培训过,也见识过南京总店的气势,可比京城热闹多了,门庭若市都不足以形容,天天就跟过节一样呢。”

“气势?嘿,这词儿用得好,那你说说这两地的气势有何不同?”雒华为笑着问道。

“小的也不会说漂亮话,反正就是觉得每日在店里,客人们很开心,小的们也开心,台上说书说的开心,台下听的人也开心,外面排队等待的人也开心,甚至连路过的人也开心呢。”

“哈哈,真有那么多开心?”

“当然,反而京城这里倒是拘束不少呢,虽然比南京总店更富丽堂皇,但就是少了那么一点热闹吧。”

“这还不热闹?本客人今天已经觉得很热闹了,”雒华为有些诧异。

齐梅尓笑了笑:“京畿乃天子脚下,岂能容下那么多的不拘束?”

小二也笑着道:“客官说的也是,若是将来二位有机会去南京总店的话,就会明白小的说的‘热闹’是何种感觉了。”

稍顿,又道:“二位,这时火候正好,不若就试试小的说的‘七上八下’那法子?还有,待会小的会在门外候着,若贵客有任何需求,尽管唤小的进来,这刻就不耽误二位用餐了。”

“嗯,你且退下吧,”雒华为说道。

——————————

【妖风】

一顿接风洗尘饭,果然花掉了雒华为半年的俸禄,不过他也挺满意,不仅吃的过瘾,还格外舒畅,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舒服。

齐梅尓却是若有所思:“这可不是一般的赚钱门道,看来这位小东家果然有道行,不仅钱赚到了,个个还挺心甘情愿似的。而且有了这次,那下次肯定回头了。”

“哈哈,愚兄就觉得今日这钱花得值!还有你觉得没,就拿今天这位小二来说,虽然他是下人,亦或是奴仆,可他的一举一动,甚至笑容都是真心实意的,反而不是习惯性的刻意讨好,这就很特别啊,愚兄有点好奇呢。”

齐梅尓稍稍一想,似乎的确这样:“确实,就像看惯了各类嘴脸,这种真心实意反倒让人很好奇。”

让人好奇的小东家邬阑,此时也对这位齐总漕充满‘好奇’,不仅如此,她还‘好奇’明天的各类京报会怎么报道今日发生在通政司的事。

到了第二日,

舆论便如十级妖风,猛烈的吹来……

早朝时,先后几十位朝臣接连进奏,搞得鸿胪寺官都‘唱’不及。因为奏事之前需要先咳嗽一声,以示提醒,此谓之‘打扫’。鸿胪寺官还未唱完‘奏事’二字,结果咳嗽声就已连成一片,还声如震雷,倒把鸿胪寺官吓一跳。

这种情形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了。

然后各衙门以次进奏,虽然所奏之事关注点各有不同,但内容大致都与漕陆争议有关。人都有世情的一面,当官更是如此,就好比同情弱者,固然人都有原始本能的正义感,只是一旦认为是对己有利,那便都会积极‘入世’争当共情者。就像菜市场卖菜接近尾声,这时去便能捡到大便宜,假如去晚了,除了一堆垃圾,啥也没有。

而对于没便宜可占的事,谁会在意?

早朝过后,各大京报馆已陆陆续续出刊,每一家都刊载了时事文章,剑指昨日发生的诣阙事件。这样的反应堪称神速,要知道现如今的时代并没具备超越时代的传播手段和技术。但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媒体人’的新闻意识已经完全可以媲美现代。

而且不仅‘媒体人’具有现代的新闻意识,阅读群体也对于这种时事写作充满热诚,这种热诚具体体现为各类报刊的热卖,还未中午,在京畿之地的各类出版刊物基本都已销售而空。

这种时人记时事的文章,具有强烈的纪实性,它不像野史杂记等,时事文章往往以新闻事件为中心,以事系于日月,有时间、地点、人物及对话、举动等大量的细节描写,以此构成完整的一片报道。而且篇幅不会太长,短则千字,长则数千字,一般都不会超过万字。

虽然都是商业性质的写作,但文章立意也有所不同,这就是体现各撰稿人的水平。

邬阑早就遣小火出宫去搜罗今日出版的各类报刊,临近午时小火才从宫外返回,并且带来十几份报刊。

邬阑将这些报刊在桌案上摊开,一份一份的浏览……通读下来一个总体印象就是,这些文章于作者来说,都带有明显的情感关系或者利害关系,也就是作者在接受、处理和以文章形式传播时事信息时,太过主观而少了一些理性分析。

邬阑翻遍这十几份报刊,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她扭头问小火:“怎么没有《北商报》?忘了买?”

小火答道:“没有忘,奴婢特意去问了,就是还没出刊呢。”

“咦,这是怎么回事?往常可没这种情况发生。”邬阑听闻不禁皱了眉。

“当时奴婢恰巧在建阳书局碰见了舒先生手下一个‘记者’,听他意思是申时左右出刊,说是内容值得期待,而且还有什么文坛大佬的文章刊出。”

“哦?”邬阑想了想,又道:“既如此,那你记着时辰再去,先不忙着回来,看看情况再回来给我说说。”

小火答应下来。

而在乾清宫的昭仁殿,

就如同接近尾声的菜市场,此时正好刚过未时。

一般早朝呈报‘在外之提本、奏本,在京之奏本’,午朝呈报才是关于臣民之言,以及涉及民生民意之事,通政司呈报一般都在这时。永明帝没有具体规定午朝时间,通常都是临时组织,参与的人也只限于阁、部、九卿、科道之类。

今日午朝之重点自然而然就是通政司,左通政已将昨日诣阙状子连同奏本一同呈上,因漕民并非实封上递,其实大致内容都已被知晓。

左通政呈上之后便立即退下,与众朝臣一样,等待皇帝阅览。等待将近半炷香时间,永明帝才阅览完毕,又等待片刻,才听到皇帝开口说道:

“先帝常说,百姓的每一次陈诉,每一条意见,每一个怨愤,都可以为朝廷广开言路,洞察民意,肃清吏治;民众若无处申诉,势必铤而走险,所谓‘冤抑不理,乱之阶也’积怨之民,将有乘之而起,为乱者矣。”

“所以朕就问问诸位,对此,你们可有什么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